育成牛精准饲养管理研究探索

2020-11-30 03:37王文陈平朱胜全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牛群肉牛草地

文│王文 陈平 朱胜全(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

精准农业是综合应用现代高科技,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具体国情的精准农业应用模式。精准农业是依靠“3S”(GPS、GIS、RS)等高新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做到准确灌溉、施肥、喷洒农药,最大限度地优化农业投入,获得最佳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精准农业的最大特点是精准,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优质高效为目的,追求以最少投入获得最优产量。

我国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首先是在北方规模农业区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由于社会生产精细化和效率化的客观要求,“精准”一词不断扩展延伸应用,派生出诸如精准表达、精准营销、精准扶贫、精准教学等新词项。精准畜牧业作为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精准的概念进一步延伸而形成的,精准畜牧业结合精准农业思想,对动物生产进行定时、定位、定量的最优化控制与管理,促进动物生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以获取最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养殖企业而言,因地制宜,精准供给家畜每日生长所需的日粮干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确保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潜力获得正常发挥,这是提高肉牛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多年从事现代牧场的经营管理,总结分析近期进行育成牛精准饲养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旨在与广大养殖场经营管理者共同探讨,提高肉牛饲养管理水平。

一、夏秋放牧、冬春补饲式肉牛饲养管理模式探索

短角牛原产于英国德拉姆郡,是世界著名肉牛品种,在欧美和亚洲大部分国家均有分布,1996年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从美国引进美系短角肉用种牛105头,进行风土驯化和选育提高。由于原产地与引入地生态环境、日粮构成、营养要素和饲养管理方式等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20多年的风土驯化其实质是饲养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改进过程。

短角牛落户初期,多位畜牧专家共同献策,参考世界畜牧业发达的新西兰草地管理利用方式,综合考虑牛的生物学特性、人工草地生长利用特性以及生态、经济等多种因素,设计了一个人工草地全日制放牧饲养管理模式。开启这种饲养管理模式,在当时的畜牧业领域极具创新意义,符合时代对天然优质畜产品渐趋向往的客观需求,同时该场也具备其实施的自然条件。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任继周院士及其团队的全力推动下,云贵高原掀起一场人工草地种植利用的试验示范热潮,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时名云南省种羊场)作为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项目)子专题的承担单位,大量改良天然草坡,建植优质人工草地,配置草地围栏,实行划区轮牧。人工草地以黑麦草、鸭茅、白三叶混播为主,牧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口性良好、耐践踏刈割,适合放牧利用。同时,在放牧小区设置饮水槽,小区周边林带遮阴防风,牛群昼夜在草地采食和休息,使福利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日制人工草地放牧,饥即食,渴即饮,随兴运动,自由采食,畜群通过放牧采食获得各种营养物质,节约了舍饲所需的劳动和物质成本,是高质量、低成本利用人工草地进行饲养管理的有效方式;人工草地牧草营养丰富全面,牛只体表干净清洁、光照充足、空气清新,通过放牧运动、强健体质、促进健康、增强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放牧牛群粪尿返还和践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草地质量,刺激牧草分蘖,促进牧草再生,对人工草地的持续发展和利用有重要意义。但是,受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地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夏秋季节湿润多雨,冬春季节干旱多风,导致牧草生长呈现夏秋高峰和冬春低谷,出现草地牧草供给与牛群需求的极端不均衡,夏秋季节草地牧草过剩,严重浪费,冬春季节饲草供应却极为匮乏。这种供应与需求不相匹配的状况,表明单一依靠草地放牧无法平衡全年供应,必须通过草畜平衡措施,夏秋季节草地放牧,收储草地剩余牧草,冬春季节实行补饲,因地制宜,因时施策,才能彻底解决牛群饲草需求的平衡供给问题。

为了不改变草地放牧的初衷,短角牛饲养管理策略确定为:夏秋季节草地放牧,冬春季节草地适当补饲。之后历经20多年的尝试,积极探索饲养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简便易推广的补饲方式,以充分发挥短角牛生产性能优势和避免饲草浪费。早期曾尝试将青贮或精料放置于草地某一处,供牛群集中采食,一段时期后,发现此方式造成浪费极大,因为没有控制设施,采食呈现无序状态,践踏和粪尿污染,导致相当一部分饲料不可利用。

经过仔细观察,将饲草料放置点改在放牧小区靠牧道一侧,在临路的围栏边上修一个简易的红砖水泥结构饲槽,饲槽一侧设固定的钢管栏杆,其高度控制在仅能让牛头伸入饲槽内采食为限。同时,钢管栏杆及饲槽还需具备一定的坚固程度,以防被轻易破坏。简易补饲槽的修建,改善了补饲条件和补饲质量,避免了污染踩踏,减少浪费,提高了饲草料利用率;饲槽位于牧道一侧,投料给料方便;饲槽根据饲养量设有足够的牛位,不存在采食竞争,防止影响老弱牛只采食。

放牧小区地头补饲槽使用几年之后,仔细观察发现仍有不少问题。当地冬春季节补饲的主要原料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青干草和精饲料,由于3种原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存在差异,简单的人工操作无法达到均匀拌合,日粮养分浓度不均衡,供给量较少的精饲料常被一部分牛采食,一些质量不好的带有部分杂草的青干草则被剩余丢弃,饲草浪费和利用不彻底的状况依然存在。

针对现状,经研究分析,2014年购买一台牵引式全混合日粮(TMR)搅拌机,对3种日粮原料进行充分揉搓及搅拌混合,补饲质量和饲草料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之后,随着单位生产经营的发展,2017年购买了一台斯达特16立方米双绞轮自走式全混合日粮搅拌机,该设备功能齐全,性能优良,自带动力,自动取料,配备数字化操作控制系统和自动电子计量系统,操作简便,计量准确,混合搅拌效果理想。同时,改造补饲设施,在牧道上修建钢架彩钢瓦构造的补饲棚,补饲棚两侧设置补饲槽,中间为投料操作场地兼过往道路,TMR投料所经的大部分场地和道路均打为水泥地平,避免尘土砂石被车轮携带混入饲料,补饲槽外即为放牧草地,供牛群饮水、放牧及运动。全混合日粮搅拌机的使用和补饲棚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补饲条件,为以后的精准饲养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育成牛精准饲养管理尝试

补饲条件改善了,但补饲的质量和效果仍未尽如人意。2019年的一次工作检查中发现,育成牛生长发育迟缓,12月龄体重普遍不够理想,育成牛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显露,平均日增重在0.5~0.6千克,公牛12月龄体重只有317千克,生长发育速度如此低下,显然不符合世界著名肉牛品种的发育特性,只能说明其生产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问题,经多次了解交流和调查研究,查找和分析问题根源,发现过去在育成牛饲养管理细节上存在失误。首先,育成牛补饲期的日粮及营养供给没有量化指标,日粮供给和配比仅凭往时经验或感性认识,忽视了补饲干物质量的多少,对摄入营养能否满足其生长需求等细节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其次,受设施设备等条件限制,饲料供给难以准确计量,采食利用不完全以及管理者对日粮干物质和营养供给上的认识差距,导致育成牛生长发育较长时期处于低下水平。

查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多次组织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研究探讨,商议解决办法,最终确定采用精准饲养管理技术,提高育成牛发育水平。针对处于旺盛生长发育阶段的育成牛,制定目标日增重标准,根据当前体重,参照《肉牛饲养标准》规定的日粮干物质和营养物质需要量,按照自有原料进行合理配比,精准确定达到目标日增重所必须供给的日粮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的最低限量,利用全混合日粮搅拌机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按畜群大小准确投料,确保每头育成牛平均采食的日粮干物质量和摄入的营养物质量不低于确定限量,促使其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快生长速度,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单位具备实行育成牛精准饲养管理的设施和设备条件:第一,肉牛队配有一台斯达特16立方米自走式双绞轮TMR,可充分搅拌混合饲料,确保日粮比例均匀,营养浓度均衡,同时计量精准,可按补饲方案准确供给日粮。第二,具有2500平方米补饲棚舍,饲料利用率得到提高,供给的日粮几乎全部采食,浪费较少,补饲棚设计合理,便于机械投料及其各种操作。第三,饲草料均为自产,来源充足,品质优良,质量稳定,补饲季内日粮配比及营养品质几乎不发生变化。第四,具有分牛栏和电子称重系统,便于分群及个体称重。第五,育成牛分群饲养,专人管理,有利于精准饲养的开展和落实。具备了这些条件,实施精准饲养只是一个组织和管理的问题。

根据上述条件,经过反复商讨,制定了一个育成牛阶段式品质培育的精准饲养管理方案,确定目标日增重,称量牛群各个体体重,参考《肉牛饲养标准》规定的该体重阶段和目标日增重所需的日粮干物质及营养物质,准确供给实现目标日增重所必须满足的养分摄入。

按照当时畜群和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决定以下时间节点实行精准饲养管理:基础母牛群配种6~7月;犊牛出生日期3~4月(初生重约40千克/头);犊牛哺乳期6个月(哺乳期内犊牛以哺乳为主,哺乳后期草地零星自由采食);断奶日期9月中下旬(平均断奶体重约190千克/头);分群管理犊牛断奶开始,进行公母牛分群饲养;断奶即日起开始精准补饲,补饲日粮及营养物质严格按照饲养标准的规定量供应,草地上的零星采食忽略不计;目标日增重1.0千克/头·日;日粮干物质和营养物质供应量根据《肉牛饲养标准》,以平均体重增长25千克为一个阶段进行调整;每月对牛群全部个体进行称重,验证增重效果;次年4~5月出售,7个月累计增重210千克;育成牛出栏平均体重400千克/头。

有明确的培育目标和实施方案后,11月向肉牛队下达育成牛日粮供应及相关措施的改进调整标准,并由主管和部门负责人监督落实。为确保精准饲养管理方案得到充分落实,实行饲养统计月报制度,于每月20日前后,统计当月的日粮供给及增重情况,报送主管领导和相关科室,使领导及技术人员及时掌握了解育成牛补饲和生长发育相关数据,研究分析饲养效果,反馈交流相关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整下月补饲方案。

牛群体重资料表明,自2019年11月中旬实行精准饲养管理以来,育成牛发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达到了1.0千克/头·日的日增重目标(表1),与上年度水平相比较,育成牛培育效果显著提高,实现了方案计划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讨论与分析

精准农业不过分强调高产,主要强调效益,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有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的生产实际,精准畜牧业是牛、羊生产领域的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如人工草地质量产量信息、畜群健康及防疫信息、兽药信息、饲草料营养品质信息、牛羊不同发育和生产时期的增重或产品信息、形成增重或产品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信息、饲养机械的性能信息、市场信息等信息系统,使畜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数据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管理水平。

肉牛育成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的要点就是满足其营养需要,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否则就会造成生长发育滞缓。因此,建立育成牛精准饲养管理模式,实施的肉牛全过程阶段式品质育肥技术,利用所搜集的相关数据信息,以及处理分析结果,同时按照育成牛的目标日增重和不同体重阶段的日粮干物质及各种营养物质需求量,精准计算出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全群日粮供应量,制定出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案,下发各队严格执行,以提高肉牛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表1 2019——2020年度育成牛生长发育统计表

育成牛饲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最低成本下,使品种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较高饲料转化率,获得健康优质、生产潜力最大的后备牛群。生长期动物的饲料效率主要依靠日增重来评价,影响育成牛日增重的因素很多,除品种特性、遗传因子、大环境应激等因素之外,饲养管理方式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精粗比例、混合搅拌程度、棚舍饮水等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基本满足,没有较大的环境应激,TMR取料搅拌供料准确,才能精确满足育成牛的营养需求。

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育成牛精准饲养必须确保给日粮是平衡日粮,首先是粗蛋白质的平衡,性成熟之前的育成牛,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应为14%~15%,每日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2.15%。与传统的秸秆加精料式畜牧业相比,精准饲养的高蛋白、低纤维日粮更有利于达到目标增重,这是因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是改善瘤胃对粗纤维消化的重要因素,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粗纤维本身的消化率越低,而且同时会降低其他养分的消化率。因此,精准饲养管理是将高品质的优良饲料资源转化为优质高效的畜产品,以饲料品质确保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所使用的育成牛日粮中,干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全株青贮玉米47.1%、青干草31.8%、混合精饲料21.1%,日粮粗蛋白质含量14.26%,中性洗涤纤维43.93%。由于多年来致力于土地整治和发展农业机械,饲草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储备充足,质量稳定,可确保在整个补饲期内饲草料比例和质量不变,这是精准饲养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

公母分群对于育成牛饲养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在于方便管理和保持牛群各个体的体重水平基本一致。每月对育成牛群各个体定期称重一次,计算群体平均日增重,以检验精准饲养管理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差异,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由于肉用牛繁殖母牛群的配种期和产犊期基本一致,断奶时间也是相同的,故体重差异并不显著,用平均体重计算日增重和养分需求量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在精准饲养体系中,牛群平均体重是确定饲养方案和供给日粮及营养物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为确保称重的准确性,每次称重的时间点应固定,最好在上午喂料前空腹称重,尽量避免因采食造成的体重误差。

精准饲养的育成牛不需要少给勤添,每天上午一次给足当天该群所需的全部日粮,并确保混合搅拌质量,使牛只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的养分浓度都是均衡一致的。同时,饲槽要有足够的空间,保证每一头育成牛都能同时接触饲槽,避免受饲槽空间限制,部分弱势的育成牛出现营养摄入不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TMR对日粮的混合搅拌和精确投料对精准饲养管理的作用极为重要。表1显示,2020年4月和5月公母群的平均日增重均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4月中旬至下旬TMR发生故障,无法正常作业,故障配件需从国外厂家采购,颇费时日,导致20多天采用传统补饲方法供料,出现平均日增重明显下滑,可见TMR对提高牛羊养殖业生产经营效益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肉牛饲养标准》,根据不同体重确定日粮和营养物质供给量,既能满足育成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也不会造成饲草浪费,供应饲料当天基本全部采食利用,有效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彻底改变了传统饲养在日粮供给量上的主观臆断和随意性。精准饲养管理不使用作物秸秆等高纤维劣质粗饲料,提倡使用全株青贮玉米和青干草等优质粗饲料,将饲料的养分浓度和消化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满足育成牛生长发育需要,提高饲料效率。

四、小结

参考《肉牛饲养标准》、饲料养分分析、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能监测、动物健康等基础信息和平台大数据,结合现代化饲养管理机械及设施设备的先进性能,精准计算育成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日粮干物质和各种营养物质量,制定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案。以优质的饲料营养和充足的日粮供应,确保目标日增重顺利实现。精准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育成牛生产潜力,可有效提高饲料效率,减少饲料浪费,实行精准饲养管理,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对提升养牛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牛群肉牛草地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草地上的事
与牛共眠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Laughing song
草地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