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路径与成效

2020-11-30 08:56孙立军刘菊夏群燕罗琳玲甘国平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评定

孙立军 刘菊 夏群燕 罗琳玲 甘国平

摘 要 2019年,湖北省职改办将荆门市列为全省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试点市。荆门市人社局职改办与农业农村局紧密协作,依规制定了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明确了申报对象、专业范围、评定等级及其能力条件,规范实施了申报审核、组织评审、评定公示等工作,对激发全市农业农村专业性人才活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湖北省荆门市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6.081

2019年,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荆门市列为全省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试点市。面对难得机遇,荆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明确指示荆门市人社局职改办及荆门市农业农村局分工协作,精心组织,精准把握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严谨细致做好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的调研考察、部署发动、报名审核和评审认定等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来自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程、农业经营管理范围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共156人获得了农民技术职称中(初)级任职资质证书,其中中级(农艺师)资质评定70人、初级(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资质评定86人。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首战告捷,基层干部和农民特别是有技术专长的农民积极支持。

1 工作路径

1.1 基本思路

在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中,市人社职改办与农业农村局秉持“领会精神把握政策、找准对象明确专业、注重能力规范程序、个人自愿组织推荐、业内核评政府调控”的工作思路及工作原则进行。1)坚持因人施策,把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与农民的需求及农业农村实情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评价标准,强化产业带动能力和业绩导向,注重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爱农、守业、务实、进取的农民技术工作群体。2)坚持因势利导,把有利于农民提升和农业发展的好事办好,把试点不当作试验,把核查评审不当作走过场,把农民职称证书不当作可有可无的纸片,切实谋划好“评哪些人、哪些专业、怎么评、如何保证公开透明、如何建立常年评定机制、如何发挥并长期保持职称农民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引导力”等重要内容事项,让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成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助推手,成为培育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孵化器。

1.2 主要做法

参照国家和省有关工作规定和要求,深入结合荆门市农业农村实际,把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做实做细。

1.2.1 学习政策规定,明确重大意义

認真组织学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关于加强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促进培育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论述;全面领会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办发〔2017〕60号)文件以及农业农村部《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暂行规定》和《湖北省农民技术职称与晋升实施细则》等政策规定,充分认识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对于加强荆门市农民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助力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

1.2.2 明确机构职责,落实工作任务

依照湖北省职改办《关于做好2019年度湖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鄂职改办〔2019〕93号)文件要求,市职改办明确指定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2019年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及时印发《关于组建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委会的通知》(荆职改办〔2019〕202号)和《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荆职改办〔2019〕207号)两个文件,确立了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的组织机构和操作规范。市农民技术职称中级评委会向全市7个县市区及时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市农业农村局于11月12日组织召开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会议,相关负责人就有关工作进行了宣传动员,讲明了规定要求,下达了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案。

1.2.3 制定评定办法,确定专业范围和职级条件

为保证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市职改办与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专程赴宜昌市进行了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考察学习,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市职改办和市农民技术职称中级评委会办公室依照有关政策、规定和本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实际,经多次讨论研究制定印发的《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农民技术职称申报对象、专业范围和职级条件,重点面向种植业中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作物育种、特产种植技术人员,养殖业中畜禽养殖、兽医技术、水产养殖、蜂产养殖、特产养殖技术人员,农业工程中农机推广与服务、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技术人员,农业经营管理中农资经营、农产品经营、农技信息服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等四大专业及其适用范围的农业农村自愿申报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定。农民技术职称职级评审认定主要从农民本人学历、从业状况、技术能力、表彰奖励、培训经历等方面进行量分评审,重点考察农民个人的生产经营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技术成果形成和转化能力。

1.2.4 严格核评程序,保证“三公”透明

2019年是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年,坚定把握“试点不当作试验”的务实思想,坚持农民申报评定对象的能力条件不放松,农民的身份证件资料核实不草率,组织专家评审的程序和结果公示的过程不简化,严格评审方案,注重核评细节,规范工作流程,在市职改办监管指导和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委会办公室具体统筹实施下,做到全市一盘棋,确保公正、公开、公平。市农技推广中心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会议指定的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中级评委会办事机构,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农技推广中心,2019年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中,中心主管负责人及时与7个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保持联系、沟通、对接,各地分别确立了具体办事机构和具体责任人,建立了日常宣传组织和评审工作机制。根据《暂行办法》确定的职责分工,市农民技术职称中级评委会负责农艺师申报对象评审工作,县(市、区)初级评委会负责助理农艺师、技术员申报对象评审工作,2019年试点年因东宝、掇刀、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四区农业农村部门专家人员较少,辖区内申报评审的人员数量不多,四区农业农村部门均书面申请委托市农民技术职称中级评委会集中开展评审工作。从2019年评审工作总体情况看,市、县两级两部门协作紧密,沟通到位,组织有力,成果明显。

2 工作成效和不足

2.1 成效

通过职评实践,2019年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取得了三大成效。1)让全市农业农村领域156位有能力有才华有业绩的农民技术尖兵拥有了合法的光荣的技术“名片”,有助于调动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2)为培育现代农业专业化知识化体系化人才队伍,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契合现代产业发展,聚合农民需求意愿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办法和机制,积累了相关工作经验,成功探索出了一幅有目标有方向有路径的农民职评“线路图”。3)在当前全市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为各地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程及农业经营管理行业树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引导力的技术人才“标杆”,有利于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快速形成学科技、学标兵、敢干事、敢创新的科技应用推广热潮。

2.2 不足

荆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但通过认真分析结合基层农民群众的反映,工作中还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1)宣传发动不够。由于时间仓促,在《暂定办法》和评审通知发布之前,没有组织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多形式、多途径的宣传发动,专业范围和评级等次的能力条件、申报规定以及农民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之后具有哪些好处等未能及时告知,农民的知情度和参与面不足。2)农民申报表格和资料不全。主要存在申报表电脑打印填报退返较多,个人信息及证件资料报送不齐全,照片大小颜色不一,材料装订不规范等不足。3)农业农村产业门类、专业范围、技术工种丰富多样,绝大多数农民无学历、无论文、无专利、无业绩证明,理论知识缺乏而实践技能经验丰富,依照现有职评条件及规定,无法全面发掘农业产业中有能力有热情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

3 结语

通过开展农民技术职评试点工作,深刻认识到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是一项社会性规范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评定办法和工作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推动现代农业人才培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评定
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平时成绩评定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对数控实习教学质量进行评定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品德教学量化评定的应用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估
伏安特性测试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核电厂蒸发器性能监测探讨
桥梁定期检查及技术状况评定工作浅析
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汞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脱脂棉白度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