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木兰科植物苗期生长表现与抗性评价

2020-12-02 01:15骆绪美程明伟韩文妍任杰
农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苗高广玉兰木兰

骆绪美,程明伟,韩文妍,任杰

(1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 230031;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合肥 230031)

0 引言

木兰科(Magnoli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为原始的科属之一,是研究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及起源的宝贵材料,它集芳香、药用、木材等多种经济效益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之一[1-3]。其树形健壮饱满,花色丰富,观赏价值极高,与其他树种合理配植,可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4]。除此以外,木兰科植物也陆续被开发作材用、药用、工业用、香料用途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5-6]。国内现有木兰科植物11 属100 余种,木兰科植物具有种群上的原始性、生存上的濒危性、数量上的稀有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引种驯化的首选树种和热门种类[7-8]。

目前,国内对于木兰科的研究主要为区系研究、景观应用、物候期观测、抗寒性、苗期引种研究等[9-16]。安徽省木兰科植物引种始于1983年,30多年来取得很大进展,诸多品种已开花结实,但当时多为幼苗引种,没有进行大规模播种育苗试验,笔者在项目组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引种、比较的树种,在合肥地区进行了木兰科植物的抗性评价试验,对供试木兰科各品种的1~4 年生幼苗生长、抗寒抗旱、病虫害、开花结实等情况作长期跟踪观测与比较,旨在为木兰科植物播种苗在皖的总体表现提供基础数据,为后期安徽地区木兰科植物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加播种试验的木兰科植物品种计6属10种,分别为木莲属的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i),鹅掌楸属的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木兰属的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含笑属的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阔瓣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拟单性木兰属的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玉兰属的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种源地为湖南省。供试材料中除中国鹅掌楸、黄山木兰为落叶树种外,红花木莲、乳源木莲、桂南木莲、金叶含笑、阔瓣含笑、深山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均为常绿树种。

1.2 试验时间、地点

研究田间试验于2009—2012年在合肥市大蜀山北麓花卉繁育中心苗圃进行,该地区位于东经117°03′44′′、北纬31°41′54′′。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梅雨显著,夏雨丰沛,年均温度为16℃,极端最高气温达42.0℃,极端最低气温达-20.6℃。1月平均气温为2.1℃,7 月平均气温为28.3℃,平均初霜日在11 月7日,无霜期约有227天,年平均降雨量为988.4 mm。本试验观测期内的气候条件为当地正常条件,该区土质类型为粘盘黄棕壤,成土母质为下蜀系黄土,土层深厚,质地粘重,呈酸性反应。表层土较浅,棕黄色,小块状结构,掺杂有砂质风化物,中部有紧实的粘盘层。

1.3 苗期管理

供试木兰科种子处理与贮藏参考欧斌[17]、陈洁等[18]的方法,播种苗床冬季深耕冻垡,播种床宽1.2 m。春季4 月上旬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沟宽5 cm,行距25 cm,沟深1.5~2.0 cm,种子覆土厚度为1~2 cm,并用带喷头的水管浇透水,加盖稻草保温保湿。播种后20~30 天,开始陆续出苗,约20 天后幼苗出齐。此时揭去稻草,进行正常水肥管理[19]。次年4 月进行幼苗间苗、移植补植等工作,移植时剪除根上部2/3 叶片,根部剪去过长主根和须根,约剪去根长的1/3,春、秋季各施复合肥1 次,移栽苗勤浇水,以保证移栽成活率。

1 年生木兰科各品种幼苗除正常的水肥管理外,夏季6—9月,由于阳光较强,对幼苗加盖双层遮阳网,遮光度50%。苗床浇水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使幼苗能正常越夏。9 月天气转凉,光照渐弱,揭去遮阳网,进行全日照管理,雨前施氮肥1 次,促进幼苗生长。11月中旬苗木生长停滞,12月中旬天气渐冷,为预防寒害,苗床间加搭拱棚塑料薄膜保温,雪天为防雪压及时消除棚上积雪。2~4年生苗露天过冬越夏,无任何防护措施。

1.4 抗性观测方法

每年12月,随机选择各品种50株测量苗高、地径,应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处理,绘出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图表,计算标准差,分析各品种生长情况,比较幼苗之间的生长差异。持续观测各品种首花时间、病虫害、抗寒抗旱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苗生长情况

2.1.1 幼苗地径、苗高幼苗地径和苗高是反映植株生长情况的2 个重要参数。表1~2 显示,落叶树黄山木兰、鹅掌楸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较好,1年生幼苗地径达2.0、2.37 cm,苗高为107、142 cm;2 年生幼苗地径达2.80、3.55 cm,苗高为215、275 cm;3 年生幼苗地径达3.32、4.84 cm,苗高为280、463 cm;4 年生幼苗地径为3.6、5.2 cm,苗高为318、488 cm。余下8种常绿树,1年生幼苗地径生长介于1.18~1.6 cm之间,最高为阔瓣含笑,地径达1.6 cm,最低乐东拟单性木兰为1.18 cm;苗高生长介于53.4~92.4 cm之间,最高为阔瓣含笑,苗高为92.4 cm,最低为广玉兰,为53.4 cm;2年生幼苗地径介于1.77~2.3 cm 之间,最高为乳源木莲,地径达2.3 cm,最低桂南木莲为1.77 cm;苗高生长介于85~185 cm 之间,最高广玉兰为185 cm,最低红花木莲为85 cm;3年生幼苗地径介于2.08~3.08 cm之间,最高为广玉兰,地径为3.08 cm,最低乐东拟单性木兰为2.08 cm;苗高生长介于105~241 cm 之间,最高广玉兰为241 cm,最低红花木莲为105 cm;4年生幼苗地径介于2.55~3.9 cm之间,最高为广玉兰,地径为3.9 cm,最低乐东拟单性木兰为2.55 cm;苗高生长介于119~248 cm 之间,最高广玉兰为248 cm,最低红花木莲为119 cm。

表1 木兰科幼苗地径生长表 cm

表2 木兰科幼苗苗高生长表 cm

由表1~2 可看出,黄山木兰、鹅掌楸、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地径和苗高标准偏差较小,均小于5%,表明各品种幼苗苗高、地径值波动小,数值稳定,幼苗长势整齐,整体生长健壮;阔瓣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地径、苗高标准偏差介于5%~10%之间,苗高、地径值波动较小,生长较稳定;红花木莲、桂南木莲、乳源木莲标准偏差大于10%,数值波动较大,幼苗长势极不整齐,种间差异较大。

由图1~2可看出,1~3年生木兰科幼苗各品种每年地径、苗高增长量较大,第4年增长量普遍偏小。落叶树种中,4年生鹅掌楸生长优于黄山木兰,平均苗高达4.88 m,地径为5.2 cm;常绿树种中,红花木莲长势最差,4 年生平均苗高仅为1.19 m,地径为2.66 cm。2 年生广玉兰幼苗健壮,但苗高在各品种中最矮,仅有53.4 cm,后3 年长势迅速,在常绿树种中生长最好。4年生平均苗高达2.48 m,地径3.9 cm。阔瓣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深山含笑、金叶含笑、桂南木莲各品种苗高和地径相差不大,种间差异较小。落叶树种各品种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好于常绿树种,且落叶树种长势整齐。

2.1.2 幼苗高径比高径比是反映苗木高度和粗度相关关系的一个统计指标[20],苗高和地径2 个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是反映苗木抗性及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指标。一般高径比越大,说明苗木越细越高,抗性弱;相反,高径比越小,苗木则越矮粗,抗性强。

表3表明,除常绿树种广玉兰外,落叶树种黄山木兰、鹅掌楸的高径比略高于其他常绿树种,分别为75.7、81.8,观测期内年高径比差值也较大,分别为34.8、35.7,表明落叶树种在幼苗期高生长优于地径生长;常绿树种中,高径比最低为红花木莲(40.2),其次为广玉兰(52.3),最高为乐东拟单性木兰(77.3),高径比从低到高分别为红花木莲<广玉兰<乳源木莲<阔瓣含笑<桂南木莲<金叶含笑<深山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常绿树种中,除广玉兰外,幼苗年高径比差值均较小,比值较稳定,最低为乐东拟单性木兰(11.5),其次为阔瓣含笑(12.2),最高为广玉兰(49.6),生长波动较大,可能与其受生长空间限制导致其高生长偏大有关。

2.2 幼苗抗性

2.2.1 幼苗开花结实情况聂东伶[21]、旷柏根[22]等对于木兰科植物开花结实情况等物候期的观测均为木兰科大苗,对于幼苗的首花特性少有系统报道。表4表明,3 年生深山含笑、金叶含笑可开花,首花为乳白色、淡黄绿色,且比正常花瓣偏小,均有少数结果,但种子质量欠佳,有待后续观测研究。3.5 年生红花木莲现首花,且为秋季开花,首花红中带白,比正常花瓣偏小,可能与当时秋季温度较高有关,观测期内未有结实现象。4年生黄山木兰、乳源木莲出现首花,黄山木兰花洁白,基部绛紫色,乳源木莲首花乳白色,比正常偏小,观测期内未有结实现象。阔瓣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桂南木莲、鹅掌楸在4年观测期内未有开花现象。

表3 4年生木兰科幼苗高径比

表4 4年生木兰科幼苗开花结实情况

2.2.2 幼苗抗寒性持续对4年生木兰科各品种幼苗抗逆性进行观测,结果见表5。1年生木兰科幼苗由于夏季有遮阴措施、冬季有薄膜保温,基本没有日灼、寒害现象发生;苗龄2 年以上的木兰科幼苗未见明显日灼。从寒害角度看,实生广玉兰、乐东拟单性木兰、鹅掌楸、黄山木兰抗寒性最强,冬季一直未见有幼叶或芽尖冻伤。阔瓣含笑、金叶含笑、乳源木莲、红花木莲次之,幼苗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除桂南木莲有不同程度的寒害、芽尖冻伤、影响来年生长以外,其他品种的寒害对来年的生长影响不大;深山含笑抗寒性最差,每年均有大量冻害叶,春季需剪除枯死叶1 次。本研究报道的部分木兰科树种,在李晓储等[23]、李瑞雪[24]、丁增成[25]等基于不同的试验点有部分报道。持续4年的观测表明,木兰科幼苗随着苗龄的增加,抗寒性明显增强,寒害减少。

2.2.3 幼苗病虫害情况4 年持续观测表明,木兰科播种苗病害有少量发生,虫害较少。其发生的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茎腐病、炭疽病、黑斑病、蛴螬等。各品种在1年生幼苗期间,由于受地下害虫蛴螬危害较多,幼苗根腐病和幼苗断根断茎现象有少量发生,后期随着苗龄增长,根茎生长较好,病害转至叶片,炭疽病和黑斑病有少量发生。初步研究表明,木兰科各品种幼苗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其中广玉兰幼苗抗性最强,基本未发现病虫害;其次是黄山木兰、金叶含笑、桂南木莲、鹅掌楸、乳源木莲等;幼苗抗病性相对较弱的是阔瓣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红花木莲、深山含笑等,详见表6。

表5 4年生木兰科幼苗抗寒性

3 结论

引进的木兰科种子种源地与合肥地区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幼苗生长易受影响,综合播种苗整体生长势,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黄山木兰、鹅掌楸出苗整齐,生长健壮,长势旺;阔瓣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乳源木莲生长尚可;红花木莲、桂南木莲则长势不齐,幼苗生长表现较差。

木兰科各品种始花年龄差异较大。观测期内,3年生深山含笑、金叶含笑即可开花;4 年生黄山木兰、乳源木莲出现首花;而阔瓣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广玉兰、桂南木莲、鹅掌楸在观测期内一直未见有首花。木兰科供试落叶树种在幼苗期株高生长优于地径生长,高径比差值较大,常绿树幼苗年高径比差值较小,生长较稳定。

表6 4年生木兰科各品种幼苗病虫害

持续观察表明,木兰科幼苗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播种苗虽有部分病虫害发生,但发病率较小,未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除深山含笑、桂南木莲外,其他8个品种2年生幼苗过冬越夏均不存在问题,深山含笑、桂南木莲幼苗虽有冻害,但随苗龄增长,冻害叶逐年减少,抗冻能力明显增强。

4 讨论

(1)木兰科为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耐寒性、病虫害发生情况一直是其引种驯化成功的重要参考指标,笔者对10种木兰科的抗逆性观测结果与李瑞雪[24]、丁增成[25]、吴跃开[26]等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深山含笑幼苗易受冻害,各品种抗病虫、抗寒能力均较强。本试验材料为木兰科种子幼苗,与大苗生长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笔者近几年调查表明,木兰科大苗在皖生长表现基本较好,如红花木莲虽幼苗生长表现一般,但目前在皖播种的实生苗已经开花,且枝叶繁茂,长势良好。

(2)本试验观测期历时4 年,1~3 年生幼苗各品种每年地径、苗高增长量较大,第4 年增长量普遍偏小,可能是幼苗密度较密、未及时施肥等人为管理造成的,有待于后续观察和数据的测量。另外,本研究所述幼苗苗高、地径数值仅代表在皖的生长表现情况,由于各树种的生长速度不同,文献中针对木兰科幼苗的观测数据少之又少,故本次试验缺乏同一树种幼苗生长数据的对比性,后期将持续观测,进一步完善和验证试验结果。

猜你喜欢
苗高广玉兰木兰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微生物菌肥对芳樟苗高生长的促生效果分析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Mulan Mulan
风中的广玉兰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广玉兰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木兰诗》考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