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内涵与策略研究

2020-12-03 19:25徐美佳黑龙江职业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食品类专业技能名师

□ 韩 双 徐美佳 任 平 黑龙江职业学院

在近几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建设实施过程中,很多院校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因高职院校师资大多来源于高校,实践经验少,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高职“双师”队伍缺乏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技师,严重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开展。校企共建技能名师工作室,可充分发挥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领军人物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中的领航作用,使其成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进程中的“推进器”[1]。

1 技能名师工作室在高职食品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在全国及世界各级技能大赛中涌现出了很多年轻的技能大师,他们以高超的技术技能水平及创新的理念领跑整个行业。校企技能名师工作室就是要将行业、企业、学校理论知识雄厚、专业技能扎实、有创新理念的优秀人才组成现代学徒制“大师人才库”,以技能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升级高职院校“双师”队伍资源;将企业项目引进校园,学校课题带进企业,重组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立符合现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评价方法,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2 高职食品类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内涵

校企技能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是“技能名师”[2],以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或者具有超高技术技能水平的大师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领头人,吸纳业界专家和高职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共同组建团队,确定工作室建设目标,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和条件,实现校企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另外,校企共建的技能名师工作室不是虚拟平台,需要有固定的场所,为技术创新研究和带徒传技提供实操训练场所,企业和职业院校相互开放、合作共享,广泛开展项目交流合作、技术创新、带徒传技与技术转化等活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攻关平台,以提高合作企业科技创新的实效性,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技术和人才的双向发展。

3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策略

3.1 校企技能名师工作室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基础,需要由企业或行业代表、政府机关、高职院校共同见证并签订校企技能名师工作室协议[3],共同为工作室投入资金,并购建校企名师工作室所需的设备等,共同建立设备和人力等各类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实践。建设校内外实训场所,加强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资金共投、资源共享、项目共研、成果共同”[4]的校企协同建设和发展机制,保证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健康运行。

3.2 校企共育,师徒传承

按照“校企双元共育、师徒技术传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徒/生的素质通识课程在校内完成,技术技能类课程由校企双师负责。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建设西点烘焙工作室、面包研修工作室、蛋糕装饰工作室与食品检测工作室等,以名师带高徒的方式提升学徒/生的技能水平,为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克服企业高级人才短缺的问题。

3.3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依托校企技能名师工作室,充分把握“互联网+”技术为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整合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优质教学和培训资源,积极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开发不同项目的创业课程包,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等。

3.4 发挥技能名师“品牌”领航作用

校企技能名师工作室不仅是汇聚行业领军人物的平台,更是一个专业领域发展的缩影,显示着职业的发展方向。技能名师是学生学习和职涯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偶像”,大师们的精湛技艺、丰富经验、渊博知识都将成为光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食品类专业技能名师
食品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培养策略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一季度全国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3628亿元同比增长10.2%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