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0-12-03 19:25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食品市场部门食品

□ 王 浩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的民生质量与市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也逐渐由“吃得饱”向“吃得美味”“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等方面转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究讨论。

1 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食品检验检测的方法落后单一

从我国目前的食品检验检测行业整体状态来看,绝大多数从业机构在执行食品检验检测任务时,应用手段存在明显的单一性问题,难以对食品多种安全指标进行有效评价。同时,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为提升食品的色泽、味道或品牌形象,对消费者形成强效持续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企业会在添加剂与包装物上“大做文章”。但与之不相符的是,很多食品检验检测人员仍拘泥于传统工作观念,并未提高对添加剂、包装物等风险载体的重视,进而难以把握现代食品安全的“命脉”。此外,食品的加工工艺相对复杂,且存在特定的保质期与存放要求。在此背景下,很可能发生同一批次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对此,若相关人员采取抽样检验检测的方法,将很难保证所有食品的安全健康,进而埋下变质食品、有害食品流入市场的隐患问题[1]。

1.2 市场管理体系尚待改善

现阶段,我国食品市场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混乱状态,“毒奶粉”“注水肉”“假鸡蛋”等负面问题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我国食品市场尤其是检验检测市场的准入机制尚未健全,进而导致大量脏乱、虚假的食品加工作坊、食品检验机构进入到市场当中,不利于食品市场良性环境的构建;其二,出于人员数量、工作范畴、职能权限等种种因素的限制,相关部门难以对基层市场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管理。此外,在同一地方区域当中,往往存在质监局、卫生局、食药监局和工商局等多个部门同时管理食品安全的情况。此时,便很容易发生管理职权交叉混乱、分散执法权责模糊等现象,最终导致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处于较低水平。

2 食品检验检测问题的可行应对措施

2.1 应用多元化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不断变化,市面上的食品类型越来越多样,食品检验检测的项目内容也愈加复杂。例如,仅在“营养素”一个指标方面,就包含“宏观营养素”与“微观营养素”两个部分,并可细化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次级指标,以及更进一步的单糖、多糖、赖氨酸、蛋氨酸、脂蛋白、胆固醇、维生素C、钙和磷等具体检测项目。在此背景下,要想保证食品检验检测的整体质量,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精准评估,相关检验机构、从业人员就必须要做好检测技术、检测设备的多元化应用,并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行业经验,致力开发可靠性更强的食品检验检测方法。

同时,相关人员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实践中,还应立足于时代发展,将食品本身以外的风险载体纳入检测体系中,如添加剂、包装袋、包装纸和食品玩具等。这样一来,才能多角度、全面化地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避免对人身健康有害的食品流入到市场当中。

2.2 加强严格化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肃清市场风气、整顿行业环境,可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避免“三鹿奶粉”式悲剧再次上演。因此,相关部门应从立法、政策、监管等多个角度出发,建立严格、规范的食品市场准入机制。这样一来,传统中“先发生,后治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处理办法将成为过去,前瞻性、预先性的非法企业机构打击格局随之逐渐形成[2]。

在此基础上,如何避免食品监管相关部门的职能模式与执法冲突,也是食品市场优化管理中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与社会影响,全国各地食药监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均投入到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联合执法实践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工作成效。一方面,多部门联合执法有利于响应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的条例要求,避免传统单部门执法的依据不充分问题,从而确保取缔非法企业、追究食品安全责任等活动的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在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应用背景下,传统时期工作范围交叉、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条件不全面等负面情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的效率和力度。

3 结论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健康生活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要对食品检验检测的落实提高重视,并从技术应用、市场管理等方面出发,实施出有效的风险应对与问题处理手段。

猜你喜欢
食品市场部门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热闹
食品造假必严惩
粮农组织:全球食品市场未来一年将保持“基本平衡”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7部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