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2020-12-03 19:25张伟松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食品分析检测

□ 张伟松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作为一个全球都在关注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也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它不仅仅与人们最为基本的身体健康直接挂钩,还关系到人们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简而言之是指食品不含有害物质,符合必要的营养要求,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如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杭州特大假酒案等等,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超出了食品卫生范畴,食品卫生安全事关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分析技术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这种环境中,更要加强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1 食品检测的主要特点

1.1 样品种类复杂

食品是指适合人们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及根据传统文化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食品十分复杂、种类繁多,范围更是广泛。这也导致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复杂,食品检测多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肉类等进行检测,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这使得食品检测工作比较繁琐[1]。

1.2 检测种类分多

1.2.1 农药残留

根据当前农业生产情况来说,世界范围内大概存在着1 400种化学农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400多种,如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等等。我国农药在农产品中的用量居高不下,而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食物中的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检测必需要检测农业残留物质。

1.2.2 兽药残留

目前畜禽养殖业正快速发展,以满足人民对肉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且动物养殖方式存在缺陷,使大部分养殖场在养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兽药残留问题。据相关部门检测数据,肉类食品中的青霉素残留量已经达7%。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农业部规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卡巴氧标示残留物。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2]。

1.2.3 重金属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加速发展,也加速了对自然矿产的开发利用,使得生态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经济发展,也对人们的食品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当前对于人体伤害比较大的重金属因素主要有汞、铅、铬与砷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食品检测内容。

1.3 检测组分含量低

结合以前的样品检测经验,食品检测的成分含量多为ng,甚至还有pg,检测成分的含量一般都比较低。

2 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所以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主要是利用食品检测技术对现有的食品进行抽样或者对食品生产流程进行监督抽样,食品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我国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食品检测技术已成为重点内容。当前我国食药监督部门主要借助现代化检测设备对食品中的化学元素进行检测。这些食品检测分析技术是确保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与方式,通过检测分析人们能够获取准确的食品的成分信息,有效选择适合的食品。对此,我国应当坚持应用食品检测技术,让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3]。

同时,因为传统的食品检测分析技术所需的仪器比较大型且较昂贵,同时具有操作规范要求高、样品检测时间长、仪器使用环境要求高等特点,往往需要食品检测专业人员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很难在现场对抽样食品进行及时快速的检测。食品检测种类多、数量大,要在一定时间内及时检测,工作量较大,所以当前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操作、及时便捷的食品检测技术,依次满足食品安全检测需要。

3 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的具体应用

3.1 光谱分析检测技术

食品检测的目的在于保障食品安全,化学检测方法虽然相对简单、应用便捷,但对生态环境却有着不良影响。光谱分析检测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因为不同化学元素对于光线的不同反应,因而通过食品中有害物质在光线照射下的反应,借助光谱设备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得出客观科学的结果,整个过程具有高效、安全、无污染等特点,效果比较明显。例如,利用红外线可以有效鉴定不同加工肉制品中的肉类品种,这些光通过被食物样品反射、透射或吸收,产生了能够反映样品性状的特定光谱。

3.2 生物传感器分析检测技术

和其他食品检测分析技术不同,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时间已达数十年,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该技术主要是将生物活性成分作为敏感材料,使用某些方法将它们的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进行检测。现在,生物传感器分析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创新,将免疫技术融入其中,使得该技术的灵敏度更高,还可以节省更多时间。为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相关人员必须提高检测技术水准,及时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还要注重食品的营养,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措施,注重细节。如,一般食品中都包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充分了解这些成分能够保障食品安全。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要注意将食品安全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不良问题,保持人们的饮食健康。

3.3 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在研究人员的长期研究中,发现了生物抗体和抗原之间能够自动、有机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对此可以对特定的抗原与物质进行分析检测,以保障食品安全。因为该技术的检测对象是食品中的特定成分,因而操作相对简单、灵敏度高,危害性不高。当前为保障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保持良好放入质量,会在生产与销售中添加各种食品级添加剂和色素,但这些物质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社会实践中,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许多食品商家会增加化学添加剂的用量,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此类问题,保障食品质量。

3.4 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

与普通食品相比,转基因食品能够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有效抵制病虫害和季节性灾害,所以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广泛。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证实,很有必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以此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非常重要。在食品检测中,往往利用核酸和蛋白质检测技术来检测转基因食品,从根本上保障食品的安全质量,降低和避免健康风险。

4 结语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食品检测分析技术能够从根本上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政府应当注重食品检测工作,加强食品检测分析技术的创新优化,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食品问题,有效控制我国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分析检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食品造假必严惩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