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班主任的个性品德的影响力

2020-12-04 03:52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二沟小学左瑞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品德影响力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二沟小学 左瑞莲

班主任的影响力主要是指班主任调控与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力量。班主任的影响力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权力影响力,二是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是社会所赋予的。对班主任而言,这种权力影响力更大一些,然而非权力影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非权力影响力是由教师本身的言行所构成的,是由教师的知识、才能、情感、性格等特征所产生的影响力,它是一种自然影响力。它靠老师的业务专长和心理品德因素赢得学生的敬佩和信服,使学生乐于接受和服从。

班主任影响力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很大,有实践证明教育效果的好坏虽然与教师的能力、教学基本功的熟练程度以及当时具体的教学情境有关,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学习品德和行为却取决于教师的影响力。我国学者谭小谨和邓京华的《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调查研究》一文就证明,有影响力的教师学生乐于接受他们的教诲。下面就从班主任的人格修养、知识才能、情感因素等方面谈谈对班级德育的影响和分析。

一、身正为范,班主任的人格修养是班级德育的外部动力

德育过程是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苏联教育家巴拉诺夫指出教育过程具有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就形成了个性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德育目标的体现者,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育者所提的德育目标要求代表了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对其成员的要求,它控制着、规范着、决定着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此外,教育者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已趋向成熟,其社会化程度高,这方面已超过受教育者,因而可能引导受教育者思想品质向着德育目标所要求的方面发展。

教育者作为主体性的人有自己个人的道德世界和道德理想,他们不是一个教育传输机器,“对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的任何要求都必须经过其主体的过渡,加工甚至改造,才能变成一种道德输出,转化为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自身的思想素质及人格魅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起的潜移默化作用至关重要。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和表率。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有较好的人格修养,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学有所长,班主任的知识才能是搞好班队建设的重要保证

“知识就是力量”,班主任应该有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以精深的知识影响学生,为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班主任应该达到怎样的知识要求呢?首先,老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教材、新课标,能创造性地上好每一堂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其次,班主任应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老师要想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就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再次,班主任还应有比较广泛的文化修养。作为一名经常和学生学习、活动在一起的班主任,如果只懂自己所教学科,对书本外的知识孤陋寡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此外,班主任还应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果能有在文艺、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特长,就更有条件深入学生,赢得更多教育学生的机会。

才能是指班主任拥有并带到教育情境或教育活动中去,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完成的多种素质综合能力。班主任的才能包括班主任的观察力、分析力、说服力、决策力、组织力、创新力、预见力等。人们都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同样,有一个好班主任就能带出一个好班级,可见班主任的才能是多么重要。

三、润物无声,情感因素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和纽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没有爱的输出,就没有爱的回赠。只有与学生心心相印,才能铺设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爱,需要付出。学生病了,班主任就是第一个发现和关心他的人;学生遇到困难,班主任应常常出现在他们的身边;后进生生日时,简单的聚会中应有班主任欢笑的身影。这种爱心与关怀比任何大道理都更容易打动人。

爱,需要沟通。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而沟通这个心灵的就是爱。

爱,需要尊重。21世纪是一个“知识时代”和“学习化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仅仅是教给学生固定的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塑造学生的自主性人格。所以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其实,老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关系,二者在人格上永远都需要相互尊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进行中肯而真诚的批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批评要出自教师对学生热爱的情感,而教师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应建立在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否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走向极端。

我们提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以纯洁的心灵塑造出纯洁的心灵,才能体现出老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对教书育人的高度责任心,从而达到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升华,最终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综上所述,德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德育工作的效果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协调作用,它具有长期性、反复性。我们只有长期实践,不断探索,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猜你喜欢
教育者品德影响力
品读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