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写结合促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2020-12-04 02:52邓美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邓美容

摘  要:基于文本之内容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此三大方面要素质量之于文本质量的重要影响作用,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下,在“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原则下,则可将提升写作能力的写作施教方向定位为:文本内容选材的观察与方法的学习、谋篇布局形态的模仿与方法的学习、遣词造句成果的累积与方法的学习此三大方面。以终建构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如何以讀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促学生读写能力和水平的同步、切实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写作能力提升

“写作”由于其对写作主体语言、思想、情感、技能的综合考察性、加之写作课相较于阅读课的少量及教师不走心、不系统的教学状态,而为语文水平还相对较低的小学生的一大学习难点。基于此,再基于对课内文本作为“优质写作成果”的本质的认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读写教学理念便应运而生。而对具体“结合点”、“促发点”的确立则可基于影响文本写作质量的三要素而同样定位为:内容选材、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但以“提升写作能力”为目的,对此三点的学习则当不仅为单纯的观察、模仿和累积,而亦当涉及到方法的学习,以实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一、文本内容选材的观察与方法的学习

“内容选材”是写作活动所需考虑的关于“写什么”的第一要素和问题。基于小学生还不尚丰富的生活阅历与认知累积,这里的内容选材则不必新颖、但必得源于其真实的经历或见闻、基于其真挚的内心体验和感动。对于这一点,在“以读促写”理念下,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回观所呈的课内优质文本,对其内容和选材进行独立性看待和观察,并在“授之以渔”的原则下引导其提炼选择内容选材的方法,而后通过相应的练习落实此方法、锻炼其选材、选内容的能力。

例如:“选材”是日记写作中最令同学们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其不知道写什么,也即缺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意识和感受精神。基于此,我则引其回观所学课内文本的写作选材,其文体虽非日记,但并不影响对其选材方向和内容的借鉴。如,冰心《繁星(七一)》对一个场景的叙述、《繁星(一五九)》类比鸟儿与巢而对母爱的歌颂、《猫》、《母鸡》、《白鹅》之对动物朋友的介绍,或者是《巨人的花园》之对想象的呈现......这些选材并不新颖,但却皆源于作者的生活见闻、皆发于作者的真情实感,而皆为可供学生日记写作选材借鉴之源。除此,基于在大方向“选材”之后的“细节内容”的重要性,教师亦当引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去提炼内容切入的“小视角”,如《白桦》一诗中的“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的诗句除却对白桦的描述外,还细致地呈现了环境、甚至是光线的特点。由此,则可得出日记内容选材之法——善于细致地观察、思考和体会生活及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加之之后的选材练习,同学们的日记内容选材能力则必会得到大幅提升。且对此细致观察、思考和体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的具备亦将为学生的多元写作及写作热爱情感的生成和维持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持。

二、谋篇布局形态的模仿与方法的学习

继对“写什么”之“内容选材”的确立之后,关于“怎样写”的“谋篇布局”的问题便成为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进行中所需考虑的第二要素和问题。在“以读促写”的理念下,教师则可引学生去观察、继而模仿课内优质文本的结构形态,而后再在“授之以渔”的原则下引其去总结文本结构思路所应具备的特点及确立文本结构思路的方法。加之学生最后实际的谋篇布局实践练习,其谋篇布局的意识和能力则必将得到提升。

例如,在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的单元习作教学中,基于教材单元内容围绕单元主题的“体系性”特征及单元内文本同样以描写动物为主题的事实,教师则恰可将单元内文本,如《猫》、《母鸡》等的结构思路当作进行同主题写作谋篇布局教学指导的素材。如,《猫》一文的结构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且第一部分内部又以“性格古怪”为中心而清晰地描述了“古怪”的四种表现。总之,整篇文章逻辑线清晰、层次分明,且亦抓住了猫的主要特征,使“猫”活灵活现。对此,我则先让同学们在写作练习中进行了模仿,如写狗则亦分大狗、小狗两部分,在大狗或者小狗部分则亦紧抓其特点而逻辑清晰地进行介绍。继之此,则再引其总结谋篇布局的一般性方法和所需遵循的原则——在抓住表现重点的基础上使结构完整、使逻辑清晰。加之在之后的每次写作中皆对此原则强调和落实,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则渐将随谋篇布局能力的提升而提升。

三、遣词造句成果的累积与方法的学习

“谋篇布局”只谋文本的结构和思路框架,而用以填充此框架的内容的“遣词造句”便当为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进行中所需考虑的第三要素和问题。在“以读促写”理念下,对写作过程遣词造句问题的处理则可通过累积文本中的遣词造句成果、而后在“授之以渔”原则下学习其遣词造句方法的途径来实现。

例如,在写景作文教学中,回归《草原》一文去观察其遣词造句的形态和方式。如,写草原上的羊群: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再如写小丘: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再如写河:远远地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对此中所用的如“无边”、“绣上”、“渲染”、“勾勒”、“流入”等词的鉴赏和累积、对此类语句的鉴赏和重复的诵读、对此中共同所用的修辞手法的提炼和观察,皆将促同学们词汇量、表达法增加、促其语感提升。且基于此引导同学们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亦更将促成其对修辞写作法的掌握,促其语言表达质量和写作质量的升华。

总之,沿循上述“内容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思路、在“以读促写”理念下的对文本内每一写作要素的学习和对其于写作实际中的运用皆将构成学生在写作水平上的一步步提升、写作质量上的一级级进步,而当成为师生所长久坚持的事。

参考文献:

[1]张志娟.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培养小学中高年级阅读写作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9,(36):75.

[2]顾艳.如何用读写结合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2):38-39.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