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对话,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

2020-12-05 01:57沈婷婷江苏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田鼠主旨老屋

沈婷婷 (江苏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

批注式阅读指的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知,用各种线条、符号、文字写下对作品内容、层次、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的理解和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批注式阅读就是一个展开自主阅读的好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动笔批注,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多写下一些具有生长性的观点,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记录疑问,深度探究

在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批注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写下自己的困惑或疑问,这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抓住关键点,找到探究的方向,促使学生逐步深入,自主解决问题。“读书贵在疑”,这种一边质疑一边阅读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三年级上册第12 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鼓励学生展开批注性阅读,在批注的时候首先标注出自己觉得陌生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先解决阅读障碍问题。此后鼓励学生尝试提出更具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读到老屋想要倒掉,但是每次都无法倒掉的时候,大家是否有什么困惑呢?可以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学生得到了启发,开始展开标注活动,有学生标注:“老屋是否倒掉,是老屋的身体状态决定的啊,但是为何当有小动物提出要求的时候,老屋就会继续坚持下去了呢?”还有学生提出:“难道帮助别人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吗,能让老屋变得更坚强。”这些问题能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究。

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从简单的疑问开始记录,如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就可以用问号简单地标注出来,等理解了之后再标注上正确的读音和解释。此后则要鼓励学生不断深入,从作者的用词、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写作结构等入手提出质疑,让探究更为深刻。

二、抓住主旨,抒发情感

在批注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围绕作品的主旨展开批注,尝试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在批注时首先要搞清楚文章写的是什么,然后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潜心阅读后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再次写下自己的感受。在反复批注的过程中,学生一步步靠近文章主旨,理解了作品的内涵。

阅读四年级上册第5 课《小田鼠弗雷德里克》时,鼓励学生围绕作品的主旨展开探究,在批注中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有学生在读到弗雷德里克没有收集食物时,尝试批注:“难道这个故事和《寒号鸟》一样,是说小田鼠不劳而获,最后在冬天被饿死的故事吗?”继续阅读后,学生发现小田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收集,而是收集了一些别人没有注意的东西,学生才有所感悟:“看来他不是不劳而获,可是,收集这些东西能有用吗?”在读到文章的最后时,学生才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原来,除了物质粮食以外,精神食粮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小田鼠所做的事情。”在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深入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个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对话的过程。围绕文本的主旨一步步深入展开批注,这其实就是一个展开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能有效提升阅读能力,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三、启迪共生,转化阅历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共生的课堂,要促使学生展开深度学习,获得真正的成长。批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初读作品时的感受,了解自己随着时间的推进,对作品的理解是否更深刻,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五年级上册第2 课《落花生》,一边展开批注的活动。在学生批注完毕后,鼓励学生分析自己的批注内容,看看是否能从中提取出一些有助于阅读的经验。有学生提出:“我在批注中谈及,这篇文章不仅写的是生活中的琐事,更写了从这些事情中提炼出的人生哲理。我觉得这段批注给了我启迪,是不是有很多文章都采用类似的方法,看似写的是寻常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写的却是生活感悟。”学生将自己的批注转化成阅读经验,学生发现:“这样阅读能让我搞清楚很多作家的写作意图,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也更为准确了。”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批注转化成阅读经验,思考自己在阅读中有什么问题,在以后的阅读中要怎样改进。这样能促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学习中延伸出学习新知识的经验,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生本对话。

学生积极展开批注式学习,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想,同时也能提取出阅读经验。借助阅读,学生更好地和文字进行对话,获得了更深刻的感悟。

猜你喜欢
田鼠主旨老屋
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田鼠寻亲记
小田鼠过冬
老屋枣树
和田鼠小弟一样
老屋
主旨演讲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办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