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2020-12-07 09:08张波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黄河之声 2020年10期
关键词:桐城民歌特征

张波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桐城歌于2008年6月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桐城歌是我国安徽省桐城市的地方民歌,具有独特的地方名族音乐特色和地方风俗文化,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在我国音乐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桐城歌蕴藏的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我国汉代时期就有流传,在明清时代是桐城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至今一直被广泛传唱。

一、桐城歌概述

(一)桐城歌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

桐城市隶属于安徽省,是安徽省的县级市,地处长江北岸,位于安徽省中南部,东南西北面分别连接庐江、怀宁县、潜山县、舒城县,是我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其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地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桐城市矿藏资源丰富、生长书多种药用植物、经济农作物种类繁多。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各路商人聚集在此,更是吸引了无数天南地北的人名在此集居。桐城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对桐城市民歌的风格及音乐特色有着直接影响,使得桐城歌兼具南北民歌的特点。

桐城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桐城歌从古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与桐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桐城市享受“文都”之称,自古以来崇文重教,从而衍生出“桐城派”。黄梅戏也是在桐城流行起来的,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风英是桐城当地人名,她把黄梅戏向全国推广,让各地人名对桐城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桐城养育出了朴实辛勤的桐城人名,也孕育了具有桐城当地特色的桐城歌,让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桐城歌中流传。

(二)桐城歌艺术价值

桐城歌是在桐城人民日常的辛勤劳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桐城当地鲜明的地域特色,是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句式工整且对称,体现了江淮地区民歌的独特韵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桐城歌的题材丰富宽泛,包括了劳动歌曲、情歌、生活小调等类型的歌曲,不同题材的歌曲风格特点也不一样。劳动歌曲的题材来源于人民的生产劳动,其歌曲的主要情感在于激发人民劳动的热情,如:《桐城歌》;爱情题材的歌曲在桐城歌中不乏少数,就如《忘情歌》表达的是女子对心仪之人的暗恋之情;关于生活小调题材的桐城歌是传唱度最高的,题材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歌曲中含有当地的民间故事,突出体现桐城的地方特色。

桐城歌将桐城当地的方言俚语运用到歌词当中,桐城歌歌词不仅押韵工整、还结合了当地人民的方言用语,如:《穷不能丢书,福不能丢猪》,将桐城歌歌词雅俗共赏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桐城歌曲调既刚又柔,韵律优美,既有南方民歌的清新婉转,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情爽朗。桐城歌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南北不同风格音乐的包容。

(三)桐城歌研究现状分析

由于桐城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所以目前人们对桐城歌还未达到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表明,目前对桐城歌记录更多的是中文著述,有从文学角度进行简述的,有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也有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鉴赏的,但从音乐艺术角度对桐城歌进行研究的为数不多。而且关于桐城歌的外文著述寥寥无几,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发现只有在日本葛生龟龄编著的《龟龄琴谱》及清乐舍编辑的《清乐雅唱外编》中有少量记载。可见对桐城歌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需继续努力深入挖掘桐城歌中蕴含的深厚音乐艺术价值。

二、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一)桐城歌的体裁与题材特征

根据演唱场景的不同可以将桐城歌体裁分为三大类:第一,劳动农作是鼓舞士气演唱的号子,此类桐城歌曲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使百姓在劳作时充满激情,通过呼喊号子使百姓加快劳动的速度,让劳动充满欢乐,如:桐城当地人民在打房子地基时传唱的经典曲目《劣歌》;第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哼唱的小调,此类体裁是传唱度最高的歌曲,在歌曲数量上也是比其他体裁类型的歌曲要多的多,此种歌曲内容更多的是走进百姓生活,在歌曲内容中会加入一些桐城当地的民间故事,增加歌曲的文学性。第三,百姓在山间小路上吟唱的歌曲,以此来抒发自己心中丰富的情感,典型的曲目有《桐城小花胜龙井》等。

(二)桐城歌的歌词体特征

桐城歌在歌词创作上深受桐城文化的熏陶,充分体现了桐城当地地方风俗文化的特色,在歌词内容上不仅有桐城本地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方言俚语,还有融入对像诗词歌赋一样对仗工整且句句押韵的的古诗词句,桐城歌歌词风格上可谓亦俗亦雅、雅俗共赏,既含有桐城本地的风俗文化特色又有中华文学艺术上的高雅。桐城歌歌词句式上大多都是采用七言五句,也就是一句歌词有七个字,整首歌曲有五句,体现出桐城歌歌词句式简短的特点,方便人们对桐城歌歌词的记忆从而可以随时随地的轻易演唱出来。桐城歌歌曲的节奏感也非常强,演唱时句句铿锵有力,融合南北方民歌的特点,在歌词演唱的语句词上更多的偏向于南方民歌的风格,演唱时没有过多的装饰音。桐城歌在歌词创作中,非常形象生动的体现了歌中各种人和物的特征,便于人们在听桐城歌曲演唱时在脑海中将歌中场景非常真实的想象还原出来,呈现给广大听众强烈的画面感,增强其听歌感受,让其享受其中充分感受桐城歌的音乐艺术价值。

(三)桐城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桐城歌的音乐传承载体、形态特征也逐渐转变为简单易懂,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桐城歌展现的是极具地域特征的音乐文化,其音乐风格丰富多样。桐城歌的音乐特征体现更多的是对音乐艺术文化价值的注重。在桐城歌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其音乐形态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向现代音乐转变,就如近年桐城市人民政府投资拍摄《桐城歌》MV,MV以古老的桐城歌音乐为素材,其中所有取景都在桐城市。桐城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其歌曲风格兼具了南北民歌风格的特点。在以前北方一些省市会举办划早船的活动,在活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桐城歌中的早船调,如《十二月花》,此歌的节奏非常曲折多变,充分体现了桐城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四)桐城歌的演唱声腔特征

首先,桐城歌大多是桐城当地人民行走在山间、田野、小路中哼唱而来的,充分表达了百姓在当下生活和劳作中的心情与情感。桐城歌不管在任何场景、任何地域都可进行演唱,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具有非常大的自由性,这是桐城歌的特征之一。其次,桐城歌有对唱、独唱、合唱等各种演唱方式,既可以一个人进行单独演唱,也可分男女配合进行对唱,更可以以群体形式进行多人大合唱。然后,桐城歌有清唱和伴奏演唱两种演唱形式,清唱是不需要任何乐器伴奏,靠演唱人员单独哼唱完成,桐城歌伴奏演唱是利用当地锣鼓等特色乐器在演唱人员哼唱时敲打进行伴奏。桐城歌歌词句式工整,歌词也非常诗情画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不管在演唱场景地域、形式和方式上都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使得桐城歌曲多元化。传统的桐城歌在演唱技巧上没有很强的音乐专业性,非常简单,普通老百姓人人都可传唱;而随着桐城歌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艺术专业工作人员的重视,桐城歌在演唱技巧上融入了更多的音乐技巧。

结 语

综上所述,桐城歌蕴藏着丰厚的桐城文化,是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结晶,且在体裁与题材、歌词体、音乐形态、演唱声腔上都有着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征。传承和创新桐城歌对我国音乐艺术领域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意义,是发展我国音乐艺术领域的必要举措。因此,艺术工作者应加强对桐城歌在音乐艺术和文学上的深入研究,让广大群众对桐城歌艺术文化特征及其价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我国应加强对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视,注重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发扬民族音乐,让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桐城民歌特征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论“桐城歌谣文化带”的形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开发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安徽桐城六尺巷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