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科幻小说的翻译策略研究

2020-12-07 02:27林晓韵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翻译者双语语篇

□林晓韵 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这一理论指出:翻译应使翻译内容的功能对等,也就是说不能单纯追求语法的准确性和表明文字的对应,而应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转换客观标准,也降低了翻译的差异率。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恰当、自然、对等的方式,以体现源语的信息与内涵[1]。

一、功能对等理论下科幻小说的翻译应用原则

(一)保留原文应有的特色

功能对等理论本身的作用在于对源语文化内涵的再现,达到消除两种文化差异性的目的。因此,关于科幻小说的翻译,翻译者应保留原本的特色,致力于创造与原文语义内涵、文化特色一致的翻译作品。翻译者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视角,能有效提升科幻小说文本翻译的准确性与整体性。由于在科幻小说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两种语言进行转换,再加上两种语言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无法呈现与原文本内涵完全相同的翻译作品,但是应遵循保留原文应有特色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二)遵循再现原文原则

在语义翻译过程中,如果意义与文化不能兼顾,那么翻译者应适当舍弃形式方面的对等,通过转变译文原文的形式,来达到语义与文化再现的目的。例如,英语俗语“white as snow”,如果按照普通的翻译,则是“白得像雪”,但是考虑到热带地区常年无雪,在当地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并不能理解雪的纯白与洁净这些概念。但是通过借助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翻译,改变翻译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的差异性,从不同文化背景出发,在翻译过程中对比喻对象进行变化,如“白如云彩”“白如鹭毛”等[2]。

二、功能对等理论下译者应具备基本素质

中国科幻小说《三体》和《北京折叠》连获两届国际雨果奖,虽然离不开原作的精彩内容,但从译著的角度来讲,译者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作品的质量。以下针对译者的双语能力、文化素养及专业背景知识进行阐述。

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这就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深厚的双语文化素养。由此来看,最佳的译者应是海外汉学家或是精通外语且在海外生活过的母语者。译者刘宇昆生于中国兰州,少年时期便跟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后考入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系。其在童年时期就跟着家人一起听《三国演义》评书,也看琼瑶剧,读金庸武侠小说,在移民后也保持着对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注。在此过程中,刘宇昆的语言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会在理解汉语时不失其本意,语法的表达也非常恰当,译文更是流畅精准。中文是刘宇昆的母语,其熟稔中国语文文化,且长期在海外生活,精通英语,还熟悉西方文化,恰是双语文化的理想译者。但是在实践中符合这一标准的译者不多,因此译者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基本素养,将自身的双语水平和文化素养提升到应有的标准上。

最后一点是专业背景知识,文学翻译虽然不像应用类翻译需要极强的专业背景知识,但是科幻小说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历史、美学、物理、天体、民族文化等方面内容。翻译者应做到对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准确传达,这就避不开对所涉及背景知识的了解。科技作为科幻小说的主题词,必然涉及物理、天体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三体》的作家刘慈欣是高级计算机工程师出身,《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在大学主修天体物理,且两者共同的译者刘宇昆大学辅修计算机,后又从事程序设计工作,业余时间也创作科幻小说,这样他就很容易突破原文背景知识的壁垒。译者与原文作者有着相同的知识背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译者应尽量选择自己熟悉领域的作品,或者在翻译前尽快掌握所翻译作品的背景知识,确保翻译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翻译者也应肩负起传播中国精神文化的使命,着力提升自身的双语能力、文化素养和专业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真正让科幻小说发挥应有的魅力,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

三、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科幻小说的翻译策略研究

(一)词汇翻译,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幻小说翻译,应重点关注词汇翻译这一层面,在实践中,首先应保持词汇对等,将汉语中的成语、习语等翻译成更加专业的英语词汇,表达其文学性、艺术性,避免翻译中句子冗余。此外,翻译者还应注重还原原文中中国的俗语和政治名词等,如“大批斗”译为“strugglesession”,“知青”译为“educatedyouths”,“大字报”译为“big-characterposters”等。

例如,《三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两斤爆肚,再给我来一瓶二锅头!”大史喊到,头也不抬,这显然是与店主很熟悉了(Liu,2008:94)。

“Two of quick-fried tripe,and a bottle of er guo tou !”Da shi shouted,without even looking up。He was obviously a regularhere.

Translator's note:Er guo tou is a distilled liquor made form soeghum,sometimes called“Chinese vodka”(Liu,2014:131)

爆肚、二锅头是中国地摊食品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出大史是草根出身,这就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这类小吃词汇对于英语读者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随意改写,将失去原有的意义,因此译者对此进行批注,详细解释了地摊食品的概念及组成。

再如,“一切都是浓烈和温热的:铺着厚厚乌拉草的火炕、铜烟锅里的关东烟和莫合烟。厚实的高粱饭、六十五度的高粱酒......”(刘慈欣,2008:221)

Everything here was warm and intense:the heated kang stovebeds lined with thick layers of ura sedge,the Guandong and Mohe tobacco stuffed in coppes,the thick and heavy sorghum meal,the sisty-five-proof baijiu distilled from sorghu(Liu,2014:294)

本语句采用了音译加增译的方法,遵循了功能对等理论,一方面传达了原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

(二)语句翻译,实现翻译的精准化

英语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属于屈折语范畴,而汉语属于非屈折语范畴,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英语重视形式和句法结构的严谨性,且表达上要精准。汉语与英语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汉语侧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而英语表达逻辑性强,常常使用被动语态、动名词等,翻译过程中要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因此,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科幻小说翻译,应注重语句的转换,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内容与形式的对等。

我说你不成吧,你还硬充六根脚指头(刘慈欣,2008:94)。

I said you couldn’t handle it.And you insisted on playing the tough guy.(Liu,2014:131)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译者将典型的中国俗语翻译成目标读者可以理解的语言文本,坚持了句式对等性,彰显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原则,有助于实现翻译的精准化。

(三)语篇翻译,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语篇层之间的功能对等翻译,应注重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关于语篇翻译,衔接是最基础的,能够彰显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提高读者的阅读流畅感。连贯性则是组成语篇深层次结构的重要形式,能够为读者呈现清晰的关系网络。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看待科幻小说翻译,需要译者关注语篇翻译的衔接性与连贯性,基于整体框架进行研究。因此,译者应坚持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将英语中较为明显的连接词翻译出来,从而让读者更为准确地理解原文,如and,when,as,soon,aspossible,which,however 等。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越来密切,因此,世界范围内对译者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功能对等理论对科幻小说翻译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能够实现译文与原作品内容与意义的对等,而且还坚持了“读者反映论”,有效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

结语

总之,功能对等理论对研究科幻小说翻译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刘慈欣的《三体》翻译作品进行论述,针对词汇、语句与语篇进行了分析。科幻小说翻译不仅应兼顾这些元素,还应注重情感上的对等,需要译者具备极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的对等状态。

猜你喜欢
翻译者双语语篇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论翻译者的能动性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