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喷洒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观察

2020-12-07 09:34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天津3002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凝血酶内镜血小板

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药房 (天津 300202)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在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行PCI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60例)实施内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临床疗效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2.35±0.42)d明显高于试验组止血时间(3.84±0.5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78,P<0.001)。结论: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在治疗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同时不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效果良好,近年来,PCI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1]。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常常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目的是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形成,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由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故有效降低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却增加了其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目前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法、喷洒法等方式,其中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在止血方面效果显著;此外,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改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故本研究将选择于本院就诊的120例行PCI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在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行PCI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试验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5.5~68.9岁,平均(51.8±4.5)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5.1~69.2岁,平均(52.3±4.8)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所以患者均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③患者均签署本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存在语言障碍,无法有效沟通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实施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国药准字H34023 082,安徽桑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治疗,采用奥林巴斯NM-3K内镜将含2U凝血酶的50mL生理盐水至出血位置,待出血停止后拔出。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56108,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将30mg奥美拉唑溶于2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治疗10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其中显效:治疗3d后呕血、黑便消失;有效:治疗5d后呕血、黑便消失;无效:治疗5d后呕血、黑便情况并未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情况,包括治疗后10d,20d,30d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发生率情况。(3)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2.35±0.42)d明显高于试验组止血时间(3.84±0.5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78,P<0.001)。

2.3 两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情况

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0d,20d和30d时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2.4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术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n(%)]

3.讨论

数据显示,全世界冠心病有14.5%的发病率,PCI可有效解除梗死相关血管狭窄,使急性缺血心肌充分再灌注,是治疗冠心病的可靠手段[5]。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PCI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常常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实施辅助治疗,防止支架内产生血栓导致血管栓塞,从而降低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特别是病情严重的冠心病患者,超过一半需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其中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却增加了其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

在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凝血指标、血小板指标水平存在异常,当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降低时,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症状[7]。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平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在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患者血栓风险。其原因可能是血管损伤初期,血小板黏附、激活、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完成初级止血过程,而凝血酶可以催化纤维蛋白血栓产生,和血小板形成正反馈,完成止血过程[8]。

综上所述,内镜下喷洒凝血酶可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时间,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不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以及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凝血酶内镜血小板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