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2-07 08:45贾佳桃
学周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高年级有效性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备受关注。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高效课堂,许多教师将创造性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分析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采取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以此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许多教师以数学练习为依据,分析这一知识板块有效性设计的相关要求,结合案例分析以及实践研究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以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为分析对象,了解有效性设计的现状以及策略,以期为推动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有效性;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4-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4.006

数学是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之中的关键学科,这一学科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实践动手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练习,分析课的练习与后期巩固练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抓住不同教育教学环节,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将学生智力的发展、技能培养、知识掌握以及潜能的挖掘相联系,鼓励学生在自主实践和学习研究的过程之中真正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和精髓,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一、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数学练习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大部分的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偏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尽管小学生的模仿能力以及求知欲比较强,但是因为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非常浅显,同时难以掌握恰当可行的学习策略,实质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基于此,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设置针对性的练习作业和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以及偏好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练习任务。其中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尤为关键,为了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数学这门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教师需要关注练习设计质量的提高,以综合性和针对性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其中学生思维的锻炼以及技能的提升比较复杂。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析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以及应对能力,保证后期练习升级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教材的练习设计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及单一性。对此,教师既需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及解读,提炼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又需要尽量避免照本宣科,盲目使用和生搬硬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要求以及困境来进行针对性的筛选,保障所设计出来的數学练习内容和形式既能够符合前期的教学目标,又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激发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偏好,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成长背景,积极地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练习设计相结合,保障练习设计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知识的过程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在个人兴趣的指导之下挖掘个人的学习潜能。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实践性以及应用性比较明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价值以及引导作用,教师需要以提升练习的有效性以及积极性为依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练习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之中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实现个人的自主学习。其中,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背景与学习能力有所区别,这一点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和障碍,极少有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持续加大。

为了避免这一不足,教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分析不同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的应用要求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为主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动手操作尤为关键。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天性以及成长和发展规律,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符合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真正地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活动相联系,保障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

对于许多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因为个人的思维判断能力比较有限,因此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非常的浅显,往往认为这一学科的知识比较严肃、机械和枯燥,因此难以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疲于应付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这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奥秘,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来理解题目之中的核心内涵,主动完成习题的解答以及学习,从而变得更加的主动和积极。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形式既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能够让学生在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增强个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提高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要求。教师只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意愿,使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之中对数学有一个全新且客观的认知,从而主动地完成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更好地体现个人自主练习的重要作用。

三、练习设计注重层次之分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有所区别,大部分的数学知识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区分,难易程度差异较大,一部分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但是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足,因此产生了许多的消极应对情绪。为了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和学有所长,教师需要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先以前期的简单模仿为依据,然后适度提高练习的难度,积极开展拓展性的训练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在主动分析和实践研究时获得更多针对性的帮助和提升。教材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的教学实践必须要围绕教材来开展,严格按照教材中的重难点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设置有效性的教学练习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完成不同的习题练习与活动,实现个人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比如,在教学圆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邻居家的李大爷想要用一面墙来围一个养鸡场,现在有一个13米长的竹篱笆,想要围成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那么这个养鸡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通过这种形式来让学生对圆的面积以及周长进行灵活的运用和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师需要在前期完成百分数的简单问题分析之后设计一个简单的题目,比如一套书之中有20本,每一本书的价格是一致的,在中秋节的时候有两个书店正在促销这类丛书,那么要想以更低的价格买一套书籍,哪一家书店更加便宜呢?这种简单提问的形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对这一知识板块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保障学生能够实现总体提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成长和发展。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知识背后的学习特点,通过检验鉴定的形式和手段来鼓励和引导学生,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四、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练习设计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环节的重要指导作用及优势,教师需要关注练习设计的針对性、挑战性以及冲突性,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保障学生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动机,从而主动学习、主动探讨。大部分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简单的模仿和记忆,教师需要尽量避免直接指令,而是需要体现练习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给予学生相应的肯定,只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都需要提出公开表扬,让学生能够在开放性练习学习的过程之中真正地实现自主分析,自主筛选和自主思考,主动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时间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手段的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教师只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在恰当的时间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通过简单的点拨以及启发来保障学生坚持正确的学习和行为方向。

五、结语

为了体现小学数学课程教育的实质作用及优势,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在课堂内外的综合表现,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及时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在引导鼓励学生的基础之上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水平的综合提升。其中,课堂练习设计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非常关键,数学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恰当可行的设计技巧和方案,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参与不同的数学学习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常梅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2]郭素贤.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原则[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3).

[3]刘传敏.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

作者简介:贾佳桃(1971.2— ),女,汉族,甘肃庄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1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高年级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