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

2020-12-07 06:04邱昌员赫倍倍
今传媒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融媒体创新能力

邱昌员 赫倍倍

摘 要: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新闻作品的制作过程、传播途径和接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既要了解传统媒体,又要适应新媒体、直面自媒体;既要有宽广的视野、深邃的思维,又要有锐利的开拓能力、强大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1-0010-03

一、引 言

传统媒体日渐式微的情形越来越明显,而融媒体则迈着矫健的步伐轻快地向我们走来。所谓融媒体是指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自独立的传统媒体与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等进行整合,打通边界,优势互补,以建立资源、内容、利益等共融的新型媒体,使其手段、功能、价值得到全面提升[1]。融媒体是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现代社会演进的必然。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工作的特点

传统媒体的传播介质与信息载体各有侧重。报纸、杂志主要用文字记录事件,其传播介质是文字;广播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依托声音进行信息传播;电视则同时诉诸于人们的听觉和视觉,其信息的载体是图像、视频等。而融媒体则要运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将各种传播介质、信息载体融合起来,打造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的新闻作品,使同一新闻作品不必经过大幅度改造,既能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传播,也能在互联网上传播。这样,新闻作品的制作过程、传播途径和接受方式都被改变了,使新闻传播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报道内容多样化。传统媒体时代,或受版面的限制,或受播出時间的限制,新闻报道的数量是有限的,往往多报道那些关乎国计民生、新闻价值较高的“大事”。而融媒体时代,虽然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仍必须坚持新闻价值导向,以国内、国际大事为主,但因报道的数量几乎不受限制,新闻素材的来源就变得非常广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内容。

二是报道主体多元化。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呈单一方向,即从媒体到受众:新闻信息由新闻平台、新闻中心发布,受众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接收新闻,受众一般是不能发布新闻的,传播新闻也仅限于口耳之间。而融媒体时代,凡是出现在新闻现场的人都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声,进行信息传播,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描述新闻事件。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传播者、接受者,新闻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三是信息传播载体丰富多样。融媒体时代,新闻作品的接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报纸、收听广播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收看电视也已不是主流的消费方式,这也直接导致不少纸媒停刊,广播电台转型。人们更多地运用智能终端如电脑、手机查看新闻,因为这样的查看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四是传播的互动反馈渠道畅通。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很难做到与新闻平台、新闻中心互动,受众之间的交流也非常有限。而融媒体时代,受众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发表自己对于新闻内容的看法、新闻作品的评论甚至对新闻事件的后续发展做出推断已是极其简单且常见的事。受众与新闻平台间的双向互动、受众间的讨论评析已成为完整新闻报道的必然环节。这就促使新闻工作者要重视受众的反馈,了解受众的心理,听取受众的意见,从而改善和创新新闻报道工作。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受众的批评、激励是新闻工作者创新精神的重要推力之一。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的特点决定了新闻传播工作者要更新观念,提高素养,必须具有更高、更全面的能力。

首先,新闻传播工作者要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正确认识、阐述、处理热点事件,向受众传达正确的思想观念。习近平总书记于1989年5月就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殷殷告诫我们说:“新闻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认识新闻的作用,要看到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党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是通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反映人民的呼声,弘扬正气,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

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确保把高时效、真实客观的新闻推送给受众。正因为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出现在新闻现场,人人都有可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选择某一视角将新闻事件传播到网络平台。因此,融媒体实际上是与自媒体同时共生的。自媒体天生有鲜明的倾向性,既不能完全保证新闻的完整性,也不能确保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甚至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故意断章取义,以点代面,颠倒黑白,制造谣言,引发混乱。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更快捷、更准确地掌握新闻线索,更早地赶到新闻现场,把新闻事件完整、全面、客观地进行报道,才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公众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确保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引领性,保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

其次,新闻来源的广泛性使得新闻信息、新闻素材“海量”堆积,如何去伪存真、取精用宏,是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直面的课题。新闻工作者要有大数据意识,精通大数据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7月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3]。只有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运用意识及能力,新闻工作者才能大力提高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新闻甄别收集能力,才能掌握新闻传播报道的主动权,才能从“海量”的新闻来源、素材中提炼出社会大众所需要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融媒体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