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2020-12-07 06:09程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6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程华

摘  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体制不断进行丰富,生命教育在整体教育体制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实际含义出发,分析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考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具体渗透方式,希望能够为生命教育的专业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学生自杀、伤人、杀人等事件频繁发生,体现出伤害事件的发生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尤其是这种问题发生在小学生的身上,更加令人唏嘘。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生命教育,其重要价值不容忽视。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作为一种抽象概念,人的生命包括人的基因、躯体以及大脑等生理意义方面的生命,同时又包括人的自主性以及自我意识等心理意义上的生命。人的生命体现出独特性的特点,独立于社会外,同时又存在于社会中。生命教育主要指的就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通过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地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生命价值的升华,最终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具体来说,生命教育要求被教育者珍惜生命,重视生命质量,并在其生存过程中体现出生命的具体价值。针对生命教育的开展应当更加重视生命的个体化以及独特化特征,重视教育的人文特点,对所有的生命一视同仁[1]

二、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化的需求

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需求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生命,学校的教育就不会存在。因此,开展生命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化特点,要求学生主动去认识生命的由来以及规律,掌握生命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化以及独立化的生存方式,能够更好地学会和家人以及他人相处,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培养爱护环境、尊重他人的意识,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珍惜生命。

(二)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生命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体现出人和精神的和谐性,并在各种基础上,保持学生心灵的质朴性以及精神的干净,从而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以及内心的和谐。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特点,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和社会以及集体和谐共处的原则,建立公平公正的思想,培养高度的社会公德心以及责任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了解。

(三)直面教育的回归

生命教育作为生命的必然需求,需要促进人类的发展。教育源于生命,因此应当通过生命教育来陶冶人的性情和思想,激发生命的巨大潜能。由于教育源于生命、归于生命,应当重视生命体现出的独特性,懂得生命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来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维护生命,使生命以及教育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发展,从而将教育和生命紧密联系起来。

三、从生命教育角度看待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

(一)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小学语文教材

生命意识的符号化作为语言的基本属性,不但重视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知识的积累,还要通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生命的气息。对于同样的教材内容,不同的人会具有不同的看待角度,从而产生差异性的观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大部分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从教材中充分挖掘生命元素,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更好地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语文教材。

(二)从小学语文教材的角度来看待生命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富含有大量的关于生命的描述文章,对生存能力以及生命价值教育充分重视。在进行生存能力教育时,会相当重视爱岗敬业方面的教育,而在关于生死教育时更加强调英雄主义的教育,针对生命价值教育重视集体主义的精神教育,这都体现出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过程中,重视良好生命状态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自信心以及谦虚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构建。要求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孝顺、宽容、诚信、乐于助人,具有责任感,从多个方面来实现对生命的认知。

四、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在阅读中渗透生命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仅仅从作者的作品去品味文字是相当片面的,更应该通过作品中的文字描述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命意义,发掘作者的生命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对学生进行影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来设置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进行感染,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来为学生提供体验生命的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型教育方式来让学生对生命进行更加全面化、多方位的感悟,体会生命的哲学意义。

(二)在写作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寫作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题材,能够引发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对此,要求语文教师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适应生命的实际需求,抒发自身的生活情感,表达自己的意志观念,通过写作来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和表达,并让学生更好地展现出对生命的体验过程,发散学生生命的思维,并回应学生对于生命的倾诉,激发学生对于生命更加深层次的感悟。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渗透生命教育,体现出生命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价值,发挥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生命意识,懂得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等,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阳熙.挖掘教材资源渗透“生命教育”——浅谈如何利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生命教育”[J].教育观察,2019,818:18-20.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