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圆吻鲴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2020-12-08 03:26林炳明
中国水产 2020年11期
关键词:催产受精率亲鱼

文/林炳明

扁圆吻鲴(Distoechodon compressus),隶属于鲤科,密鲴亚科,圆吻鲴属。属小型粘性卵鱼类,是福建省重要淡水经济鱼类。扁圆吻鲴养殖历史悠久,是池塘混养的传统品种,在连城县约占河流鱼类产量的10%,占水库天然鱼类产量的20%~25%。其常以角质化下颌刮食底栖藻类和苔鲜,也食植物碎屑及腐殖质,还可吞食浮游单细胞藻类,有“清道夫”作用,池塘混养时能显著控制藻类暴发。扁圆吻鲴近年被福建省列入龙岩市主要增殖放流品种,在改善内河水质、满足垂钓需求中渐显作用。

经检索,国内外暂无扁圆吻鲴规模化人工繁殖的报道。2018年~2020年,笔者组织项目组,在福建省连城县开展了“扁圆吻鲴(连城)保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业内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一)亲鱼来源

2016年秋,从连城县姑田镇后洋水库和莒溪镇大灌水库收集2冬龄野生后备亲鱼5000组。2017年和2018年冬,分别从上述水库和连城县新泉溪、姑田溪,补充不少于亲鱼储量2/3的2冬龄野生成鱼。

扁圆吻鲴

(二)亲鱼培育

按收集年份,分池培育亲鱼。培育池为室外土池,每池面积3亩左右,水深1.2m~1.5m,进排水独立,静水或微流水,配0.75kW叶轮式增氧机2台。放养密度800尾/亩~1200尾/亩,投喂粗蛋白≥33%颗粒饲料,日投喂量4%,一般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年2月份开始,每日早、中、晚各喂1次,日投喂量5%,适当冲水刺激,适量添加维生素E。4月初开始,禁止水流或全池拉网刺激。

(三)亲鱼选用

按收集年份,分批使用亲鱼。小范围、低强度捕捞,按需捞取。亲鱼要求体形正常,体格健壮,3冬龄~4冬龄,个体重≥150g。雌鱼体表顺滑,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松软,生殖孔红肿且略有外突。雄鱼体表粗糙,胸鳍有珠星,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四)怀卵量检测

每次催产前,随机解剖3尾~5尾待产雌鱼,计算已发育至Ⅳ期的有效卵粒数(不计Ⅲ期及以下的卵量),以确定单位体重雌鱼有效怀卵量(粒/g雌鱼),按雌鱼重量,折算出本批雌鱼总怀卵量。并借机比较不同月份、不同年龄亲鱼的卵巢成熟情况。

(五)产卵

1.产卵池

选用室内长方形水泥池,面积5m2,水深0.8m。配适宜口径的进、排水管及控制开关。以柳树根须作鱼巢,松散摆放于池底。

2.流水催产

雌雄比1:1.2,200组/m2。持续流水刺激,交配前流速为0.5m/s,开始交配时降至0.3m/s,受精卵附于鱼巢。开始交配后水流瞬时温差应≤2℃。催产时间7h~10h,至基本停止交配时结束。

3.激素催产

雌鱼每千克体重使用5mg DOM+30ug LHRH-A3,雄鱼用量为雌鱼的1/4量~1/2量,一次性注射至胸鳍基部,20组/m2~30组/m2,置产卵池静水交配,受精卵附于鱼巢。或在激素起效后捞出亲鱼,进行干法授精。催产效应时间为6.5h~8.5h。

4.产卵量与受精率

扁圆吻鲴在一个繁殖期内性腺多次成熟,但不是同时成熟。催产前应先检查卵泡成熟情况,笔者将已发育至4期的卵称为“有效卵”,其数量为“有效怀卵量”。受催产方法等影响,成熟的卵在一次催产过程,不一定全部产出。每次催产后检查雌鱼体内未产出的成熟卵,笔者称其为“残存有效卵”。

产后随机解剖3尾~5尾雌鱼,检查残存的有效卵粒数,折算出单位体重残存有效卵粒数,并与单位体重雌鱼有效怀卵量对比。产卵率=(有效怀卵量-残存有效卵量)/有效怀卵量×100%。总产卵量=雌鱼总怀卵量×产卵率。

产后20h~24h,随机抽取3片~5片鱼巢,检查单位面积鱼巢的有效受精卵粒数,并与对应鱼巢面积的总卵粒数对比。受精率=有效受精卵粒数/对应鱼巢面积总卵粒数×100%。总受精卵量=总产卵量×受精率。

(六)孵化

孵化全程水温瞬时温差≤2℃。孵化时间一般为46h~52h。

1.大池淋水孵化

选取室内3 0 0 m2水泥池,池深1.2m,进排水独立,池底硬化,池底配微孔增氧管和高度20cm的支架式孵化床。孵化床上方架淋水管,床面置滴水接板。将鱼巢均匀、松散铺放于孵化床,密度≤150万粒卵/m2。淋水管将恒温水流滴在接水板上,再均匀溅撒在鱼巢上,余水从池底排出,不积水,保持鱼巢湿润、通风。鱼苗临出膜前,加水淹没鱼巢,开始小量充气。其后,缓慢加水至0.8m深,加大充气量。出膜48小时后,缓慢捞去鱼巢。

2.环道流水孵化

孵化环道为圆形,混凝土结构,直径3.2m,环宽90cm,深120cm。环底“U”形,配微孔增氧管。蓄水后持续喷水和增氧,保持水流畅通。

(1)脱粘孵化

将干法授精获得的受精卵用滑石粉脱粘后,密度≤120万粒卵/m2,缓慢倒入流水环道。

(2)挂巢孵化

环道内加设若干支架,密度≤100万粒卵/m2,将粘有激素催产所得受精卵的鱼巢固定于架上,鱼苗出膜后捞去鱼巢,移去支架。

(七)出苗

当孵出的幼苗平游后,卵黄囊消失前,用密网捞取,或通过底管排至收苗箱收集后,用量杯法计算出苗量,转入夏花鱼苗培育。孵化率=总出苗量/总受精卵量。

二、结果

(一)怀卵量

三年共检测16次。每年的4月中旬各检测4冬龄亲鱼1次,合计3次,平均有效怀卵量为63粒/g雌鱼;在三年的4月27日~7月9日期间,共检测13次,平均有效怀卵量147粒/g雌鱼。其中,2018年检测4冬龄3次,平均144粒/g;同年检测3冬龄1次,平均124粒/g。2019年检测4冬龄3次,平均148粒/g;同年检测3冬龄1次,平均137粒/g。2020年检测4冬龄5次,平均154粒/g。结果显示,扁圆吻鲴雌鱼4月中旬卵巢发育较差,4月底至7月上旬期间,不同年龄、不同时间的雌鱼卵巢成熟度无明显差异。

(二)繁殖结果

三年来共进行26次繁殖试验,出膜鱼苗7045.5万尾,平均产卵率61.8%,受精率73.2%,孵化率66.7%。生产性试验13次,出膜鱼苗6964.2万尾,平均产卵率82.7%,受精率82.7%,孵化率83%。对照性试验13次,其中,4月中旬的提前批对照4次,平均产卵率13.9%,受精率38.3%,孵化率61.4%;4月底到7月上旬,用不同的催产、孵化方法对照试验9次。对照实验总出膜鱼苗81.3万尾,平均产卵率42.4%,受精率65.9%,孵化率18.9%。结果显示:在4月底至7月上旬,用流水催产+大池淋水孵化的方法,扁圆吻鲴产卵、受精和孵化率都稳定在80%以上;4月中旬批量繁殖困难;激素催产+环道孵化效果很差。试验结果详见表1。

三、讨论

(一)繁殖季节

《福建鱼类志》(朱元鼎等,1984)记载,扁圆吻鲴产卵期为5月~8月,5月底~7月初为产卵盛期。《扁圆吻鲴的生物学及其养殖》(福建省连城县农业科等,1979)记载,其6月~7月为繁殖盛期,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在小满至芒种即可配组催产。《福建连城扁圆吻鲴资源调查报告》(林炳明等,2020)记载,繁殖季节始于4月上旬,6月中旬仍在延续,估计可延续至7月上旬。

本试验连续三年在4月~7月份进行,除4月中旬的成功率低外,4月底开始的生产性试验基本取得成功。从卵巢发育检测情况看,4月中旬普遍较差,4月底基本成熟。结合上述文献资料,综合气候变暖等因素,连城产扁圆吻鲴的繁殖期有比历史记载有提前的趋势。考虑4月上中旬水温不稳定,卵巢不够成熟等因素,生产性苗种繁殖应安排在4月底开始为宜。8月份后尚无试验数据。

表1 扁圆吻鲴2018年~2020年繁殖结果汇总表

(二)亲本与培育

扁圆吻鲴属小型鱼类,其种质受近亲繁殖的影响较大,为保证原种性状,亲鱼应从野生收集,并逐年淘汰补充。野生亲鱼受水温、水流和食物的影响,易出现性腺发育不同步等问题。野生成熟亲鱼捕捞后不宜密集运输。据此,本试验将野生亲鱼安排在前一年冬季收集,分批分池科学培育。结果表明,2冬龄野生亲鱼,经1个冬季+春季的集中培育,能完全按照生产计划,达到性腺分批成熟,满足规模化繁殖的需求,繁殖效率显著提高。试验还发现4冬龄以内亲鱼有效怀卵量无明显区别,此外人工培育的亲鱼进入5月份繁殖期后,极易因换水、拉网或夜间使用增氧机导致流产,在生产中应倍加防护。

(三)催产方法

淡水鱼类催产主要有激素、流水、晒背等方法。资料记载,野生扁圆吻鲴可在漫水坝下游和水流较好的河段自然产卵,或集中在有水流注入的水库浅水区交配。扁圆吻鲴个体小,绝对怀卵量少,规模化批量繁殖时需要大量的亲鱼。本项目模拟其习性,设计了以流水刺激为生产性催产的方案,辅以激素注射催产做对比,其中催产激素仿照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使用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激素注射催产工作量大且造成亲鱼大量死亡,不适合扁圆吻鲴的规模化人工繁殖。流水催产操作简便,效果好,可作为其批量繁殖的首选方式。

(四)孵化方式

鱼类受精卵孵化需要充足的溶氧和适宜的湿度环境。本项目根据孵化原理和小型鱼类特点,设计了以大池淋水孵化为主,辅以环道脱粘孵化和挂巢孵化两种对比试验方案。结果表明,淋水孵化对胚胎影响小,还能防止水霉菌和枝角类侵害,孵化率高且稳定,而且操作简单,可作为批量繁殖的首选方式。环道孵化虽为传统方式,但需脱粘处理,操作繁琐且对胚胎损伤大;而挂巢孵化,因孵化面积太小,且工作量大,孵化效率极低,两种对比方式都不适合规模化人工繁殖。此外,试验中还发现扁圆吻鲴受精卵在完全泡水情况下,不论如何流水、充氧孵化,常出现大量死亡。此机理有待探索,应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催产受精率亲鱼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地热水环境条件下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浅谈提高鸡的人工受精率的措施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野生与养殖褐牙鲆亲鱼营养学分析与繁殖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