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配合针灸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疗效的分析

2020-12-09 05:43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后路椎管腰椎

孙 丰

(辽宁省盘锦骨科医院,辽宁 盘锦 124200)

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临床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有一定效果,但手术主要有创伤性,多数患者有损伤,骨折,肌腱损伤,术后出血,引起血虚和发热,单纯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术后的并发症较多,有必要寻求更好的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2月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针灸治疗。比较2组疾病疗效;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监测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了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配合针灸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2月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4-76岁,平均(43.79±2.34)岁。其中,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因高处坠落导致的有34例,因车祸导致的有12例,因砸伤引起的4例。观察组年龄24-75岁,平均(43.21±2.57)岁。其中,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因高处坠落导致的有34例,因车祸导致的有13例,因砸伤引起的3例。2组资料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实施气管插管全麻,俯卧位,在胸腰背部正中做切口,将皮肤和皮下逐层切开,剥离椎旁肌群,促使伤椎显露,C型臂X线下进行伤椎相邻椎体椎弓根定位,给予椎弓根螺钉拧入,并给予预弯钛棒安装,实施椎体撑开器复位伤椎,将病变的椎板咬除,并对硬脊膜缺损部位实施修复,给予明胶海绵颗粒覆盖,C型臂X线下伤椎复位满意则将切口关闭。观察组则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针灸治疗。在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选取穴分别为石门、中极、水沟、环跳、三阴交、中脘、后溪、大椎、腰阳关、血海、阳陵泉、天枢、足三里,采用毫针刺于以上穴位,手法均为捻转提插补法,针柄艾绒燃烧之后留针,每次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治疗1个月。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疾病疗效;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监测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效:生存质量监测水平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生存质量监测水平等改善一半以上;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4 统计学处理:SPSS25.0软件处理并进行x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效果对比:观察组疗效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治疗有效24例,治疗无效11例,总有效率是78%;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治疗有效16例,治疗无效0例,总有效率是100%。

5.2 2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对比: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其中,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50.68±5.11)分、(56.56±4.66)分、(52.01±2.04)分,而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67.56±6.45)分、(74.45±10.11)分、(80.15±2.11)分。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50.34±5.24)分、(56.44±4.35)分、(52.55±2.21)分,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87.56±11.11)分、(86.21±6.21)分、(95.14±3.21)分。

5.3 2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对比:观察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观察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6.50±1.25)天、(17.50±1.25)天以及(23.50±4.56)天。而对照组患者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8.56±1.68)天、(20.55±1.56)天以及(26.78±4.51)天。

5.4 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2组均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P>0.05。

讨 论

目前,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胸腰椎功能,针灸主要使用穴位治疗与病人病变相关的病变。特殊针刺法可有效刺激相应穴位下的血液供应,提高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温灸主要使用艾灸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清除相应的穴位经络,达到良好的血液循环,舒经通络的功效,有利于缓解脊神经受压,减轻脊神经损伤[3-4]。椎管内后路减压和内固定及术后针刺可有效提高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和截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恢复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5-7]。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针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5例,治疗有效24例,治疗无效11例,总有效率是78%;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治疗有效16例,治疗无效0例,总有效率是100%。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变化幅度更大,P<0.05。其中,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50.68±5.11)分、(56.56±4.66)分、(52.01±2.04)分,而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67.56±6.45)分、(74.45±10.11)分、(80.15±2.11)分。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50.34±5.24)分、(56.44±4.35)分、(52.55±2.21)分,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监测水平中,情感功能分、机体活力分、社会功能中分别是(87.56±11.11)分、(86.21±6.21)分、(95.14±3.21)分。观察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观察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6.50±1.25)天、(17.50±1.25)天以及(23.50±4.56)天。而对照组患者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胸腰椎功能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8.56±1.68)天、(20.55±1.56)天以及(26.78±4.51)天。2组均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P>0.05。

综上所述,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针灸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效果好,可更好改善患者术后的情况,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的时间。

猜你喜欢
后路椎管腰椎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蚕宝宝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