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12-09 05:43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腰间盘针对性护理人员

姜 旭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腰间盘突出属于一类普遍存在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处于长期劳作的状态或者是骨骼受凉,出现该症状时患者会感受到比较严重的腰部酸痛感,十分影响自身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临床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大都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调整腰间盘突出的情况,但是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1]。常规护理模式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是没有针对性,不同的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同,因而容易引起并发症。因此近些年逐渐改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方法,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该护理方法能够对治疗效果进行提升。本研究就以往资料分析针对性护理在腰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共有120例,均于2018年4月-2019年4期间在我院接受腰间盘突出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并表示同意参与本次研究,配合进行各项护理措施。将取得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分布在38-75岁这个区间内,平均年龄为(56.7±4.9)岁,患病时间都在8个月-6年间,平均时长为(2.6±1.3)年;观察组3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分布在38-75岁这个区间内,平均年龄为(56.7±4.9)岁,患病时间都在8个月-6年间,平均时长为(2.6±1.3)年。将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

2 方法:对照组按照以往模式进行护理,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必须保证绝对卧床,并且选择硬板床,要注意对腰部进行保暖措施,患者在上下床活动时需要陪同[2],确保其处于平衡状态,避免发生扭伤,食物方面优先选择核桃坚果类、富含纤维的。观察组则选择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生活习惯、不良习惯等,对其在疾病方面的认知度进行评估。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通过宣传手册的发放、开展专题讲座、播放视频等方式,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在疾病方面的认知度,对后期治疗以及护理具有一定心理准备,配合护理人员以及医师的操作,有助于患者康复。(2)心理护理。存在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患病时间都比较长,长期发展下来患者具有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其治疗期间需要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患者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措施,缓解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患者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做到满足[3]。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病情后为患者介绍其具体疾病状态,为患者列举相同的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的进行。(3)生活护理。腰间盘突出患者具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引导,让其保持仰卧状态,当患者需要采取侧卧位时需要对其颈椎进行有效保护,对患者进行指导,屈髋屈膝,疼痛情况得到缓解时,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的指导,进行锻炼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以及疾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纤维以及蛋白,机体营养水平能够跟得上。(4)疼痛护理。患者在治疗时会存在一定的疼痛感,对其治疗过程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指导,让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存在的疼痛感。对于部分疼痛感十分强烈、难以承受的患者,可以按照医嘱对其使用止痛药物,并且在用药前告知患者药物的安全性以及用药方式,对其强调,药物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以防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心理压力。(5)康复训练。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处于恢复阶段,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对腰背部肌肉以及腰椎活动情况进行强化,通过康复训练对腰脊柱的稳定性进行提升,在术后24小时内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将双腿抬高,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屈髋屈膝练习,其中可以将神经根拉长对粘连的情况进行预防[4]。在术后48小时可以对患者进行主动直腿抬高的指导措施,术后72小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措施,在术后7天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床下锻炼。(6)并发症预防护理。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切口以及引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确保引流处于通畅状态,同时切口位置的辅料还需要及时更换,更换采取无菌操作原则,主要是为了避免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接受膝关节活动,指导患者家属按时对患者实施按摩措施,有利于肌肉组织的康复,也可以避免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

3 观察指标[5]: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长;采取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2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结果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这3项;记录2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患者住院时长对比:记录数据显示,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为(15.98±2.88)天,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为(12.64±2.36)天。观察组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t=10.915,p=0.000。

5.2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照组表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2例、26例、12例,满意度为80%;观察组表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8例、30例、2例,满意度为96.66%。观察组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x2=15.173,p=0.000。

5.3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记录数据显示,对照组出现2例盗汗、4例乏力、5例下肢麻木,不良反应事件总数为11例,占组数18.33%;观察组出现2例乏力、1例盗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总数为3例,占组数比为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数量低于对照组,x2=12.317,p=0.000。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十分多见,会对日常活动造成限制,十分影响患者自身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临床未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时,患者相关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出现一定的限制。临床中对腰间盘突出进行治疗常用的方法为手术治疗,许多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症状都得到好转,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因为自身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提升其治疗效果。以往选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模式,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没有起到针对性作用。因此,近些年逐渐引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提升的作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以及心理状态,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措施以及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引导,让其能够对疾病以及疾病的治疗、护理具有全面的认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治疗以及护理的操作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6-7]。生活方面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足够营养的摄入,为日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疼痛方面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缓解,降低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应激反应,实施康复训练以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可以结合患者实际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患者机体各项机能具有提升的作用,还可能降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起到的作用比较明显,可以结合患者的特点以及现状实施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

本研究针对我院腰间盘突出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其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患者对该护理方法十分满意,且出现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间盘针对性护理人员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遭遇腰间盘突出时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