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阿西莫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及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2020-12-09 07:04叶晶晶
关键词:瑞舒伐颈动脉硬化

叶晶晶,赵 坤

(1.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内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病理教研室,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冠心病作为常见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与冠状动脉硬化密切相关[1]。研究发现,血脂异常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及再次复发的关键因素,该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患者,同时患者病发以:喘息、气短、乏力及胸痛等为主,若患者未早期采取治疗措施,会引发患者残疾,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诊断及治疗对患者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接收的74例冠心病患者为例,予以患者分组治疗,探究阿西莫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于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以供参考,现予以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74例冠心病患者均来自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接收的患者,将74例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各37例。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已排除依从性差、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提前服用过降脂类药物、患有严重血液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患者。治疗组:男(n=20)、女:(n=17);年龄:48~75岁,平均61.50±14.29岁;对照组:男(n=19)、女:(n=18);年龄:49~76岁,平均62.50±14.26岁。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J20160025,阿斯利康药业有限公司),患者睡前口服治疗,1次/d,10 mg/次。

给予治疗组阿西莫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治疗方法依照对照组。阿西莫司(国药准字H20010769,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患者采用口服,3次/d,250 mg/次[2]。以4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血脂指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根据患者斑块厚度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为t,当P<0.05,表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血脂指标

治疗组HDL-C(1.98±0.24)、LDL-C(2.12±0.32);对照组HDL-C(1.84±0.21)、LDL-C(2.55±0.38);治疗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组斑块厚度(1.73±0.42)、IMT(1.23±0.41);对照组斑块厚度(2.06±0.57)、IMT(1.62±0.49);治疗组斑块厚度及IM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指出,冠心病患者发病多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患者一旦发病,将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损坏内皮细胞膜结构,该病进展迅速,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临床常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该药物属于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患者服用后,多数药物成分会经患者消化系统排出体外,不会对患者产生药物沉积;但是研究发现,单一治疗临床疗效依然欠佳。而阿西莫司属于临床常见的烟酸类调脂药物,患者服用后,药物成分可作用于患者脂肪组织,进而抑制脂肪酸的释放,同时,该药物可有效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对患者起到全面调脂的效果。因此将该药物与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作用重大。

综上所述,阿西莫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能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又能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瑞舒伐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瑞舒伐他汀抑制miR-122-5p减轻LPS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