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2020-12-09 15:31王东杰
新农民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主生活文化

王东杰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统战理论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1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

1.1 物质生活更加富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这意味着人民群众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但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会跃升,会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美好生活的需要。就物质生活而言,人民群众会企求更高水平的收入,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消费状况,只有较高的可支配收入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如充满活力、展现个性、时髦前卫的衣服,健康、高雅、富有情调、充满文化气息的饮食,舒适宽敞、优美温馨的改善型住房,迅速快捷、赏心悦目的交通出行。

1.2 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人是万物之灵,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标志即是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人也正是在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近年来,在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但很多人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幸福,甚至陷入迷茫,感到焦虑不安,其原因就在于精神文化生活没有同步跟上,人们的心灵没有找到可以安放的归宿。所以,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慰藉其空虚寂寞的心灵。

1.3 民主法治更加健全

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中国老百姓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可言,法律也只不过是用来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实现民主是我党一贯的追求,党还未成立时,早期领袖陈独秀就高举“民主”大旗同专制统治进行坚决的斗争,党成立后,更是高举民主大旗,不断实现人民民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更加强烈,期盼更加民主的政治生活。

1.4 社会生活更加和谐

人是社会的人,除了满足生理需求、精神需求、政治需求之外,还必须满足伦理需求,即作为社会人的需求。美好生活自然包括人与人关系的美好,这就需要营造宽松、友善、文明、包容、诚信的社会氛围,为人与人的交往提供良好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不可忽视,应尽力营造自由、平等、共享、安全的社会空间,保证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总体来说,美好社会生活的需要主要是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从事更加顺意的工作、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社会更加安全有序、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等。

1.5 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基,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势必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纵观人类历史,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争利的过程,主要是人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我国也不例外,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同时,自然环境也超出其负荷能力,伤痕累累、泪流满面。近年来,全国人民已经饱尝污染反噬之苦,垃圾围城、雾霾笼罩、河水变色、青山不在、树木消失、鸟鸣远去。因此,人民对安全、健康的空气、水、食品等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高。

2 新时代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主要因素

2.1 发展的不平衡

如前所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人民的需求层次提高了、范围扩展了。但从满足人民的需求来说,我们的发展没有完全同步跟上,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总体来看,区域之间的不平衡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如城乡的不平衡,大城市相对繁华,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连基础设施都不能满足,更不要说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同样是城市或农村,东部沿海和西北边陲也不在同一层次。领域的不平衡。如生活领域,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但品质偏低,国际一线品牌较少;产业领域,高耗能、低效益与高、精、尖的反差比较明显。收入的不平衡。个体由于所处环境、受教育程度、个人资质、社会关系、职业选择等差异,收入差别是比较大的,人生发展机会也是不平衡的。

2.2 发展的不充分

不充分主要是针对发展的质量而言,低质量、低层次、不到位、有欠缺发展较多,这就难以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低水平、高投入、高耗能,创新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突出,在科技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民生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民生发展依然是短板,如老百姓对享受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没有较好解决,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房价过高,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问题也是困扰人民的一块心头病;依法治国有待加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正义,还有努力的空间。

2.3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带来极大的不便。不幸的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我国长期处于世界分工生态链的底端,从而不自觉的走上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发展的路子,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如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资源,严重破坏当地小生态;过度排放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秋冬季节雾霾弥漫,给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带来双重伤害;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耕地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物种多样性遭遇危机,稀缺物种濒临灭绝;土壤污染、水污染、农药滥用,已经开始危害食品安全。总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3 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选择

3.1 大力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繁荣振兴乡村经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均衡配置资源,不断缩小区域、城乡、行业发展差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国内需求的上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挤压虚拟经济泡沫;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国际合作,着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创意,打造世界品牌。

3.2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走向,取决于共产党自身发展状况,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民主的内容,延展实现民主的渠道,用制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益。完善法治,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用法治保障人民根本权益。

3.3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缺位,会让国家失去前进方向,也会让个人精神贫瘠。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放眼全球、开阔视野,不断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通过文明的交融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3.4 大力发展民生各项事业

民生各项事业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是最大的政治,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保障基础教育。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百姓住房、就医、养老等后顾之忧,重点关注老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的民生需求。

3.5 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是为美好生活提供生态保障。推动全体人民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倡导低碳、节约、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绿色消费观,反对铺张浪费。实现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进循环发展。大力保护自然生态,减少人为对自然的干扰与破坏,确保天蓝、地绿、水清、食材来源安全放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民主生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中国式民主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谁远谁近?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