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以邢台市围寨河公园为例

2020-12-09 08:27郭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2期
关键词:驳岸水面景观设计

郭伟

(邢台市城区河道管理处,河北 邢台054000)

1 围寨河概况

党的十九大以来,邢台市致力于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环境,努力铺就“绿满邢襄、水润古城”的生态底色。另外,根据《邢台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20年)》等,需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河道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因此,对围寨河进行景观设计。

围寨河原为邢台南关的护寨河,经过治理后,仍以此名称呼。围寨河见证了邢台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关系紧密。围寨河自西向东从市中心南侧流过,西起守敬路向东流至开元路,经五一桥向东北方向与牛尾河汇合,全长6.5km,构成市区雨水自然排泄体系,同时也是邢台市蓝绿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围寨河改造前,河流水质不佳,且河岸及周边景观性差,亟须通过景观设计改造来提升形象。

2 围寨河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围寨河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为:(1)确保满足城市河道的行洪排涝功能;(2)发挥围寨河的历史文化特征优势,把人文景观注入优质的自然景观之中。一方面,延续河道历史文脉,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文性景观,塑造景观秀丽且具有地域文化风情的邢台河道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城市中水资源的优势,促进城市居民的亲水性,塑造特色城市水景公园,这样可以满足人们娱乐休闲方面的要求,将邢台市河道景观构建成人水和谐,能见水亲水的景观环境。

3 围寨河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3.1 公园定位与总体布局

围寨河公园的定位可以用“水润古城,人在水中行,路从湖中过,营造开阔壮美的休闲湖景”来描述,在功能上满足行洪要求以及市民的休闲娱乐游憩需求,重点打造街边亲水观水,绿色回归的生态自然景观。

在总体布局方面,围寨河公园沿着城市主干道两侧,以水景为设计主线,营建类型丰富多样的观景空间,河道与水面相辅相成,平台、亭廊和广场等硬质空间提供活动场地,并通过植物以及地形要素的塑造优化赏景层次。在公园的一期建设中,绿地面积约21 000m2,铺装面积约29 000m2,水体面积约30 000m2。

3.2 公园景区设计

公园景区设计遵循“围寨河河势如带,围寨湖、开元湖如雨落星湾”的主题,并根据功能区划分以及游览路径,分为3个特色景区:“水姿百态、柳溪春涨”“街旁湖景、梅园鱼跃”“开元湖布、海棠花溪”。

3.2.1 水姿百态,柳溪春涨

在景区中,将原有河道进行拓宽,从而使水面扩大,形成跌水景观。景区靠南侧的位置,在保证行洪的前提下,河道采用草坡入河驳岸的形式。景区中既有静态的大水面,又有跌水,配合湖面的柳树,营建出“水姿百态,柳溪春涨”的景观。如图1所示。

图1围寨河公园滨水广场

3.2.2 街旁湖景,梅园鱼跃

利用视线较为开阔的地理位置扩大水面,使水面距离街边道路较近,使用者从主干道路上可观赏湖水。在景观湖中设计了水上木桥和湖心亭,增加市民见水亲水的体验,形成街旁湖景,梅园鱼跃之景。下沉式跌水景观形态自然、增添灵动气息,搭配丰富的植物组团,增添空间层次,产生一种自然的绿色景观空间[1]。在西侧的新华南路与东侧的羊市道之间的地块空间较为开敞,从西至东分为3个集中水面景观,水面景观之间用溪流连接,围绕水面形成桥、亲水平台、活动广场等丰富的空间场所。北侧专门设计有林下活动广场,可满足市民运动、休闲的需求。在西起南羊市道,东至顺德南路段,南岸保持现状,河道的北岸适当降低标高,扩大河道水面,增加游人的亲水观水性,将水引入北侧绿地中,形成高低水面跌水的景观效果(见图2)。河道水系视野开阔,形成绝佳的景观视野,河道周边水系与植物花束、地被、景观串成优美的、整体的城市景观环境。

图2围寨河公园跌水设计

3.2.3 开元湖布,海棠花溪

景区内沿着南岸为缓坡草地与植被相结合林下自然空间,烘托贴近自然的氛围。在建设大街北侧,西起小东街,东至开元南路的街角处,做法类似“街旁湖景,梅园鱼跃”景区,利用开阔的视线,将水面扩展开来,南侧设置林下入口广场,通过一条曲线桥将大水面一分为二,临街一侧为主水面,曲桥西侧塑造跌水景观,曲桥穿过湖中的绿岛与靠近开元南路的水上小广场,丰富水面空间形态,水上广场开辟三条弧形栈道连接东岸,并配合种植海棠等观花植物,通过水上桥与栈道的设计,将水面划分为主水面与若干小水面,形成百泉分布的胜景。

3.3 植物配置

3.3.1 植物配置原则

围寨河公园植物景观设计重点在植物种植形态和品种选择2个方面。首先,在植物品种选择方面,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即适宜本地生态环境的景观树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重点配合水景特色主题,结合花期、季相、色彩、形态等多个方面,充分发挥场地特有的景观特性,因此,本项目选用大量的观花、香花以及彩叶植物,如香花槐、樱花、山桃、山杏、红枫、鸡爪槭、碧桃、白玉兰等,烘托出城市滨水公园的自然品质和人文底蕴,营造休闲、淳朴、自然的宜居环境,烘托一种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自然氛围。其次,在植物种植形式方面,利用现有地形,结合地形的线条和起伏变化,通过组织植物的种群与群落种植,营造出大、中、小空间,半封闭的局部空间和封闭的围合空间,丰富植物景观的空间体验,种植中还要避免违反植物的生长特性,使整体的景观效果更加突出,注重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河道景观空间。

3.3.2 植物季相景观设计

围寨河公园通过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的合理搭配,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

1)春季植物景观。围寨河的春季植物景观主要通过八棱海棠、道哥海棠、樱花、山桃、山杏、榆叶梅等赏花的小乔木以及花灌木,配合海棠花溪、柳溪春涨的植物景观意象,典型的植物配植群落为金丝垂柳+海棠+樱花+金叶女贞+欧洲石竹,营造桃红柳绿的春意盎然景象。

2)夏季植物景观。围寨河夏季植物景观主要采用法桐、丛生蒙古栎、国槐、香花槐、合欢等冠大荫浓的大乔木,八棱海棠、道哥海棠、紫丁香、珍珠梅、丛生紫薇等观花灌木以及红王子锦带、玉簪、美人蕉、鸢尾花、大花萱草、假龙头、花菖蒲等草本花卉植物,搭配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典型的植物群落配植为法桐+合欢+道哥海棠+丛生紫薇+玉簪+睡莲,塑造从陆地到水景层层递进的植物组团序列,实现陆地上遮阴开敞,地被丛生,水面上开阔的景观空间。

3)秋季植物景观。围寨河秋季植物景观主要采用北美鹅掌楸、美国红枫、银杏、白蜡、丛生元宝枫、丛生五角枫、红枫、鸡爪槭、丛生山楂等观红色和黄色叶的乔木、灌木以及八宝景天、狼尾草等草本植物,典型的植物群落配植为北美鹅掌楸+银杏+丛生元宝枫+狼尾草+八宝景天,植物空间意象重点塑造金色和红色交相辉映,陆地上绿色和粉色混合的绚烂的氛围。

4)冬季植物景观。围寨河冬季植物景观主要采用白皮松、油松、大叶女贞、造型油松、大叶黄杨篱、刚竹、卫矛球、红叶小檗篱、金叶女贞篱等常绿植物配合红瑞木等观干植物,典型的植物群落配置为白皮松+刚竹+红瑞木+卫矛球,形成冬季中苍劲常青、红枝点缀的植物景观意象。

3.4 公园精品营造

围寨河公园精品营造重点体现在公共空间的营建、水体设计和生态驳岸设计。

3.4.1 公共空间营建

围寨河公园运用多种公共空间类型,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的活动场地。亲水平台可以让市民感受舒适愉悦的河道风光,部分休息平台以及休闲设施,是居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河道周边设计休闲平台,使游人在观水景的同时进行各项休闲娱乐活动,既可以交流沟通,又可以赏景,配合堤岸和水生植物的搭配,形成自然美景。

3.4.2 水体设计

围寨河公园的水体设计是重点,充分利用场地位置和现状条件,规划大面积水体,扩大水面,将水引入城市中,营建丰富的城市水景空间。自然大水面可以强化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利用地形将驳岸设计自然化,尊重现实的自然观,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水景设计以自然生态为原则,湖边适当配以树林草地,营造舒适、悠闲的休息空间。

另一方面,在水体中还设计了跌水景观和泉水景观来展现水体的动态灵动性,水系的流动和迸发可以激活场地内的静态氛围,创造动态的美感空间。

3.4.3 生态驳岸设计

生态驳岸设计在功能上是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的多样性的延续。由于围寨河公园的水体面积较大,因此,驳岸线也相对较长,在驳岸设计方面,围寨河公园采用生态式的设计方法,即自然式驳岸设计,在需要做驳岸骨架的地带,主要采用复合材料构筑,其结构形式有混凝土构件、干砌石块、木桩、金属石笼、土工布垄袋等,这种驳岸的特点是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特征,使岸线成为覆绿的植被空间,种植抗性强的水生植物,形成陆地与水岸线连续的植被空间。在缓坡入水的地带,浅水区种植香蒲、芦苇、千屈菜等,塑造从陆地到水面连续的绿色空间[2]。

4 结语

河流不仅是见证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文明载体,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中珍贵的景观资源。围寨河公园是邢台市典型的精品滨水公园,本文通过对围寨河的背景及概况的介绍阐述围寨河公园的概况,分析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并确定公园定位与总体布局,重点描述公园的3个景观分区,从植物景观配植原则和季相景观设计方面探讨植物造景,从公共空间营建、水体设计和生态驳岸设计角度研究公园的精品营造。基于以上的全流程分析与研究,可以对城市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经验,推动城市绿地的优质发展。

猜你喜欢
驳岸水面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水黾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争夺水面光伏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