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科技2.0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0-12-09 03:01王权堂李春艳
管理现代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银行金融

□ 王权堂 李春艳

(1.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2.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思政部,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引 言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及现代移动通讯技术为底层技术的新型金融发展模式快速发展,所形成的金融科技模式不断拓展传统金融边界及研究范式。在金融科技1.0时代,以P2P等为代表的业务模式创新突破传统金融交易模式,通过交易模式创新精简了金融中间环节,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集聚不同金融业务,形成一站式金融服务模式。但金融科技1.0时代只是从资金端进行创新,通过技术驱动资金利用效率,属于金融科技初级发展阶段[1]。而在金融科技2.0时代,金融科技主体不局限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其它大型互联网技术企业也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对底层金融基础设施进行代际升级,进而提升资产配置效率。与金融科技1.0模式相比,金融科技2.0不再是技术的简单应用叠加,而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迭代创新推动金融产业升级发展。从实际发展现状来看,金融科技2.0模式已写入2020年政府报告,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度[2]。但金融科技2.0模式的创新性仍然不足,并未真正带动金融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究其原因,在于金融科技2.0模式的金融创新不足,即使有最新的技术融入,但金融模式仍以金融科技1.0时代的金融模式为主,导致金融场景应用不足。因此,推动金融科技2.0模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创新金融,以金融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再通过技术创新影响金融创新,通过二者的螺旋式发展共同推动金融科技2.0模式发展[3]。

二、文献综述

金融科技凭借其技术力量可对传统金融进行颠覆式改造,包括业务模式、产品应用、金融业务流程等。金融科技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现代金融,推动金融产业变革和重塑产业格局,但金融产业的改变也会影响金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影响监管政策[4]。

从本质上来看,金融科技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进行赋能,通过模式重塑和创新,以提升金融效率并改变传统金融的内涵与边界[5]。例如突破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增强金融机构获客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及提升风险抵抗力等。金融科技发展不仅利于金融机构和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也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在传统金融融资模式下,由于征信和抵押物等问题,传统金融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6]。但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金融科技,可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提升借贷成功率[7]。同时,金融科技还具有良好的协同性和共生演化特性。尤其是在产业链布局中,金融科技可降低准入门槛,在最优方案下,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合作及协同创新,平衡不同主体利益[8]。

金融科技除了对金融产业具有技术驱动力之外,还对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金融科技发展可直接影响投资机制,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可通过储蓄投资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提升资金价值,共同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第二,金融科技凭借互联网信息技术可满足长尾消费需求,从需求侧改变当前中国消费不足问题,拓展消费场景;第三,金融科技的发展可拓展贸易范围,在数字化制造业时代,有利于中国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转型[9]。具体到金融机构层面,金融科技发展会挑战传统银行地位,对现有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营理模式提出挑战,并可吸纳更多传统金融无法覆盖客户。而风险的复杂性也对金融机构提出巨大挑战。在系统层面,金融科技的错综性虽会加深企业之间的联系,缩短产业链,提升经营效率。但错综性也会强化市场共振导致“羊群效应”,进而不利于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稳定[10]。因此,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及对金融创新的规制措施。金融科技具有极强的去中心化特征,需将金融科技全面纳入金融监管范畴[11]。但规制方法和手段较为复杂,若采用带有规制俘获痕迹的监管倾向,会对金融创新带来负面影响,并抑制金融科技所具有的金融创新、金融自由等特征。具体到监管理念方面,既有以功能性监管为导向的限制性标准,也有以风险为导向的试验性监管,且每种监管理念和方法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12]。

三、高质量金融科技发展的创新实践及问题

(一)推动高质量金融科技发展的金融创新实践

受到国内经济转型压力,中国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三步走”创新强国目标。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在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对此,中国在宏观和微观上实行了一系列推动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策略。其中,宏观战略主要体现在城市科技创新的宏观政策管理(见表1),包括北京“中关村”模式、上海政策驱动模式和杭州科技服务模式等。微观上表现在金融机构针对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例如,在北京“中关村”模式中,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设立金融科技银行在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其中,北京银行在中关村设立全国首家科技分行,并根据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培育专门服务团队,依据企业特征制定差异性创新产品。中国银行成立11家中小科技企业服务中心,为金融科技开设绿色通道,允许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上海充分利用地方银行的投融资创新作用,开创了“张江金融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快捷和个性化授信及借贷服务。同时,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美国硅谷银行成立中国首家合资科技银行,专门服务金融科技企业,采用股权、债务相结合融资方式,极大降低金融风险。此外,上海还充分利用非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借贷融资服务功能,通过设立创业引导基金,鼓励民间资本流入金融科技新兴产业,扶持科技企业研发,满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表1 中国金融与科技创新结合代表性模式

(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第一,金融机构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普遍是由政府参与主导,一是作为信息媒介,主动连接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以增加二者之间的互动性。同时,通过构建公开信息平台实现融资借贷对接。但由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并不能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金融科技相关的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许多为满足条件的科技企业其实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仍不能获得融资服务[13]。二是作为金融创新监督者,防止金融机构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从事金融违规行为。但由于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有限,因此并不能杜绝监管失灵问题,再加上相关法律的缺失与空白,极易产生违规金融产品;第二,针对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科技机构缺乏自主性,金融创新约束较大。虽然当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再全国各地设立了科技银行,但大部分科技银行并不是独立运行,而是要遵循总行要求。这就导致科技银行的产品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定,所有产品创新都需要总行批准。但总行往往生于风险考虑,对于具有较大创新而风险未知的产品则不能出产[14]。此外,科技银行网点数量严重不足,区域辐射空间有限,许多位于网点之外的企业则难以享受到金融创新产品服务;第三,可服务金融科技产业的金融人才缺失,无法保证金融全流程高质量服务。金融科技作为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技术融合产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更高。不仅要熟悉传统金融业务,防范金融风险,也要懂得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识别技术风险。同时,科技银行从业人员还要了解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和技术市场动态,对融资企业深入了解。若低估科技企业风险,则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风险。若高估科技企业风险,则有可能造成优质客户流失,对银行金融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一)宏观上继续推进金融创新改革,制定合理可行政策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尤其是需要商业银行的融资借贷服务。对此,切实制定可落实金融创新政策,推动金融创新回归金融本源,切实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15]。第一,紧紧围绕金融科技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政策,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及功能的金融科技集聚区,尽可能将新技术如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企业聚合,形成规模经济,以政策不断吸引优质企业;第二,搭建服务金融科技发展的金融创新生态圈,集聚金融资源,联合政府、科研院校、产业园区共建金融创新生态服务平台,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第三,补齐产业发展断补,打造供应链金融,为科技企业发展加速赋能。具体可以大型商业银行为核心企业,联合上下游供应商,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充足资源。同时,商业银行作为产业链核心能够好的了解金融科技资金流向及财务状况,可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二)打造创新型科技银行,更好的向金融科技企业延伸金融服务

处于风险考虑,传统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风险的融资审批较为严格。因此,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经营模式并不适用于金融科技企业,需要打造专业科技银行。但目前我国金融科技银行对金融科技企业融资的适配性和匹配性不足,需进一步改革。例如,对于科技银行的组织架构,要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可采用独立准法人制度或平行管理制度,减少总行对金融业务创新约束。同时,创新服务模式。由于科技银行规模和能力明显弱于总行。对此,建议科技银行可采取联合经营的创新模式,发挥不同科技银行特色优势,通过跨机构、跨行经营等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服务选择。此外,重视金融产品创新,在金融风险可控条件下,丰富金融产品。例如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以金融风险分散为核心理念,降低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成本。或针对金融科技企业的专利优势,开展知识产权抵押或股权抵押,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此外,为降低金融风险,建议政府牵头建造金融科技产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若有违约发生时,金融机构可获得相应的资金补偿,以减少风险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银行金融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