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层走班”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9 09:15李志鹏
师道·教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案分层

李志鹏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为依据,将学生科学地分入到水平相差无几的群体之中,并且将标准聚焦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之中,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群体都能够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水平上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与提升。

一、当前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分层走班”层次划分标准科学性不足

初中英语学科“分层走班”中多是按照成绩进行划分,有的在分层上标准比较简单,比如高于80分的为层次A、60-80分的为层次B、低于60分的为层次C,这样在同一个层次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较之于那些学习成绩较高的学生,成绩稍微存在差距的学生学习自信心必然会遭受打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课堂学习中难以实现自身注意力的充分聚焦,教师课前准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

2 .“分层走班”导致班级凝聚力不足

在初中班级英语学习中,学习的风气和氛围至关重要,如果班级中的凝聚力不足,学习过程中就难以形成互助互学、积极踊跃、奋发向上的氛围,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保证,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较重。鉴于“分层走班”中不同的学科教学中,需要将学生分入到不同的班级之中,这就造成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并非单纯地处在固定的班级之中,长期持续下来,就会缺乏荣誉感、丧失集体归属感,原有的临时性班级凝聚力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3 .“分层走班”造成小组合作实效性不强

课堂教学中很多的习题、句型、单词和固定搭配多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讲解阐释,而学生讲课之前依赖于教师的辅导和指导。分层走班模式之下,午间自习的辅导和指导相对固定,英语学科的整体学习内容略显不足,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辅导时间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影响和制约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开展。

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将着力点聚焦到学习态度上,强化层次划分科学性提升

对于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重点强化他们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学习态度的改善,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应用中可以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依据进行科学划分,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不同的侧重,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教师要努力帶动和引领他们无限趋近于自身的英语学习最近发展区。

2 .将切入点聚焦到学习风气上,强化学生正确学习观树立

教师要强化班级和学校学风建设,引领学生强化正确学习目标与良好学习风气习惯的树立。要注重从学习欲望上对学生进行唤醒和激发,力求让每一个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之中,努力走向自身英语的最近发展区。

3 .将着眼点聚焦到团结协作上,强化学生合作学习实施

在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同一个行政班级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学习小组之中,强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搞好课堂英语教学的基础上,经常性地组织班级范围内同一学习小组学生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听写大赛等活动。

4 .将落脚点聚焦到英语能力上,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提升

在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强化学生听说读写时间的增加,帮助和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英语交流探讨,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的同时,实现他们英语实际应用水平、能力、素养的提升。

三、“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方面,要强化分层走班层次化教学设计精准性提升。在初中英语分层走班教育模式应用中,学案的编制与设计至关重要。着眼于分层走班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教师要注重科学性、层次性学案的设计。要以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教师进行差异化学案的编制与设计,将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实际作为出发点,让学案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构成相符合,让英语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群体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遵循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在英语教学中将不同层次学生划分到不同班级之中,以学生的知识构成为依据进行不同教学策略的设计,强化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让优秀学生实现知识面拓展,学困生在学习中能够实现知识获得与积累。在一段时间之后,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态度、能力、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层走班班级的调整,以学生最新最近的情况为依据实施针对性教学。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学案分层
乡愁导学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比例尺(一)”导学案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