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集团:百亿帝国坍塌

2020-12-10 06:48郑胜前
商界评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辅仁首富酒业

郑胜前

在10月14日,证监会发布了针对辅仁集团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针对其掌门人朱文臣的《市场禁入决定书》,处罚包含对辅仁药业处以120万元罚款,对辅仁集团处以60万元罚款,对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处以150万元罚款、十年市场禁入措施,同时对其他14名董监高层均处以相应罚款。公告一出,这位昔日的河南首富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河南最大药企的掌门人,朱文臣曾执掌百亿帝国,风光时数度登上胡润百富榜,成为河南首富。他背后的辅仁集团,也因长期在资本市场中长袖善舞、并购重组而令人侧目,旗下上市公司辅仁药业更是被冠以“白马股”的美誉。

然而,长期“买买买”堆积的纸面财富背后,却是债务缠身和资金黑洞的空中楼阁。当遮羞布被扯下的时候,这位曾经雄霸一方的首富又会迎来怎样的人生结局呢?

萌芽:从0到1

河南鹿邑县是老子故里,作为道教祖庭,拥有千年文化积淀。在这座县城西北部26公里处,坐落着被誉为“中州名镇”的玄武镇,相传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操练水军,后大水退去,筑寨成集。

改革开放后,这座古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皮革、皮鞋、制药、家具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拥有数家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就包括辅仁集团。

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之地。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当地人勇立潮头、自强不息,才有今天镇上众多的中小企业主乃至亿万富翁。

这其中,就包括辅仁集团的创始人朱文臣。

生于1966年的朱文臣,早期进入社会闯荡的经历颇具神秘色彩。有人说他是“包工头”,靠建筑工程发的家,也有人说他是凭借倒腾石料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但英雄不问出处、成功不问来路。即便是后来面对媒体采访,他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直到1995年创建了河南辅仁药业之后,朱文臣的事业轨迹才算有迹可循。

3年后,朱文臣才拿到医药生产批文,1999年辅仁药业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正式上市。但相比研发、生产与销售,并购扩张才是推动辅仁药业走向强大的关键所在。

辅仁集团成立初期,是希望能够实现中国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因而早期的几年,公司核心技术和人力主要集中于中药研发。

但那时,西药的市场爆發力更大。

为了进入西药市场,辅仁于2001年兼并了拥有冻干粉针剂、水针剂两个西药生产资格的河南焦作怀庆堂。借此,辅仁拥有了西药的生产资格。

2003年,又整体收购了河南老牌国有药厂—开封制药集团及其下属的合资公司,综合生产能力一跃而上。

2004年,辅仁集团成立“河南辅仁堂”制药,并将集团公司拥有中药有关的多种药品的生产许可证逐步转移给辅仁堂,而辅仁集团以后只生产西药,不再生产与中药有关的相关产品。

至此,辅仁集团跻身为河南省四大医药集团之一,其他三家分别为天方药业集团、羚锐药业集团、竹林众生药业集团。

2001-2006年这几年,是辅仁集团走向神坛的关键5年。在这期间,朱文臣一边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了成为医药集团的目标,一边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

2006年,辅仁集团将旗下子公司“河南辅仁堂制药”的95%股权注入当时的上海ST民丰,实现了借壳上市,朱文臣也完成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华丽变身。

回顾这段历程,朱文臣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资本先行一直是辅仁集团的战略。公司成立初期,创业团队就认识到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壮大:蛇吞象

朱文臣不仅在医药产业跑马圈地,还将触角伸向了白酒市场。

2002年10月,辅仁集团以5 000万元收购了河南“白酒五朵金花”之一的宋河酒业。

宋河酒业是河南老牌酒企,早于1989年就被评为“中国名酒”,曾因“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的广告词在不少地区名噪一时。

2002年,宋河酒业市场销售额为1.27亿元,而河南辅仁堂2006年借壳上市当年的营收也只有1.82亿元。更重要的是,当时宋河酒业所拥有的品牌资源、市场基础、科技优势等,都是辅仁难以比拟的。

这场收购案在当时被称为“蛇吞象”。

朱文臣为何能够做成此事,至今不得而知。收购宋河酒业的时候,河南辅仁堂的上市计划还未提上议事日程,而并购开封药业还是一年后的事。收购后的头几年,宋河酒业业绩一直稳步增长,到2006年,销售额已达6.8亿元。

对于宋河酒业这件“作品”,朱文臣坦言,这给辅仁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宋河使辅仁扩大了知名度。

收购完宋河酒业后,辅仁集团的简介也正式改写:一家以药业、酒业为主导产业,集研发、生产、经营、投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此后,朱文臣继续在资产重组的路上攻城略地。

2009年,辅仁集团与北京远策药业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是一家专门从事基因药物开发及生产的药企,辅仁集团借此一脚踏入生物制药领域。

2012年,印度最大的抗肿瘤和抗艾滋病药物跨国制药企业——印度熙德隆制药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朱文臣借机与其合资成立了“辅仁药业集团熙德隆肿瘤药品有限公司”。这家合资工厂于2014年在郑州奠基开建,专门研发抗肿瘤、抗病毒的药品,如今已成为辅仁药业的拳头产品。

一个横跨医药、白酒产业链的辅仁帝国横空出世,而随着辅仁集团的发展壮大,朱文臣在河南鹿邑也成了尽人皆知的人物。当地人称,提及鹿邑商界人物,必提两人,一个是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文臣,另一个是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胡怀邦。后者已于2020年1月份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

2012年,朱文臣以76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富豪榜第166位,首次登榜成为河南首富。次年,他身家上涨至85亿元,蝉联河南首富。

作为百亿医药帝国的掌门人,朱文臣的纸面财富一直在增长,但背后的股东、股民却因长期未能分红而颇有微词。2015年,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银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鼓励上市公司结合上述因素,增加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的占比。

2016年,华东医药、云南白药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分红方案,而辅仁药业虽盈利却坚持做“铁公鸡”。与此同时,朱文臣又将目光投向了开药集团,欲将其收购,让股东、股民们继续寄希望于股价的大涨。

就在收购开药集团的过程中,一出举报与反举报的狗血剧让人们看到了河南首富和辅仁集团背后的云诡波谲。

2015年9月,原辅仁药业董事总经理邱云樵的妻子武娇娇,通过网络实名举报朱文臣超生、包养情妇、行贿、辅仁集团财务造假、骗贷等问题。持续的举报直接对辅仁集团的收购造成了严重影响,2016年9月26日辅仁药业购买资产的申请方案被证监会予以暂停,待相关事项明确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审核。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开药集团最终还是于2017年11月成功并入辅仁药业。这个号称“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医药并购案”的收购,再度让辅仁药业数万股民看到了希望。通过并购发展,在2012-2017年,辅仁集团的总资产从124.57亿元翻倍至235.04亿元,而辅仁药业总资产更是翻了十倍。

坍塌:资本的骗局

开药集团成功并入后,辅仁药业的“盈利能力”大增,2018年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高达8.29亿元。这让市场更加坚定了对其“白马股”的认知。

2019年,辅仁药业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69亿元,同比增长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7.26%。当时一季报还显示,辅仁药业账上有18.16亿元的货币资金。

2019年7月16日,輔仁药业公布了分红方案,预计发放红利6 200余万元。这是其2006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分红。

一时间,股东、股民欢呼雀跃。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3天之后,辅仁药业又发公告称,公司可用资金仅剩377万元,分红方案无法兑现。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时,再看这份分红方案,更像是一个巨雷,即将引爆在眼前。

市场的哗然,也引出了市场和监管机构对辅仁药业业绩及年报真实性的质疑,“河南首富”朱文臣匿藏多年的资本骗局终将暴露在阳光之下。

在监管部门的调查下,纸面财富堆积起来的辅仁集团不堪一击,不仅连续4年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就连2018年的关联担保事项也未曾披露。这背后是辅仁药业债台高筑的真实存在:控股股东债权人最少涉及7个省市,子、孙公司逾期债务高达7.76亿元,朱文臣本人还涉及民间借贷……

更严峻的是,另一核心资产宋河酒业面临停产,大量设备被抵押融资。

一切结果均有迹可循。事实上,2018年以后,胡润百富榜上就没有了朱文臣的名字。如今,他在辅仁集团、宋河酒业的股权均已被冻结,同时还因无力清偿借款而被限制高消费。

从首富到老赖,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反观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诸如长春制药、振德医疗、复兴医药等一大批拥有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的医药企业乘势崛起。

后疫情时代,医药产业的机遇和前景不可估量。立身于一个门槛高、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如果朱文臣没有那么心急,没有选择烧钱并购和搞副业的路子,专心于医药研发本身,今天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

(本文来源于《三公子的事务所》。)

猜你喜欢
辅仁首富酒业
迁安市贯头山酒业有限公司
双沟酒业
*ST辅仁:慷慨分红猛如虎 仔细一看不靠谱
北京辅仁大学与中西交流的早期实践——《辅仁英文学志》研究
金种子酒业
永富酒业的分享经济
辅仁药业抢滩直销
“捡”来的世界首富
王健林 亚洲首富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