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解构文化

2020-12-11 16:03汤梓潇
时代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解构面料

汤梓潇

(1. 北理工珠海分校 广东省珠海市 519085;2.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87)

在谈论服装设计的解构文化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解构主义,这是最初由尼采提出的要“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这种颠覆传统的思维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由此衍生了许多在后来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作品。解构主义是构建在结构主义基础上的哲学,同时也是结构的对立面,最早也最多的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它是一种反对统一,注重部件个体的探索形式,主张对一切制度和结构进行打破和消解,通过偶然,随机,抽象且荒诞的组合方式,使其重组为完全不同的全新形象。它分解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思想,状态,意识等等,它可以是具象的实物,例如一把梳子,也可以是流动的意向表达,例如政治。如果你将一台电扇拆开,将它的配件一一拆解分离,没有任何目的性和逻辑性的将它的零件随机重组,虽然它失去了作为一台电扇的价值意义,但你实现了一个解构行为。

在Vivienne Westwood的设计以朋克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这是一种对社会制度的反抗,崇尚自由,打着“性和暴力”的口号的反叛文化。这种打破了社会上层人士追求的高级时装的个性设计,破碎,拖沓,夸张,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与追捧。这些毫无章法的西方设计造就了早期的解构文化。Margiela的设计对于解构的体现更加深刻也富有强烈的革命性,他擅长使用与传统服饰毫无关联的材料进行服装的设计,他的设计打破了所有的规则,重新定义了服装的功能性。70年代至80年代时,日本设计师们的设计开始真正推动了解构风潮,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人的设计不同于往常的传统服装,他们的设计繁复破碎,极具东方韵味,独特的服装结构,巧妙的细节设计使人们眼前一亮。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便是“三宅一生”褶,这种独特的面料设计已经成为了难以超越的标志。

日本设计推动的解构文化,极大程度的影响了中国本土设计的解构风格,以山本耀司为例,于他而言,解构是将人们从陈旧的思想框架中释放,他的设计中常有的层叠,面料堆砌,破坏,不规则的标志也成为受年轻人喜爱的设计风格,复杂的结构性,垂坠的流动感成为他的标志,这些彻底颠覆了时装功能与结构的审美价值观,影响了全世界的服装设计文化,乃至在国内现有品牌中,时时能看见这些手法的运用。

解构文化是对于社会一切传统意义的叛逆与探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然成为一大服装流派。它的设计形式极为自由有趣,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颇为广泛,大致可分为几点:不同且毫无关联的文化,元素,材料的分解与结合;打破整体形象,强调部件的作用,因此一般整体形象显得不完整,在廓形,细节,比例等方面都极具变化性,脱离了原有的服装体系概念;强调服装的不完整性,以撕扯,破碎的状态凸显局部或整体的支离破碎;打破服装的结构,通过扭转面料,倾倒结构等方式使服装产生失重感;标新立异,刻意避免正常的服装形态与结构。如果你在某件服饰中看到了任意上述特征,并且它对此有一定的解释,它就属于解构主义的一种体现。

解构手法在服装中的应用大多体现在服装的结构,材料与色彩中,结构可分为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解构外部结构往往会通过改变服装的整体廓形来体现,这种设计打破群众传统审美下对服装外部形态的认知,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便以其独特的廓形设计闻名,不规则的,极具流动感的茧型轮廓是她的标志之一。

服装内部结构相对来说更为复杂,与此同时也为解构思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像任何电子器械一样,服装由各种不同的零部件组成,通过改变它们的形态,大小,位置便能得到解构主义的表现,在这样自由的思维模式下,设计师们已然舍弃了传统的“实用性”,放肆大胆的玩起了结构,正是这种愉悦且不具备目的性,不追求逻辑的设计美学,造就了无数经典作品。在安特卫普六君子之一的Ann Demulemeester的设计中,将对结构的拆解重组体现的淋漓尽致,她的作品通常具有纠缠环绕的复杂结构与垂坠的立裁感,正是因为这样,她也被誉为时尚界的“斜裁之母”。

在服装材料上,解构的体现更为大胆,往常人们的概念中,服装是受限于织物的,而在这些先锋艺术家眼里,服装可以与织物完全拆分,他们所表达的服装概念,也许与所谓的功能,实用性毫无关联,但这就是解构哲学的彻底体现,Margiela便是其中一位先锋人物,他的设计打破所有既定的规则规律,他使用各种各样的非常规材料重新阐释了服装的定义。

英国设计师Craig Green也非常善于使用非常规材料塑造服装,在他的服装世界里,木材,塑料等材料也能与织物完美融合,在他手中以具有革命性的服装美学概念呈现。

纵观国内年轻的优秀设计品牌,Hamcus就具有大胆的解构风格,其设计以巧妙的结构性,具有强烈破坏感的面料质感吸引了国内外时尚界的目光。Hamcus2020秋冬系列以“新世纪野蛮主义”为主题发布,多层次,科幻感的设计极具实验意味,其独特的面料染色技术也是解构主义的一种体现,经过褪色处理后,赋予了面料全新的层次与纹理的内容呈现,除此之外,此系列设计中的重工感,层次感,牛仔面料与针织面料的独特拼接,水洗的破坏效果等等,都表达了属于这个品牌的强烈解构风格。

解构也可以体现在对于常规色彩体系的打破,在固有概念下的时装通常配色保守,符合常规的色彩心理需求,而在解构思维下诞生的色彩,无体系,无规律,充满趣味性。英国的圣马丁设计学院是享誉全球的知名学府,其每年举办的毕业生秀受到时尚界的大量关注,在这些毕业生的设计作品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解构文化的体现,例如大胆且呈碎片化形态的色彩搭配,新奇的材料拼接等等,这些时尚界的新生力量将创新的思维发挥到了极致。

解构文化的兴起,是在人们对旧有规则的质疑,以及对打破常规的渴望下,表现自我,自我意识崛起的一种象征, 这是一种反对现有的框架并合理提出质疑的批判精神,这种推翻一切既定规则的文化开辟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也为服装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设计不再追寻规律,功能不再被生活受限,在解构文化下,一切似乎皆有可能。

在解构主义走上主流舞台的今天,它正在渐渐的被观众所熟知和接受,随着市场对此类风格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时装品牌逐渐开始尝试参与类似的风格设计,在这样的时尚浪潮下,市场中不免出现风格固化,大家开始对解构服装的方式与形象产生过于具体的认知,其中同种类同形态的设计出现输出过量的现象,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踪迹。这意味着我们一旦为解构主义下定义,它便随之瓦解。

国潮兴起的当下,愈发多的设计师蜂拥而上,这意味着中国服装文化的觉醒,在这个群众需求激增,社会关注膨胀的时期,是服装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而解构文化恰恰是其中非常有份量的一部分,解构哲学本是一种无限制的思维体现,如何不被现有的概念限制,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与更富有属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解构哲学,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解构之根本,在于提出质疑,推翻传统,打破规则,当解构文化成为一种“新传统”,是否意味着它也在等着我们去打破?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解构面料
还原
解构“剧本杀”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重塑与解构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