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国家媒体公关策略中的应用

2020-12-11 16:03
时代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公关态度危机

高 杨

(大连海事大学心理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6)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深入交流,中国政府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近年来不断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如国内的新冠疫情、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危机,煤矿安全问题等的公共安全危机等,造成了非常不利的社会影响,并且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媒体作为危机事件的采集者、发布者乃至追踪者,其在危机事件的应对、化解以及修复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有效的媒体应对方法才能及时而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以减弱危机恢复国家形象。

媒体公关策略中的心理需求分析

国家在处理危机事件中采取的媒体公关策略在具体的实施中总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规律,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策略。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包括外交部门在内的国家部门的公关活动都是在一些公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其根本出发点则是对公众、媒体、记者的心理以及新闻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和把握。

记者的采访需求。媒体公关就是与记者打交道,而记者服务于媒体,其基本需求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因此想要通过媒体平息危机,即与媒体取得良好的合作就必须满足记者的这种需求。为满足记者有新闻可采访的需求,需要国家公关部门采取如下的策略:(1)不断提供新闻线索:不断透露新的消息,使记者每天都能有报道可以做。(2)积极应对采访:当媒体提出采访要求时,积极配合,甚至主动对媒体提出采访要求就更高明了。(3)新闻发布会: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新闻发布会。权威话语对记者来说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新闻,而且在新闻发布会上,他们可以自由进行提问,充分满足他们的采访需求。(4)引导媒体:记者有采访的需求需要被满足,提供新闻线索的公关部门在无形中就对记者们的报道有了一定的控制权。因此,变守为攻,用提供的新闻来满足自身的公关需要。

公众的知情需求。国家的公众危机事件往往与公众切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公众有强烈的对于事件真相,现状等等的信息需求。公关部门就是通过媒体为中介,向公众透露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如果公众的知情需求没有被满足,即他们无法从媒体中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就会从其它途径获得信息并传播出去,这样就会产生谣言,恶化危机。

国家媒体公关策略中应对不同受众的态度

对媒体的态度:合作。这种合作的态度影响整个危机管理过程。即在预防阶段,良好的合作态度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媒体关系,在危机真正发生时,媒体会不自觉地做出偏向的报道以配合减轻危机。在危机公关进行过程中,良好的合作态度会促进舆论向公关部门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对公众的态度:坦诚。第一时间公布危机,不隐瞒事实,不虚报新闻,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采取应对的弥补措施,等等一系列的公关策略事实上都是为了保持对公众的一种坦率而真诚的态度,如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三“T”法则——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提供全部情况、尽快提供情况。这样的态度能够引起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说危机主体进行媒体公关的重要目标就是博得受害者的好感,争取公众的理解和同情,赢得民心,就赢得了公关的主动权,反之,失去“民心”,即使赢得了一时的利益,输掉的可能是危机主体的长远未来。

本国媒体自身的态度:服务于国家,客观。本国媒体本身做为国家危机公关最重要的媒介也必须端正其自身的态度。即在客观的基础之上把握好其服务的国家主体。客观地态度有利于新闻的真实性并提升价值,公众也乐于接受这样的媒体所报道的新闻。而一些媒体为了满足自身经济以及发展的需要,盲目的追求轰炸性新闻的同时没有顾及到,其行为已经对国家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此,一定要在保护国家形象,共同消灭公关危机的态度的基础上,力求客观与公正,与国家公关部门合作解决公共危机事件。

国家或国家应重视形象的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弱化危机影响,消除危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若国家或国家的形象原本就有缺陷,那么在发生危机事件时,容易被人诟病,陷入被动。掌握媒体公关策略可以帮助国家或国家在危机之中掌握主动权,以便更好的化解危机,营造更好的形象。

猜你喜欢
公关态度危机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向“黑公关”说NO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农资届公关指南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危机”中的自信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