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而著 为事而作
——谈谈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三简”

2020-12-11 16:03杨红星吴佳倩
时代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篇幅段落话语

杨红星 吴佳倩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长春 130022)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0年全国两会推迟了两月才召开,而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在这个非常时期呈现出特别之处,这份迟到了两个多月才与民众见面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反复修改、耗时长久,而且它的篇幅也是最短的,以精炼的表述回顾了2019年的工作情况和今年以来的抗疫成果,并对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下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从表达的角度来看,可谓是“篇幅简短、文字简洁、风格简约”。

篇幅简短

每年的《报告》都有较稳定的语篇结构,通常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前一年政府工作情况的总结,第二部分是对当年政府工作目标的说明,第三部分是对当年政府工作计划的部署,近十年的《报告》篇幅大概在1.5万字到2万字左右,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两会会时推迟,会期缩短,新闻发布会、记者会、“部长通道”等也都是采用视频的方式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的《报告》也进行了篇幅上的最大程度缩减,全文仅有1.05万字左右,和近五年以来《报告》字数的2万字左右相比,篇幅足足减少了近一半,成为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报告》。

比如今年《报告》中第一部分对过去近一年半工作的回顾只用了2500字左右来概述,比2019年的少了2000字左右,第二部分“工作目标”比2019年少了近700字,第三部分“工作举措”更是比2019年少了6000多字。《报告》篇幅虽然简短,但是内容并没有缩水,而是字字干货,在这个特殊时期,报告对常规性内容进行了压缩,而对于今年工作的部署,对于社会民生的回应,则句句都有含金量,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政府的“实干为要”。

例如《报告》“工作部署”中提出了:“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等举措。仅在6800字左右的第三部分中就用了19组数字来展现政府应对税费减免问题、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失业就业问题、农民增收脱贫问题等的举措和捍卫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诚意和决心,全文引用数据更是多达47处。在普通民众心中,“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比“今年要降低宽带和专线费用”这样的话语更加让人感觉踏实,由此可见,今年的《报告》虽然简短但是多用数据说话,更加实在,干净利落。

文字简洁

文字简洁就是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最丰厚的意思,公文语言本身就具有语义凝练、要点概括、简洁朴实的话语特点,而今年的《报告》中对于文字的精准则要求更为苛刻,在简短的篇幅下,每一个字都要有实际的意义,强调事实的传达,没有大而化之的空话。

第一,短段落行文增强百姓记忆点。今年的《报告》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偏短。对今年的《报告》正文统计发现,全文50字以内的段落有9处,而2019年的《报告》仅有1处。例如今年的第一部分“工作总结”,最短的段落仅有61字,100字以内的段落就有7处,与2019年的第一部分动辄一百多甚至两三百字相比,今年的报告更加简洁明了。也就是说,政府今年在更有限的篇幅里向人大代表阐述了更多的工作内容,帮助全国人民对我们国家的建设事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短段落行文既能让人大代表听得轻松,又便于记忆,也便于普通老百姓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有利于增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二,缩略性概念随处可见。在公文写作中,规范、恰当地使用一些缩略语可以使全文更加简洁明了,今年的《报告》因为篇幅短小,缩略性概念在全文中更加突出,比如《报告》第二部分“工作目标”中: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这里的“六稳”其实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他还有如:共建“一带一路”、持续纠治“四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这些数字缩略语精简扼要,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将文字的简洁与高效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第三,热词、新词熠熠生辉。2020年注定是需要攻坚克难的一年,新冠疫情严重,全球经济低迷,国内消费下滑,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就业形势严峻,“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中央领导在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严峻形势时表现出了以民为本的实干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的利民措施,这在今年的《报告》中有着很好的体现。通过对今年《报告》的词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保”是存在感最高的词,共出现85次,而“就业”出现39次,比2019年的报告多出现9次,“民生”共出现21次,比2019年还多使用7次,也就是说,“稳就业,保民生”贯穿于今年的整份报告之中,那么保障就业和民生就“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因此,今年的《报告》中,“小微企业”的提及次数高达12次之多,而“个体工商户”也3次被提到,这在近些年的报告中非常罕见。这些高频词、热词的使用,能让老百姓更加明确地看到:我国今年的工作部署,与民生高度挂钩。这也是政府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和2019年相比,2020年报告里一个突出的新词就是“疫情”,在今年的报告中出现了31次,而围绕着疫情也出现了许多新词,例如,“延”就是政府针对疫情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而出现在今年《报告》中的一个新词,共出现了8次,“延长全国春节假期”“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等等。此外,还有诸如“物资”“恢复”“供应”“稳定”等词,这些词涵盖到抗疫物资、应急物资、医用物资、产业链供应链、煤电油气供应等等,是疫情期间涉及到供应人民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内容。与往年的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用实实在在的语言,用老百姓乐意听、听得懂的说法,将国家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落实到报告中,更加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风格简约

简约的风格,从语言表达上来看,就是运用多种手段来进行言语交际,给人一种简洁精炼、明白易懂之感。往年的《报告》通常会借助排比、比喻、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句式的独到运用来追求话语的简约之感,今年的《报告》也继承了这一话语风格,比如: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整齐划一的排比句,“最快”“最广”“最大”充分展现了疫情形势之严峻,政府态度之明确。“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用“风雨同舟”来诉说全国人民在疫情面前的同心协力,用“巍峨长城”来展现全国人民抗疫之路的不易与取得抗疫成果的伟大。另外还有像“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这样的对仗句式整齐匀称,声音和谐,简洁明了又能给人以振奋的力量。

今年的《报告》,从话语风格来看,更体现了抗击疫情之下的新简约之风。如“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将实实在在的带头共克时艰之举贯注在极简话语之中,铿锵有力;再如“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一句“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稳企业保就业的鲜明态度跃然极简话语之上,定心鼓劲;还如“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理念融于“谁能干就让谁干”这一极简话语字里行间,叩击人心……可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说简约不简单。

综上所述,2020年《报告》不管是从篇幅大小、文字选择还是话语风格等角度来看,其语言的简洁性都是非常明显的,这样简明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十分接地气,让人感觉亲切,有力度,而且更加紧扣政府“少说多做”的实干精神,成为了2020下半年中国发展的指南针。

猜你喜欢
篇幅段落话语
Britain's“Shark House”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egments of rats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