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妇形象及其文化意蕴探析

2020-12-11 16:03
时代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醒世姻缘老舍

王 妍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古往今来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不同形象的女性,或褒或贬,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泼妇就是其中的一种,无数作家刻画了不同版本的泼妇,赋予了泼妇形象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的电视剧也展现了各种泼妇的形象,泼妇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群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泼妇形象

泼妇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凶狠、蛮横、不讲理的女人[1]。在中国古代,对女性有着许多强制性的规定,比如三从四德、夫纲父纲、女德等等,这些封建思想严重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但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被描写成不同的形象,有的温柔贤惠、知书达理,但也有一批粗鲁野蛮、伤害他人的女性形象,她们就被称为泼妇,作者们运用各种表现形式,笔下涌出众多著名的泼妇,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作品中泼妇形成的原因,大多数是反抗夫权或妇权,与家庭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形象也大多相似,凶残狠毒、蛮横无理,还有一些遇事就撒泼耍赖的家庭妇女,都是反面形象,让读者厌恶的角色,但同时也不难看出,作者们刻画泼妇形象的用心之处,寥寥笔墨就让人物逐渐立体丰满,赋予泼妇形象丰富的文化底蕴。

历代作品中泼妇形象的塑造

《醒世姻缘传》中的泼妇形象。《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主要描写前世今生两世姻缘的中国古代世情小说,通过对家庭关系的描写,展示了清朝初年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塑造了许多著名的泼妇形象。比如当中的薛素姐,她有着狐狸转世的前世背景,在经历婚前换心之后,其野性就逐渐暴露出来,有着离经叛道的行为,完全不听父母的管教,打骂丈夫,忤逆公婆,新婚之夜将丈夫关在外面,之后常常对其拳脚相加,恶语相向,动用各种酷刑,极力侮辱丈夫,对公婆更是过分,甚至想趁着半夜将他们烧死,最后将婆婆气得半身不遂,把公公活活气死。素姐作为泼妇形象的代表,确实有着违反道德的行为,但素姐在言行举止之中,也表现出对传统礼制的蔑视,为保障自己生活的斗争,展现出自己最纯粹的本性和欲望,如文中对她大口喝酒吃饭的描写,都反映了她想要自由,追求无拘无束、没有压制的生活,因此成为《醒世姻缘传》中最具特色的泼妇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泼妇形象。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最擅长对人物的描写刻画,在他的笔下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其中不乏对泼妇形象的刻画,鲁迅先生创作的泼妇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反感讽刺型,像《故乡》中的杨二嫂,是以“我”为视角对人物进行了一段开场描写,其中尖锐的怪叫,凸颧骨,张着两脚等等都反映了杨二嫂泼辣的性格,表现了对其的嘲讽。再比如《风波》中的七斤嫂,与婆婆顶嘴,摔碗和诬陷秤不准都表现了七斤嫂的不孝,对孩子也是非打即骂,对邻居更是不尊重,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都展现了其霸道无理的泼妇形象,外表看似强势,但实际上是受封建观念影响严重,依靠男性没有自我的女性形象。二是率真勇敢型,比如《离婚》中的爱姑,同样是泼辣的性格,但鲁迅却多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展现了爱姑是由于外界因素变化而发生性格的改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使人更容易接受,体现出爱姑不受封建思想束缚,具有进步思想,又以她最后的妥协展示出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老舍作品中的泼妇形象。老舍是中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多数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思考男性的婚姻问题,但也展现了许多女性形象。老舍先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严重,描写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传统女性、知识女性和泼妇女性,典型的泼妇形象是《柳屯的》中的“柳屯的”,以第一人称角度,通过梦境暗示,这个女人是一个母老虎,她是文中夏廉找来传宗接代的人,最后却赶走了夏大嫂,霸占了夏家的财产,从街西头骂到街东头,她还收了许多的教友,夏廉也因惹了她,被教会除名。小说虽然运用大量夸张的手法,但也表现了其鲜明的泼妇形象。再比如,《骆驼样子》中的虎妞,有着丑陋的相貌,不讲道理,凶悍粗鲁,不是中国传统观念里懦弱顺从的妇女,而是一个野女人,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为了将自己嫁出去,甚至假怀孕来欺骗祥子,有着十分泼辣的个性,读者们对她的评价也褒贬不一[2]。其实,老舍先生的作品多以男性为主角,女性形象只是陪衬,在传统思想和人道主义的双重观念影响下,表现出对理解女性和维护男性主体地位的矛盾心理。

《聊斋》中的泼妇形象。蒲松龄的《聊斋》作为中国传统小说,也塑造了一批性格泼辣、行为凶悍的女性形象,其中具有泼妇形象描写的篇目大约有二十篇,按其行为对象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对丈夫的“泼”,表现为对丈夫的责骂,最典型的形象是《云萝公主》中的侯氏,经济富裕而且子孙成群,但对丈夫十分凶悍,最后结局也都比较悲惨。第二种是对婢妾的“泼”,如《妾击贼》中的大妇,《段氏》中的连氏等等,都是对婢妾体罚但未伤及性命,结局大多数是悔悟。最后一种是对家庭成员的“泼”,其行为狠毒,对家人残忍,如《马介普》中的尹氏,最后结局悲惨,获得报应。《聊斋》中泼妇出现的原因大多是家庭关系的不平等,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女性意识觉醒,但本质仍然是男权思想。

综上所述,泼妇形象本身具有丰富的含义,同时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也都有着不同角色的塑造,他们以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展现了鲜明的泼妇形象,使泼妇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古往今来研究的重要议题。

猜你喜欢
醒世姻缘老舍
老舍的旧体诗
北平的秋
温暖讲成语:歪打正着
印象·老舍纪念馆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首届全国《醒世姻缘传》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爱玲与《醒世姻缘传》
张爱玲与《醒世姻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