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光武帝纪》校对及其延申分析

2020-12-11 16:03李维维
时代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光武帝范晔云气

李维维

(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5)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写,但其在编写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讹误,这给研究带来了一些障碍,因此我们选择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佐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后汉书》简介

《后汉书》主要记述的是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总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的纪十卷和列传八十传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该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着重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北宋时期,有人把晋朝史学家司马彪的《续汉书》志三十卷,南朝梁刘昭注,与范晔所著的合刊,《后汉书》于此成。《后汉书》的主要特点是,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所以相对来讲要比以前各家所撰的后汉史书地位高。《后汉书》对东汉一些重要的文章、奏章和诗赋,大多直接选录,东汉的许多重要政论和文学作品,也得以保存下来,所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具体错误校对

脱字之疑

《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续汉志》曰:“云如坏山,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坠,其下覆军杀将,血洗千里。厌音一叶反。”《续汉志》的注解是:有云似崩塌的山峰,即营头之星。卜语对此解释是:营头星的坠落,陨落而下覆灭军将,杀敌无数,血洗千里。那么该句话则可译为夜晚有流星坠落到营中,白天又有云朵就像崩塌的山峰一样,向着营地陨落下来,在离地面不到一尺的距离时却散开了,军吏和士兵都被压趴在地上。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后汉书其他处对此仍有记载。《后汉书·天文志上》:“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刘昭 注引《袁山松书》:“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综合对比这两句话,我们不难发现所载皆为同一事实,但却在第一句话中有一字之差:“昼有云如坏山”与“昼有云气如坏山”。为了找出其中之差别,再翻阅其他史书,有很大发现。

《东观汉纪·六五》是这样记载的:“正昼有云气如坏山”,司马彪续汉书天文志云:“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云字之后有“气”。

《后汉纪》对于此事件是这样记载的:“有流星堕营中,正书有云气若坏山,直于营而堕,不及地尺而灭,吏士皆压仆。”这句的记载也表明在云字之后有“气”。

这样对比四则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在《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中的“昼有云如坏山”一句“云”字后有脱“气”字之疑。

传写错误之疑

通过对比上文四则内容,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区别之处:“坠”与“堕”字之别。《光武帝纪》中所撰的是“夜有流星坠营中”;而在《天文志》《后汉纪》和《东观汉纪》中则都是记载:堕军上。“坠”与“堕”二字在此句的意思都表示由天空坠入营军中,并无实际差异。经过仔细比对史料我们发现:《光武帝纪》记载的字是“墜”,而在其他三本著作里记载的是“堕”。故而笔者怀疑是由于这两个字的字形相似,此错误为传写错误。

根据以下两点原因:《后汉书》在编撰过程中着重参考袁宏著《后汉纪》;相比较这两本书的成书时间:《后汉纪》的成书时间大约在东晋时期,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宋时期的人,前者比后者早约近一百年。

依据以上两点,笔者总结得出:由于在传抄过程中的粗心大意,导致《后汉书》的有些内容出现了一些微小错误。

对错误句内容的延伸分析

《后汉书·天文志上》:“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刘昭 注引《袁山松书》:“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查阅史料,我们发现在史书中对于营头之星的记载有多处,究竟是何意?袁山松认为:怪星在白天运动,称为营头,此举乃大祸之象。而《天文志上》卜语释为:营头星的下坠会覆灭军队,杀掉无数将士,使之血流三千里。在这段史料后,还有这样一段话:“王邑还长安,莽败,俱诛死。营头之变,覆军流血之应也。”即莽将王邑逃回长安,王莽军败,都被杀死了。这是营头星出现,军队覆灭流血这一说法的应验。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到:白天有团团云气犹如崩塌的山峰,坠落在军中,军队皆被压倒在地,为营头之星,而营头之星的出现在古人看来是一种不祥之兆,表示军队会面临覆灭流血之灾。

在《武经总要》中有这样的记载:“黑气如坏山随军上者,名日营头之气其军必败。”这句话大体译为黑气就像崩塌的山峰一样在军队之上名曰营头之气,代表其军必败。

在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中对于营头之星有多处记载:“六月,孙儒攻杨行密於宣州,有黑气如山,渐下,队於儒营上,状如破屋。占曰:‘营头星也。’”“营头,有云气如坏山堕,所谓营头之星。所堕,其下覆军,流血千里。亦曰,流星昼陨名营头。”“流星昼陨或夜陨而为营头者,亦妖。”“八月壬午,流星约长三丈,昼陨。占营头也。若昼见横天明者,臣下图议,诛罚善良。”

结合以上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营头之星”在古人看来是一种不详之兆,预示着其星之下的军队在此次对抗中必将失败。

猜你喜欢
光武帝范晔云气
文本研究视域下的范晔“谋反案”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汉代云气纹特征分析
“糟糠之妻”的由来
范晔:作死是条不归路
论范晔仕宦与交游对其撰史的影响
依稀海天云气
浅谈云气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宋弘糟糠之妻不下堂
知弟莫如兄
水调歌头 一滴水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