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现状分析
——以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为例

2020-12-11 16:03田太峻
时代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签约率就业率本科生

田太峻 杨 琪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0124)

2020年年初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各个行业都造成了严重冲击,一时间全国各地相关行业企业基本停止营业。2020年2月3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流行病应对措施的讲话中指出,“加快积极促进生产恢复和生产”。2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特别指出“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防止企业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2月18日,李克强总理再度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重视就业”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强调要突出抓好稳就业这一“六稳”的首要任务[1]。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关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政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力做好高校大学毕业生和其他群体的就业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作出专题部署。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举行了专题发布会,教育部翁铁慧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游钧副部长介绍了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相关政策的有关具体情况[2]。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近40万人,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全国整体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通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目前的就业矛盾是长期存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将其严重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当前的就业问题需要做全局化和持久化的准备。同时应当总结好经验,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时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相关准备。

2020年城市建设学部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20年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共有毕业生924人,其中专科毕业生6人,本科毕业生444人,硕士毕业生417人,博士毕业生57人。毕业生中共有男性为583人,女性491人,男女比例约为7:4。各层次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为:博士毕业生土木工程46人,交通运输工程11人;硕士毕业生土木工程273人,交通运输工程61人,控制科学与工程8人,建筑学50人,城乡规划学13人,城市规划12人;本科生159人,给排水工程与科学35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48人,交通工程89人,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29人,建筑学59人,城乡规划29人;专科毕业生工程造价4人,建筑工程技术2人。

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城市建设学部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0.91%,签约率为72.4%。本科生就业率为83.78%,签约率72.52%,深造率50.23%;研究生就业率为97.47%,签约率71.94%,深造率9.7%。

与2019年同期相比,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及签约率分别下降了8.37%和9.38%,本科生的就业率、签约率分别下降了14.96%和2.95%,研究生的就业率、签约率分别下降了2.28%和22.67%。详见表1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截止至2020年10月31日,城市建设学部未就业总人数为84人,总未就业人数占2020届毕业生人数的9.1%。其中研究生还有12人未就业(博士3人、硕士9人),占研究生毕业总人数的2.53%。本科生72人未就业,占本科毕业总人数的16.22%。

在研究生目前未就业的12人中,有9人是为待就业,其余为就业的3名学生当中,有2人为拟考博,1人拟出国深造。本科生现有72人尚未就业,其中39人为拟考研,11人为拟出国,22人为求职中。

由统计数据可知,目前未就业学生主要为本科毕业生,而其中拟考硕的未就业学生占总未就业人数的46.43%。

新冠疫情对2020年毕业生就业影响分析

根据2020年的毕业生数据与往届相比较不难看出,新冠疫情下对本科生的就业影响更大。在“北上广深”及其他一线城市,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难以找到相对合适的工作岗位,在疫情背景下这一情况更加凸显。由于在我校本科生当中,有70%以上为北京生源,学生相对就业压力较小,升学攻读更高学历的意愿较大,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前提下,就业市场总体相对萎缩,学生就业意向不强。故未就业学生中,有近半数为拟考硕的本科学生。

由于工科专业特殊性,就业岗位对口度要求高。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建筑业、科研及技术服务、房地产、交通运输业、教育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相对第三产业而言在这次疫情中受影响较小,但是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招聘总量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在毕业生实际就业过程中出现企业“违约”的情况。依照往年的经验,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最佳时间段是在每年的4月份的“春招”。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控制,许多单位已经取消或推迟了招聘计划,特别是一些机关及事业单位,招聘进度大幅度滞后于往年。但也有一些单位计划进行网上在线面试[3]。受限于实际疫情情况及政策要求,今年的春招也很少开展如同往年的线下宣讲或者是大型的双选会,而是转战网络,开展线上招聘。但是由于学生就业行业的企业相对传统,一定程度让毕业生缺少与企业面对面求职的机会。

由于整个就业市场招聘进度较往年进度延后和减慢,可在就业数据中看出,签约率较往年的情况也下降较大,灵活就业毕业生数量也有较大增长。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就业市场就往年情况相对滞后,部分毕业生仍在办理入职手续当中。第二,在与毕业生实际的沟通中得知,有部分已有工作单位的学生仍在寻求更好的职位,故选择灵活就业形式。

但是在实际的就业工作中不难发现,新冠疫情造成的就业困难问题是短期现象[4]。随着进入五、六月份社会秩序逐步正常,学生的就业速度与进度都逐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对策与结论

运用好新媒体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新求职渠道。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也更宁愿选择新媒体来了解相关求职信息,通过新媒体渠道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在今年的疫情当中,也有不少企业开展线上宣讲及面试,市教委及学校也多次组织了“空中双选会”来为毕业生们提供岗位。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大大减小了毕业生参与求职相关成本,所获取的就业信息也更加广泛。也能够同更多地区的企业进行面试了解,避免了因为路途或时间冲突而错过企业的招聘机会。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求职观,既要就业,也要就好业。在就业工作中,总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学生对于自身求职定位不清,有的在求职中过于急躁,在没有认真了解企业情况和自身职业发展的情况下匆忙签约,最后违约重签,错过求职的最佳时间与机会。又或是在求职过程中顾虑过多,总在思考是否下一家更好而错过当前的签约机会。所以,在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当中,要帮助学生明确求职方向,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做好就业也要做好择业。

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提供实践认知机会,做好职规指导。作为工科专业,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会让学生们脱离实际生产环节。不少学生在求职进行岗位选择时感到迷惑,不明确自身想要选择的行业及岗位。其主要原因便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实践环节较少及自身职业规划不够系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可以联合相关用人单位开展合作,例如举办“企业开放日”、设立校企联合实习岗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实际工作岗位情况,明确自身求职方向。同时重视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剖析自己,了确自身优势及长处,无论是在求职过程还是求职方向上都更明确。

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也对高校就业工作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社会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有效的开展工作。直至撰稿时,全球疫情仍不容乐观,国内多地出现疫情反弹,提前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的准备工作,帮助毕业生快就业、早就业、就好业。

猜你喜欢
签约率就业率本科生
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培养模式 开拓就业工作新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42所在蓉高校调查数据统计发现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