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机制的思考

2020-12-12 23:13左朋涛郝振华李国栋师利中惠康华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带头人后备

左朋涛 郝振华 刘 卉 李国栋 师利中 金 永 惠康华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300300)

自2013年5月“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明确提出以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下简称培育工程)已纳入高校党建的重要日程。2017 年教育部党组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培育工程。2018年教育部党组出台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培育工程的目标、原则、任务和要求。全国各高校在研究落实培育工程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工作成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选任标准没有很好落实;支部书记工作胜任力不足;教育培训不规范;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等。那么应该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培育机制呢?通过调查分析,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科学开展“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选任工作

从一定意义上讲,“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选任是培育机制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做好人员选任工作,除了要对照实施意见中的标准要求外,应该采取更加科学的选任方式。从目前来看,可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开展选任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组织层面的,这需要从高校组织人事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另一个是个人层面的,根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基本要求,在选任前,可以进行相对专业的测评、访谈或调查,然后根据测评结果和岗位要求,形成岗位匹配性结论报告,以供在人员选任工作中进行参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上岗人在个人理想、目标以及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更好的符合岗位要求,不仅可以增加岗位适配度与稳定性,同时也为系统的培育机制构建提供了基本前提。

规范建立“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体系

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培训是促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构建能力素质模型。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并辅之以问卷调查及专家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索构建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据此设计出具体培训内容模块,而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统性、模块化、弹性化、规定内容和自选内容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二是建立并完善教育培训师资库。从实施意见要求来看,应该遴选那些既精通党务工作又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学校骨干来承担教育培训任务,但很多高校中这种人才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可以考虑将具有丰富经验的党务工作者和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表现优异的教师遴选入培训师资库,同时探索建立培训师资的激励成长和工作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培育导师制。“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不可以拔苗助长,也不能通过简单几节培训课程就能完成,所以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选定生涯发展导师是一个比较好的培养模式,当然最好是党务和业务双通的导师,如果没有足够的双通导师,也可以分别选定党务导师和业务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四是开展经常性的工作研讨交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支部书记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要更好地破解工作难点和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定期开展院(系)内外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方式。

完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激励保障措施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吸引力并不强,就在任的党支部书记而言,并非发自内心热爱党支部工作的也占有不小的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选任和培养教育上做的不够,另一方面就是配套的工作激励保障机制没跟上。高校在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岗位荣誉感教育,要让党支部书记充分认识到做好新时代党支部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量折算成教研工作量,以减轻教研负担,同时要在工作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补贴,以增强工作暖心感获得感。三是在职称评定和职级晋升方面,将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经历纳入正式的文件体系,充分考虑党支部书记的日常工作表现、履职情况和工作实绩。四是要加强对院(系)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的工作指导培训,让其所领导的党支部书记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思想疏导和工作指导。五是加强成长意识引导。成长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党支部书记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党内工作岗位,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利用好党支部平台发展自己服务他人,要学会体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高尚精神境界,切实增强岗位认同感幸福感。

加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

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安排。做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考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考核内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考核中,不仅要对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也要对其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察,同时也需要将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状况纳入其中,以突出“双带头人”培育的基本属性和内涵。二是科学确定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指标体系要与学校事业发展战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结合,在分别设定党建工作、学术工作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等三个一级指标后,需要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二级指标,并合理分配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三是探索开展360度工作考核。即通过院(系)党委(总支)、院(系)内部各党支部书记之间、支部党员群众、(部分)学生党员等几个层面分别对党支部书记开展评价,最后给出综合评定。四是坚持发展性评价,综合运用好评价结果。述职考核作为培育机制的重要一环,适宜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即通过考核来帮助“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职称晋升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其不断成长为培育工程要求的优秀“双带头人”。当然对于个别无法胜任的,也需要采取适宜方式进行教育帮扶或撤换调整。

积极做好后备人才队伍储备工作

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作用日益凸显,落实好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高校教师党支部不仅要成为团结带领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斗堡垒,同时也应成为培养高校党建和学术骨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构建规范的培育机制中,除研究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内容外,同时要选好育好用好党支部委员,建立党支部委员教育培养制度并认真落实。“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领导班子的班长,要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帮助班子成员做好工作定位,增强岗位责任感和认同感,团结带领大家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努力使班子成员成长为合格的院(系)发展的后备骨干力量。为了遴选到合格的党支部委员,高校院(系)在引进年轻的博士人才时,可将其中的党员教师作为支部委员的后备人选进行培养锻炼,加强教育培训,为党建学术工作开展储备后备人才。一是建立培育学习制度。将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培育学习全过程,制定系统的党建理论学习方案,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拓宽其发展通道。二是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将培育过程中热心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党员列入后备人才储备库,做为党支部委员后备人选进行重点考察,从而保障党支部建设后继有人。

培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推进,当然更需要高校党委将其纳入学校党建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各高校党委精心研究部署,协调好组织、宣传、人事、教务、学科、科技等多部门做好顶层设计,从支部设置、人员选任、过程培养、激励保障、述职考核、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认真研究建立适宜的培育机制,才能让培育工程实施效果得到充分彰显。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带头人后备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霍润宝:现代农业的引领者 一方百姓的带头人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继往开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带头人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