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20-12-12 23:13陈俊锋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抗疫思政防控

陈俊锋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台州 31802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出现,范围波及全国各地。大学生作为受到良好教育的知识群体,表现出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服务社区,共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钢铁长城,据统计,我校在疫情初期就有40多名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这充分反映我校大学生在抗疫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是合格的,这得益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扎实积累,是经得起考验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短板和高校应对疫情突发事件机制的不完善,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思考和探索。

疫情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学生不守规矩,组织纪律性缺失,在封城抗疫期间,仍有学生外出串门、走动。例如疫情期间,2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官方平台发布通报,给予两名在疫情防控期间未经报告私自提前返校的学生以警告处分的信息。2月18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在官方通报了5名瞒报返京信息,其中2名是硕士研究生。

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较差,个人利益至上。疫情时期,部分学生尤其疫情重灾区湖北等地,为了自身安全,在封城初期,想尽办法跟随家人前往不严重地区,而不考虑个人行为的社会后果,这无疑根源于他们平时散漫的行为、个人利益至上的心态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

部分学生的科学意识、心理素质较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有同学盲目跟风抢购“双黄连”等药品,缺乏明辨是非的科学素养。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极度恐慌、不安和焦躁,谈“新型冠状病毒”色变,每天为各种流言所支配,从而产生了相关心理问题,网上新闻也有报道关于疫情期间有学生因为网课遇到困难出现自杀等行为。

学校思政工作者缺乏专业培训机制,对一些疫情期间的学生思政工作无法做到位,尤其疫情期间网络思政的方式方法。

很多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管理。疫情时期,各大高校改变了教学方式。相继通过钉钉直播、云班课等方式开展在线网络课程,但是因开展在线课程,任课老师管理难度加大,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大大增加,有些学生不能自觉认真参加课程学习,自控能力差,熬夜玩游戏、看视频,从而导致迟到,旷课现象不少。

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帮助树立正确的科学抗疫信念。大学生对疫情防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心理素质不够成熟稳定,容易被负面新闻所影响,因此要在思想上抓住疫情期间思政教育大背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抗疫工作,养成良好的抗疫心态。

帮助化解大学生负面情绪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上面所述,此次疫情给学生造成了重大影响,学生的纪律性、心理素质、自制力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化解困惑,正确认识困难,帮助学生在网络授课中有积极的态度,配合学校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借助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各类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强化学生爱国、社会责任感意识。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社会服务意识,积极鼓励学生尽自己所能抗击疫情。

疫情防控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在共抗疫情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疫情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鲜活,要及时抓住时机,讲好疫情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举全国之力,一批一批逆行者驰援武汉,抗击疫情。84岁的钟南山第一时间赶往武汉,用“渐冻”之身“保卫武汉”的张定宇,人民子弟兵星夜兼程驰援武汉,还有社区各类志愿者等等,舍小家为大家。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要讲好这些故事,深入探索这些英雄背后的故事,接地气地分享逆行者们的故事,这样更能让学生消化接受,这些英雄的背后展示了他们高度的政治担当,激发学生们对英雄的敬意,同时讲好国家抗疫故事,要让学生明白感受到祖国的力量,祖国的守护,祖国的温度。

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及疾病预防教育。疫情引发了所有人对于生命教育的思考,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通过此次疫情发生的起因,引导大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自觉保护好野生动物,通过疫情期间一线医务人员的优秀事迹,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疾病预防教育,使他们自觉积极参加体育健康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疫情的突如其来对大学生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要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热线,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例如我校开展公众号心理知识宣传工作,开通了心理健康热线以及qq咨询热线,帮助因疫情期间出现心理波动,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对一解答了学生碰到的各类心理问题,特别针对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我校组织班主任以及辅导员主动联系学生,关系他们的具体情况,并了解遇到的困难,做好服务工作,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加强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疫情期间,一些大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科学素养,针对网络上铺天开地的谣言缺乏识别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要架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通过钉钉、qq、微信、学校官网、微信平台等渠道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同时积极通过线上开展主题班会,主题讨论,知识宣传,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建立舆情管理队伍,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异常的苗头及时跟进了解,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加强大学生规矩意识,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疫情期间,各大高校严格执行防控制度,制定了周密工作方案,例如封闭式管理,要求每日摸排学生健康情况,由于工作比较细致繁琐,对一些同学来说会有逆反心理,不愿意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因此思政工作者要抓住机会,建立学生规矩意识,引导学生令行禁止,按照学校规定做好防护工作,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疫情防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建立疫情防控学生思想动态舆情关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提出预警工作方案,包括组建校园舆情工作小组,实时关注学校百度贴吧,学生qq群,朋友圈等信息,分析其思想动态,判断潜在的和倾向性的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导向机制。在学生各新媒体渠道积极正面宣传引导疫情事件的同时,提出疫情期间积极引导学生,消除学生恐慌等方面的方法措施。

加强思政网络平台建设及思政人员网络思政能力培训。此次疫情的发生,各大高校采用了网络教学,线上班会等模式开展各类活动,依托钉钉、qq、微信公众平台等各类网络平台,探索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高校思政人员要转变观念,重视网络思政阵地,通过开展线上主题团日,线上班会,线上讨论,线上教育片学习等形式,宣传抗疫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进一步发挥党员、学生干部先锋作用,引导他们身正为范,培养学生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不少高校思政人员对网络思政不够重视,同时缺乏创新方法,各大高校可以组织学校思政人员进行网络思政工作的专项培训,提高思政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建立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例如我校建立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网络服务制度,每日安排采用1+1工作模式(每天由1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1名心理辅导员共同开展心理援助工作),通过qq、电话等方式搭建线上心理咨询通道,分享疫情心理防护手册,开展在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等。

开展主题党团活动,提高学生思政教育体验。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大高校也涌现了不少学生的优秀事迹,例如我校有不少学生参与小区疫情志愿者服务工作,甚至有退伍学生参与疫情排查,护送疑似病人等工作,这些都是学生自己身边的人,通过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学习榜样精神,通过“主题班会”“抗疫故事”“抗疫主题团日”等活动,宣传抗疫精神,通过不同方式让大多数同学都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抗疫力量,在参与中获得思想上、行动上的成长。

总之,此次疫情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教育,同时也为我们思政工作者提供了很多鲜活的素材和案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感知中国速度,中国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学生爱国行为养成,将爱国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抗疫中学会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抗疫思政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