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2020-12-12 23:13秦浩洋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秦浩洋

(韩国新罗大学 韩国釜山 46958)

习总书记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就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它是我党创造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首先,认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会议认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忽视市场作用,应该给予地方和企业以足够的自主权;应该充分利用经济组织、经济手段、价值规律的作用,重视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作用等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突破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就要先弄清楚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

1978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主编吉不尼时说: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应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从此,我党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将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架,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扩大了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注意了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念有了微妙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市场经济的思想认识,形成了经济改革是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全面改革的新理念,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改革思路。认识到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指出:“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解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解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经营决策。”强调了党和政府的指导与控制的作用。但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观念,还没有摆脱计划和市场的“社会制度性”观念的束缚。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的不断解放,中国共产党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这个理论概括,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来深刻了。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其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关系: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是对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新体制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就使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更加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与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主要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地各种调节手段,既能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可以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回顾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时说:“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这个论断说明,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由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转变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已经在 “从制度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已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明确的定位。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的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社会主义”这个定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

在这里,要讲“辩证法、两点论”,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要统筹把握,要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制度规定的根据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巧妙的市场之手”和“智慧的政府之手”有机结合的局面。

世界经济学史证明,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发展。

最后,创造性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势头。但是,由于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化,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要素体系的过程中,成功的解决了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熟起来。

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说明,我们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完成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解决了“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这个经济学上的世界难题。

我们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这些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认识,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利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201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八大改革任务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