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将在创新中化危为机

2020-12-12 23:13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防疫抗疫防控

陈 娜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目前,我国抗疫成果显著,风险主要来自境外。如何在防疫常态化的同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呢?如何全面恢复生产生活正常化呢?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发挥创新的作用是关键中的关键。

创新“医疗武器”是化疫情为发展契机的关键一环

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使我们措手不及,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遭受的全球性公共危机。现在,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都得益于我国在抗疫中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对治疗方式进行创新以及创造新型“武器”运用于防击疫情,使我国疫情控制效果显著,中国抗疫战正逐步转“危”为“机”。

创新诊疗器械和方法是防疫攻坚战的最有力武器。在研发新冠病毒的治疗方法时,我国还创新性地将中医治疗方式融入新冠病毒治疗方案之中,使传统中医智慧和现代医学结合,为疫情防治提供了不断更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科技隔断病毒传播途径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最好方法。创新地研发“零接触”技术设备并将其运用于疫情治理中,是有效地割断病毒传染渠道的方法之一。新冠肺炎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人与人接触的方式传播病毒,而阻断新冠肺炎传播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零接触”,因此空气成像技术在此次抗疫之中发挥了自身的优越性。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性地将“无接触浮空电梯按钮”投入生产和应用,避免了大家外出对电梯按钮的接触可能带来的传染。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推出发热门诊中的“无接触式多功能自助终端设备”中,同样无须接触屏幕,只需要在空间中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无接触就医程序操作。

创新疫情治疗方式,打造硬核武器,打赢疫情攻坚战。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挥创新在疫情防控之中的作用,通过对新药、新医疗器械、新型疫苗的研制和中西医的更好结合,使得创新贯穿疫情防控始终,在新时代用新型方式打赢防疫防控的人民战争,并最终化疫情为发展契机。

构建创新型经济是培育新机遇的最“硬核”力量

创新是企业转型的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企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来势迅猛的新型冠状病毒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放缓,对于一些中小型、微型企业来讲甚至曾基本处于半“休眠”状态。而从此次疫情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传统产业的不足。传统产业以人口密集型为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就是主要靠“人传人”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言,此次疫情的发生无疑是给自身带来近乎毁灭性的伤害,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没有自我调节的内部驱动力,在疫情的冲击下很难实现正常运转,只能停工停产。这就更加催促我们要对企业进行升级换代,充分利用好创新这一引擎,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加大力度构建创新型企业,来减少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

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的新动力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疫情带给我们既是危也是机,牢牢把握这场“硬仗”,紧扣“创新关键词”,将科技创新与企业转型发展相结合,只有促使企业在创新中转型升级,科学应变,提级增效,主动求变,企业才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生存力和随时充满“战斗力”。在复工的过程中,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一家机器人研发公司在疫情中,积极自主创新,研发出智能防疫消杀机器人,行销世界多个国家。在国际疫情迅速蔓延的情况下,急需的呼吸机的零配件出现供给链中断的危机,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迅速研制替补,实现呼吸机生产的完全国产化,使我国呼吸机生产能力大大增加,为全世界战“疫”做出了贡献。这些都是成功地利用这次疫情带给企业的机会,充分运用新技术取得的良好效果。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疫情带给我们的损失,也为抗击疫情、保障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疫情带给我们既是危也是机,创新企业转型动力,让科技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弹簧”。

创新销售方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直播带货”是疫情之中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着力点。在疫情期间,“直播带货”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从西安80岁老太太直播卖杏到央视新闻直播带货再到各省市领导纷纷为地方产品代言直播卖货,新的销售渠道开辟了产品新的销售市场,各地乡村的土特产可以畅销省内外甚至国内外。这就是因为在疫情中牢牢抓住了“创新”这个关键,将产品销售和网络联系在一起,开创了产品销售的新方式。“地摊经济”成为疫情后创新经济发展的另一着力点。由于疫情的爆发,使得很多行业停工甚至停产,更有甚者零收入或失业,这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随着复工复产的节奏加快,经济发展又有了“新力量”,这就是李克强总理在5月的两会上为之点赞的“地摊经济”。在疫情得到控制后,成都成为全国第一个推出“地摊经济”政策的城市,一夜之间就增加了10万人就业。随之而来的是“地摊经济”在各大城市快速爆红,一夜之间变成“全民经济”。“地摊经济”的出现创新了经济发展模式。“地摊经济”不仅为大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且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使得疫情带给经济的影响大大减小。“地摊经济”不光创新了经济发展的模式,它还是将人情味和烟火味融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来刺激消费和促进就业并使得城市恢复原有活力。“地摊经济”和“带货直播”的迅速爆红,在各大城市上演着疫情过后的“王者归来”的经济新景象,以新的姿势迸发出新型经济活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应对危机中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在防疫过程之中,中国正是主动积极迎接这次“硬战”,积极主动创新,主动求变,在困境中走出经济发展新道路,牢牢把握“创新”这个关键,实现抗疫和经济发展两不误。以创新作为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支撑点,中国一定能如期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抗疫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

新冠肺炎的来袭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是促进国家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制度保障,也是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迈出更加坚强有力的一步。而在此次疫情中对于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也是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疫情胜利的一大“亮点”。

亮点之一就是在创新中运用“社区”这把钥匙。如果说抗击新冠肺炎过程是场考试,那在这场大考之中,社会治理就是最重要的考试内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社区防控是第一把关键钥匙,正是这把“钥匙”的创新性运用,疫情防控才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在此次疫情之中,江西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龙山社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将网络技术运用于基层防疫之中,采取网络与居民点相连,网络与居民区“手牵手”,形成“网络社区一体化”操作。将整个社区与网络相连,做到了为群众办事更便捷,社区防疫更有力,管理社区事务更高效。

建设智慧城市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方式。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给城市装上“最强大脑”,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复工复产的节奏加快,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在城市治理中也逐渐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在防控疫情中,各省市推出了“健康码”“生活百事通”“加油App”等等线上App,使得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不停缓。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是夯实疫情成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是要搞好基层社会治理这个基础,另一方面是要创新城乡治理方式。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做到“三聚焦两结合”。聚焦政务、生活、发展“三大服务”,结合线上线下打造24小时“数字”服务平台。南部县把畅通社情民意作为立足点,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将党群干群“一线牵”,用新型方式筑牢城乡基层治理这扇“大门”,实现了小平台撬动大治理的“蝶变效应”。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不仅仅是补短板,还为抗疫胜利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力量。

此次疫情大考,不仅仅是对我们在疫情防控下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的考验,还是对我们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如何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而经济的平稳发展运行、防疫的胜利和社会治理是我们实现两个目标的“三驾马车”。习近平总书记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只有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防疫的双重胜利!

猜你喜欢
防疫抗疫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豪华防疫包”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防疫、复工当“三员”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