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9年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2020-12-12 13:29廉吉衷姚凤游顾恒青顾书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粒数全生育期中科

廉吉衷 刘 丽 姚凤游 顾恒青 顾书忠

(江苏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19)

近年来,在国家利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水稻产量逐年升高。但随着粮价的下调、生产成本的上升,水稻生产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且如遇灾害性天气,水稻产量受损,还会出现种粮不赚钱的情况。同时,优质杂交水稻因具有高产优势倍受重视和积极推广[1]。在此背景下,临海农科所于2019年对从大华种业临海分公司引进的7个杂交水稻品种[2],进行了品比试验,以期通过示范种植,探索这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江苏省盐城市种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3-4]、抗寒和抗倒等抗逆性,从而筛选出产量潜力大、熟期适中、品质优良、抗性好、适宜本地生产的杂交稻品种[5-6],为大面积水稻生产提供适宜的杂交稻品种和生产管理技术。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参试品种(系)共7个,分别为“嘉优中科1号”“荃优123”“T36”“嘉优中科6号”“春优T301”“晶两优1212”“申优2126”,以“嘉优中科1号”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临海农科所S8#田进行,供试田块地力均匀,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试验设1个品种(系)为1个处理,共7个处理,采用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系)种植333.33 m2,大区两侧设置保护行。每667 m2用种量为1.25 kg,于5月22日落谷,6月14日人工栽插,栽插行株距为25 cm×12 cm,每667 m2栽插1.75万穴,每667 m2基本苗数为3.5万苗。

1.3 田间主要管理措施

每667 m2施硫酸钾复合肥15 kg、尿素10 kg作基肥,追肥(分蘖肥和穗肥)合计每667 m2施尿素20 kg。根据水稻生育进程适时进行水浆管理、搁田控苗。按照江苏农垦临海分公司植保站定期发布的病虫草害情报并结合田间实际,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喷施叶面肥。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灰飞虱、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并兼治其它病虫害[4]。为便于调查各品种(系)的抗病性,每小区留2 m2不作防治用于病害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7个品种(系)的拔节时间差异不大。“T36”抽穗较早,8月16日始穗,与对照“嘉优中科1号”的抽穗时间相同,齐穗期为8月19日,比对照“嘉优中科1号”早1 d;“申优2126”抽穗较迟,9月10日始穗,9月15日齐穗,比“嘉优中科1号”晚25 d;其他品种(系)的始穗期在8月19日—27日之间,于8月20日—31日齐穗。“T36”“嘉优中科1号”成熟期较早,均为10月16日,全生育期均为147 d;“申优2126”成熟期较迟,于11月6日成熟,全生育期较长,达168 d,比对照“嘉优中科1号”全生育期长21 d;其他品种(系)在10月18日—26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49~157 d。

2.2 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7个品种(系)的株高在104.0~120.8 cm之间,其中,“申优2126”植株最高,株高为120.8 cm,“晶两优1212”植株最矮,株高仅104.0 cm。“春优T301”“申优2126”的株型为紧凑型,“荃优123”“晶两优1212”的株型为松散型,其他品种(系)的株型均为半紧凑型。“嘉优中科6号”“申优2126”的叶色为深绿色,“嘉优中科1号”“荃优123”“T36”的叶色为浅绿色,其他品种的叶色为中绿色。“T36”的叶姿较披,其他品种(系)的叶片上挺。所有品种(系)成熟期的穗层均整齐。“荃优123”的熟相表现一般,其他品种(系)的熟相表现好。除“申优2126”的落粒性较差外,其他品种(系)均易落粒,需及时收割。“嘉优中科1号”“嘉优中科6号”“申优2126”的籽粒均为椭圆形,“春优T301”的籽粒为圆粒形,“T36”“荃优123”“晶两优1212”的籽粒均为细长形。

表1 各参试品种(系)主要生育进程

2.3 茎蘖动态

由表3可知,“晶两优1212”的分蘖性最强,每667 m2高峰苗数达41.24万苗;“嘉优中科6号”“春优T301”“申优2126”的每667 m2高峰苗数均在36万苗以上,分蘖性较强;“嘉优中科1号”“荃优123”“T36”的分蘖性中等,每667 m2高峰苗数均在35万苗以下。“晶两优1212”的每667 m2成穗数最多,为20.6万穗,“嘉优中科1号”的每667 m2成穗数最少,仅为15.6万穗。“T36”的成穗率最高,为52.14%,“嘉优中科6号”的成穗率最低,为44.90%。“申优2126”的一生总叶片数最多,达16.7叶,“T36”的一生总叶片数最少,为14.7叶。

表2 各参试品种(系)农艺性状

表3 各参试品种(系)茎蘖动态

2.4 抗 性

经田间调查,“嘉优中科1号”“T36”“申优2126”的田间病害发生轻,综合抗性较好;“荃优123”表现为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稻曲病较重发生;“嘉优中科6号”表现为稻瘟病轻发生,白叶枯病中等偏重发生;“春优T301”表现为稻瘟病轻发生;“晶两优1212”表现为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稻曲病较重发生。此外,本试验中水稻生长后期没有遇到台风和暴雨,且水浆管理到位,因此,7个品种(系)均未发生倒伏。

2.5 产量构成及产量

由表4可知,“嘉优中科1号”“T36”“嘉优中科6号”“春优T301”的每穗总粒数均在270粒以上,穗较大,其中“T36”的穗最大,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比对照“嘉优中科1号”多47.33、46.82粒;“荃优123”“晶两优1212”“申优2126”的每穗总粒数、实粒数较少,穗较小,其中“晶两优1212”的穗最小,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比对照“嘉优中科1号”少117.7、107.5粒。除“嘉优中科6号”的结实率较低(仅为77.90%)外,其他品种(系)的结实率均在90%以上。“荃优123”的千粒重最重,达33.86 g;“T36”“春优T301”的千粒重较轻,分别为22.44、23.58 g;其他品种(系)的千粒重在25.81~29.43 g之间。经分析,2019年9月—10月水稻灌浆期间气温偏高,降水较少,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其中10月气温较高,日均温度为18.6 ℃,较往年(常年16.9 ℃)高1.7 ℃,晴天多,光照较足,这是水稻结实率及千粒重较高的主要原因。

由表4可知,对照“嘉优中科1号”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为7个品种(系)中最高;“T36”“嘉优中科6号”“春优T301”的每667 m2理论产量均在1 150 kg以上,每667 m2实际产量均在800 kg以上;“荃优123”“晶两优1212”“申优2126”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较低,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品种(系)的每穗粒数比其他品种(系)少。综上,“嘉优中科1号”“嘉优中科6号”“T36”“春优T301”的丰产性较好。

表4 各参试品种(系)产量结构及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嘉优中科1号”“嘉优中科6号”“T36”“春优T301”的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强,可在盐城地区种植,但需重视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T36”是杂交籼稻品种,在盐城地区种植的市场前景不太好,大面积种植需进行订单生产,以减少经济风险。“荃优123”“晶两优1212”为杂交籼稻品种,产量和本地普通粳稻相当,从经济效益看,不宜在盐城地区推广种植。“申优2126”产量一般,全生育期太长,也不适合在盐城地区种植。

3.2 讨 论

2019年9月—10月气温比往年高1.7 ℃,光照时间长,籽粒灌浆充分,7个参试品种(系)均能预期成熟,产量表现较好。在低温来得早的年份,7个参试品种(系)是否能取得较好的产量结果,还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同时,本试验各处理区面积较小,除“嘉优中科1号”“嘉优中科6号”已在盐城市金城大面积种植外,其他品种(系)还需进行小规模种植验证,并探索其在盐城市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在杂交稻生产管理上,氮肥施用需前移,切忌后期氮肥施用太多,以免导致水稻贪青迟熟、灌浆不足,且后期脱水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灌浆。此外,杂交稻品种籽粒极易脱落,需适时收获,以减少产量损失。

猜你喜欢
粒数全生育期中科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北京中科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异育银鲫‘中科5号’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 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中科招商之退场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