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仪征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情况的分析

2020-12-12 13:29金尤雅胡瑶凯李晓芸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仪征市水肥节水

金尤雅 胡瑶凯 李晓芸

(仪征市耕地质量管理站,江苏省扬州市 211400)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在灌溉的同时,通过灌溉设施将肥料输送到农作物根区的一种施肥方式,该技术能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省工、高效、优质、环保效果。在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中,仪征市将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笔者采取实地考察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仪征市11个乡镇的21个园区开展了调研,以期摸清仪征市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将相关调研结果报道如下。

1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

仪征市经济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量较高,养分利用率低,且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成本大,而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结构,大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最终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仪征市有各类经济林果和蔬菜园区共170个左右,面积达2 840 hm2,其中,有33个园区有节水灌溉设施、占比为19.4%,有16个园区有水肥一体化设备、占比为9.4%。

1.1 分布情况

目前,仪征市节水灌溉面积达478.9 hm2,占经济林果和蔬菜园区总面积的16.9%,从区域分布上看,新集镇节水灌溉面积最大,为108.7 hm2,占节水灌溉总面积的22.7%;从作物种类上看,蔬菜节水灌溉面积为152.3 hm2,占节水灌溉总面积的31.8%,经济林果节水灌溉面积为326.5 hm2,占节水灌溉总面积的68.2%。仪征市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265.9 hm2,占经济林果和蔬菜园区总面积的9.4%、占节水灌溉面积的55.5%,从区域分布上看,新集镇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最大,为79.3 hm2,占水肥一体化应用总面积的29.8%;从作物种类上看,蔬菜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为99.3 hm2,占水肥一体化应用总面积的37.4%,经济林果应用面积为166.5 hm2,占水肥一体化应用总面积的62.6%。

1.2 主要运作模式及效益

采取实地考察和访谈调查的方法,在每个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的园区进行深入调研,共调研21个园区。由表1可知,仪征市水肥一体化建设模式有农户自主经营和政府帮建两种。其中,农户自主经营是指农户自主购买、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这种模式设备相对简易、投入少、易操作,在调研的21个园区中,农户自主经营的园区有8个,占比为38.1%;政府帮建是指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由农户自主使用该设备,自负盈亏,在调研的21个园区中,政府帮建的园区有13个,占比为61.9%。同时,在调研的10套水肥一体化设备中,有6套使用泵注肥法、3套使用文丘里施肥器、1套利用虹吸原理。此外,在调研的21个园区中,有17个园区盈利,2个园区亏损,2个园区盈亏持平。

1.3 水肥一体化设备施肥情况

由表2可知,农户对水溶性肥料的选择和使用缺少引导,没有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设备的作用,且易发生管道堵塞、设备老化等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表1 21个园区的水肥一体化主要运作模式

表2 水溶性肥料施用情况

2 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覆盖率低,发展不平衡

目前,仪征市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率低,且各镇、园区发展不平衡,这既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区位优势和地方经济实力有关。据统计,仪征市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应用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上,而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较少。

2.2 技术水平偏低

在仪征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过程中,设备采购、人才培养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资金投入不足,园区建设就只能在低水平上运行。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涵盖农业机械、灌溉工程、肥料、栽培、土壤等多个学科,故在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中,常常出现懂设备应用的不懂种植技术或懂种植技术却不懂设备应用的情况,造成了设备使用水平低的局面[1]。仪征市部分蔬菜大棚虽有喷滴灌设施,但棚内湿度大、积水多,不能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优势。此外,仪征市水肥一体化设备应用中以灌水为主,水肥结合应用的较少。

2.3 装配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实际生产需要

仪征市大多数水肥一体化设备较为简单,一台水泵、简单的过滤器和田间管道就构成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因过滤设备过分简陋,使喷滴头容易发生堵塞。即使少数水肥一体化设备有完善的过滤设备,但没有根据作物类型和生产特点选择合适的田间喷滴灌方式和类型,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喷滴带损坏的现象。

2.4 肥料使用缺少科学的引导

从调研结果可看出,仪征市农户在水肥一体化的肥料使用方面缺少引导,选择的水溶性肥料种类繁杂,这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施肥效果,而且一旦肥料潮解还会堵塞管道。

2.5 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由于征仪市的农产品特色不强、销售渠道不畅、配套服务不全等原因,导致部分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实体投入大、产出少,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从而降低了农户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3 推进建议

3.1 整合项目资金,每年建设一批水肥一体化园区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节水、节肥、省工、提质、增收效果非常明显,该技术应是仪征市茶、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因此,仪征市农业农村局应整合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化肥减量、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补助等项目资金,采取以经营主体为主、以政府补助为辅的形式,每年建设一批水肥一体化的基地、园区。同时,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查与对实施过程的监督,确保方案设计科学、合理。此外,把资金重点投向首部建设(包括过滤器、施肥器等),对于田间管网的投入,则可分步实施。

3.2 加强人才培训

缺少技术人才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该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精通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3.3 借助企业力量,创新技术推广模式

具体为:(1)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强、资金足、规模大、起点高的优势,建设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园。(2)做好农企对接,借助企业力量,培育水肥一体化技术人才。(3)利用电商等物流平台,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经营效益,进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仪征市水肥节水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仪征市:三位一体抓服务 推进侨务进社区
青岛水肥一体化让作物增产一成以上
研得“深入”,教得“浅出”
——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