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土壤培肥技术集成与应用效果初探

2020-12-12 13:29徐永昌石月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稻麦变幅常熟市

徐永昌 石月红 王 瑛 徐 俞

(常熟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省苏州市 215500)

江苏省常熟市地处长三角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其中,常熟市沿江的碧溪、董浜、梅李、海虞、支塘等镇(新区),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针对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需求,逐步发展了特色蔬菜产业。目前,优质水稻、特色蔬菜已成为常熟市的农业名片。据统计,2017年常熟市稻麦二熟的种植面积达3.78×104hm2、蔬菜种植面积达2.31×104hm2次,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40%。

为确保常熟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常熟市针对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别、肥力指标、农作物品种,于2012年提出了沿江蔬菜区和西南部稻麦区不同的培肥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应用技术,以促进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和耕地质量的提升。经多年生产应用,常熟市土壤肥力稳步提高,化肥减量增效显著。现笔者拟对常熟市土壤培肥技术进行总结,并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介绍,以供类似地区参考借鉴。

1 常熟市沿江蔬菜区土壤培肥技术

常熟市沿江蔬菜区的蔬菜地面积为7 266.67 hm2,以沙质土壤为主,种植各类蔬菜和少量葡萄等。由于高复种栽培,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氮素含量相对不足、磷钾含量不平衡,且部分设施地土壤盐渍化或酸化现象发生严重。据2012年对58块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地土壤进行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48 g/kg、全氮含量为1.22 g/kg、有效磷含量为20.83 mg/kg、速效钾含量为131.89 mg/kg、pH为7.33。因此,在沿江蔬菜区土壤培肥技术上,重点突出了增施有机肥,调节肥料配比,实施“增氮、减磷、调钾”的施肥对策。

1.1 全面增施有机肥

常熟市沿江蔬菜区主要采用尾菜沤肥和商品有机肥施用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露地蔬菜田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沤肥)1.0 t,设施蔬菜田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沤肥)1.5 t;对土壤产生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的田块,每667 m2施“标优美”微生物有机肥或“嘉有”黄腐酸生物有机肥80~120 kg,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促进蔬菜根系生长,加快土壤修复。2012—2017年沿江蔬菜区每年各类有机肥料施用量超过15 000 t。

1.2 恢复冬绿肥种植

2014—2016年借助于实施省级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沿江蔬菜区示范应用了蚕豆、豌豆、苜蓿等经济冬绿肥轮作与套作技术,促进了冬绿肥恢复种植。恢复冬绿肥种植,既能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目前,冬绿肥种植面积稳定在733.33 hm2,其中设施大棚冬绿肥种植面积超313.33 hm2。

1.3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为促进水肥一体化应用,沿江蔬菜区铺设高效节水管网4 533.33 hm2,并借助于此设施,增添了多型号的配肥装置,开展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例如,借助于2012—2014年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栽培技术推广”的实施,开展蔬菜集中基质育苗,全程实行喷滴灌施肥;茄果类、瓜类等长季节蔬菜开展追肥滴灌;各类叶菜实行滴灌、喷灌相结合,并推行叶面肥喷施技术,以水调肥,从而减少化肥投入。目前,沿江蔬菜区设立了常年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面积在3 066.67 hm2;2012—2017年蔬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面积达7.66×104hm2次。

2 常熟市西南部稻麦区土壤培肥技术

常熟市西南部稻麦区土壤类型多样,以中壤、重壤为主,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西南部稻麦区2011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1~2级地力标准的田块面积占比分别为75.6%、73.5%、21.1%、54.6%。但经过多年稻麦机械化秸秆还田及农机操作压实,缺少深耕深松,致使田块耕层厚度变浅,土壤容重降低,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再加上化肥大量使用和酸雨沉降等,土壤pH明显下降。因此,西南部稻麦区积极调整施肥策略,实行了“稳氮、减磷、补钾”的施肥对策,并集成应用了科学秸秆还田、深耕深松、休耕轮作、配方肥料施用等土壤培肥关键技术。

2.1 科学秸秆还田

在开展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的基础上,减少秸秆还田量(降幅在1/3以上),并采用农机切割装置碎草(10 cm以下)、大功率机械深耕、水田沉实播种等措施。目前,常熟市常年稻麦机械化秸秆还田率在87%以上,秸秆标准化还田面积达65%。

2.2 实行深耕深松

受农机动力、投入效益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西南部稻麦区的水田机械耕翻深度普遍不足,平均为15 cm。为实行深耕深松,水田宜采用机械翻耕、旋耕、平实等技术,力争土壤耕翻深度达20 cm,并降低犁底层厚度,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时,自2014年起,各级政府均加大了农机补贴力度,以加快农机更新步伐。据统计,常熟市现有功率在36.77 kW以上的拖拉机1 149台,其中功率在55.16 kW以上的拖拉机有351台,大功力农机作业面积达97%以上,深耕深松面积提高52%。

2.3 开展轮作休耕

2.3.1 轮作换茬

实行粮绿、粮豆、粮油、粮饲轮作以及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策略。其中,绿肥品种以肥饲兼用、肥菜结合的经济绿肥(如蚕豆、豌豆、苜蓿)为主,也可种植以培肥地力为主的传统绿肥紫云英、苕子等;同时,在农旅休闲观光区,冬季可种植观赏油菜,春季可留青压埋入田。

2.3.2 休耕晒垡

开展冬季休耕,并根据实际情况,在休耕区域实施冬耕晒垡,耕深不小于20 cm。据统计,西南部稻麦区2015年开展轮作休耕试点面积为133.33 hm2,2016年面积扩大到1 406.67 hm2,2017年面积进一步扩大到3 046.67 hm2。

2.4 扩大配方肥料的施用

据常熟市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拟合和专家推荐,确定了西南部稻麦区的主推配方肥料,其中,水稻氮磷钾配方为20-12-16、22-9-15、15-10-15,小麦配方肥为18-12-10、14-12-14,蔬菜配方肥为20-10-20+TE、17-12-17+TE等;同时,自2013年开始,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为抓手,常熟市开展了农企合作,以扩大配方肥的施用。据统计,2013—2017年常熟市主要农作物配方肥料(折纯)施用量为41 100 t,占化肥总用量的43.2%,基肥深施面积达70%;稻麦每年减少化肥用量(折纯)900 t,化肥利用率提高2%~3%。

3 常熟市土壤培肥技术应用效果

3.1 土壤肥力稳步提高

2011年常熟市稻麦区调查763个土壤样本,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9.90 g/kg,变幅为6.50~51.10 g/kg,标准差为8.20 g/kg,变异系数为27.42%;平均全氮含量为1.75 g/kg,变幅为0.51~2.89 g/kg,标准差为0.18 g/kg,变异系数为10.29%;平均有效磷含量为11.26 mg/kg,变幅为1.40~48.90 mg/kg,标准差为8.73 mg/kg,变异系数为77.53%;平均速效钾含量为84.41 mg/kg,变幅为35.20~259.20 mg/kg,标准差为28.93 mg/kg,变异系数为34.27%;平均pH为7.06,变幅为6.38~8.45。蔬菜区调查237个土壤样本,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6.80 g/kg,变幅为7.70~29.30 g/kg,标准差为3.80 g/kg,变异系数为22.62%;平均全氮含量为1.08 g/kg,变幅为0.60~1.88 g/kg,标准差为0.21 g/kg,变异系数为19.44%;平均有效磷含量为18.58 mg/kg,变幅为3.60~54.30 mg/kg,标准差为10.55 mg/kg,变异系数为56.78%;平均速效钾含量为114.25 mg/kg,变幅为54.50~261.30 mg/kg,标准差为42.11 mg/kg,变异系数为36.84%;平均pH为7.86,变幅为6.80~8.32。

2017年常熟市稻麦区调查1 038个土壤样本,平均有机质含量为34.74 g/kg,变幅为4.10~71.40 g/kg,标准差为11.28 g/kg,变异系数为32.47%;平均全氮含量为2.21 g/kg,变幅为0.29~5.40 g/kg,标准差为0.64 g/kg,变异系数为28.96%;平均有效磷含量为8.23 mg/kg,变幅为0.10~220.00 mg/kg,标准差为11.99 mg/kg,变异系数为145.70%;平均速效钾含量为122.70 mg/kg,变幅为24.0~571.0 mg/kg,标准差为48.15 mg/kg,变异系数为39.23%;平均pH为6.15,变幅为4.46~8.31。蔬菜区调查241个土壤样本,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9.68 g/kg,变幅为3.20~58.2 g/kg,标准差为9.86 g/kg,变异系数为50.59%;平均全氮含量为1.20 g/kg,变幅为0.28~3.98 g/kg,标准差为0.55 g/kg,变异系数为37.18%;平均有效磷含量为22.69 mg/kg,变幅为0.3~103.4 mg/kg,标准差为19.48 mg/kg,变异系数为91.59%;平均速效钾含量为140.83 mg/kg,变幅为18.0~264 mg/kg,标准差为82.58 mg/kg,变异系数为59.66%;平均pH为6.73,变幅为4.14~8.40。

与2011年相比,2017年稻麦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6.19%、26.29%、-26.91%、45.36%,蔬菜区分别增加17.14%、11.11%、22.12%、23.26%;平均土壤pH稻麦区下降0.91,蔬菜区下降土壤1.13;全市1~2级地力耕地面积占比增加60.60%,见表1。

表1 常熟市耕地地力分级面积统计

3.2 化肥减量增效显著

3.2.1 稻麦区

据统计,2014—2017年稻麦区土壤培肥技术集成应用率达62.6%,技术累计应用面积达9.51×104hm2,化肥(折纯)减量共达963 t,再加上增收节本,经济效益共增加9 016.5万元。

3.2.2 蔬菜区

据统计,2014—2017年蔬菜区土壤培肥技术累计应用面积为2.50×104hm2,化肥(折纯)减量共计1 300.6 t,再加上增收节本,经济效益共增加1.39亿元。

猜你喜欢
稻麦变幅常熟市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五(5)未来星中队
农民生存策略的选择逻辑——基于稻麦村庄农户样本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三(6)炫彩中队
基于代理模型的大尺寸矩形截面超声变幅杆的优化设计∗
稻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超声变幅杆的应用与发展
我爱我的家
大端接圆柱杆的复合圆锥形变幅杆设计及应用
农村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来自常熟市蒋巷村的报告
赴湖北农业考察及苏北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