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春提早茬口设施番茄主要害虫的发生及防控

2020-12-12 13:32孙善加顾爱祥周福才韩杜斌陈向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烟粉苏中若虫

孙善加 顾爱祥 周福才 韩杜斌 陈向荣

(1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9;2江苏省东辛农场有限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200;3东台市梁垛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省盐城市 224200)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近年来,我国生鲜番茄及其制品的消费以年均15%的增长率高速发展,2017年我国番茄单品年消费量超2×108t,销售额过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番茄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蔬菜,2014年我国生鲜或冷藏的番茄出口量为2×109kg,出口金额为122 082千美元。但近年来,一些国家通过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中国番茄产品的进入,如出口菲律宾、韩国、沙特、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番茄酱要求出具非转基因证书,出口到德国的番茄酱要求检验杀灭菊酯、百菌清等农药残留,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番茄的生产和出口。

目前,在我国番茄生产中,为害番茄的害虫种类较多,为害程度较重,特别是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虫害的发生更为严重,导致农药使用量较大[1-2],农药残留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了番茄的生产和消费。烟粉虱是设施番茄上的重要害虫,受其为害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且根系活力、光合速率、花粉活力、座果率和单果重等明显下降,其叶绿素合成与光合作用受阻,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3]。

苏北和苏中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番茄生产地,且番茄生产主要采用春提早茬口安排。其中,苏北地区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苏中地区以多层薄膜覆盖的普通大棚栽培为主,也有少量的日光温室栽培[1,4]。为对春提早茬口番茄害虫实施有效的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笔者选择苏北地区徐州市和连云港市的蔬菜园区、苏中地区扬州市和泰州市的蔬菜园区各1个,并在扬州市另选1个以日光温室为主要栽培设施的蔬菜园区,开展了不同生态农区春提早茬口番茄生产上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同时对春提早茬口番茄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春提早茬口番茄生产上的虫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防控技术指导。现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系统调查点

系统调查分别在江苏省苏北和苏中两个生态农区进行。苏北地区调查点设在徐州市农科所蔬菜生产基地和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镇老庄村蔬菜生产基地,苏中地区调查点设在泰州市兴化市之赢芦扬果蔬合作社和扬州市江都区吴桥蔬菜产业园区,苏中地区日光温室调查点设在扬州市邗江区扬州绿扬蔬菜公司。每个基地选同类型大棚3个作为调查对象。

徐州市农科所蔬菜生产基地日光温室,长80 m、宽8.5 m,种植番茄品种为“格瑞斯”,于2018年11月13日育苗,2019年1月5日定植;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镇老庄村蔬菜生产基地日光温室,长46 m、宽10 m,种植番茄品种为“精棚11”,于2018年11月18日育苗,2019年1月8日定植;兴化市之赢芦扬果蔬合作社普通塑料大棚,长50 m、宽4.2 m,种植番茄品种为“冬圣”,于2018年11月6日育苗,12月25日定植;扬州市江都区吴桥蔬菜产业园区普通塑料大棚,种植番茄品种为“金棚M6”,于2018年11月18日育苗,2019年1月5日定植;扬州市邗江区扬州绿扬蔬菜公司日光温室,长88 m、宽9 m,种植番茄品种为“瑞星2号”,于2018年11月5日育苗,2019年1月5日定植。

1.2 虫害调查方法

1.2.1 害虫普查

害虫普查于4月初进行,根据各调查点番茄上常见害虫的发生时间,每月调查1次,第1次调查时间为4月10日,共调查3次,根据3次的平均虫量确定害虫的发生程度。

1.2.2 烟粉虱的系统调查

参照周福才等(2003)[5]报道的调查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2株,每株选上、中、下部叶片各1张进行田间调查,统计成虫和若虫数量。于2019年4月2日开始第1次调查,每15 d调查1次。

田间成虫调查方法为轻轻翻转被调查植物的叶片,统计叶片上的成虫数和飞走的成虫数;若虫调查方法为在完成成虫调查后,将叶片从叶柄基部切断,带回实验室,取一张白纸,用刀刻一个1 cm2的正方形小孔,将有小孔的白纸放在叶片上,在解剖镜下观察小孔中的烟粉虱若虫数量,每张叶片上随机调查3个点。

1.3 防治烟粉虱药剂筛选试验

1.3.1 试验设计及实施

试验在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蔬菜温室大棚内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1)10%溴氰虫酰胺OD 750倍液,(2)80%烯啶·吡蚜酮WG 3 500倍液,(3)50%氟啶虫胺腈WG 4 000倍液,(4)10%吡虫啉WP 1 500倍液,(5)清水对照(CK)。以常用药剂10%吡虫啉WP作为对照药剂。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10 m2。为防止药剂间相互影响,喷药时各小区间挂塑料薄膜进行临时隔离,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1.3.2 项目调查及数据处理

在施药前和施药后1 d、4 d、7 d、10 d,分别调查烟粉虱的成虫和若虫数量。计算公式: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量-处理区虫量)÷对照区虫量]×100;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试验数据采用DPS软件处理,应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设施番茄生产上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程度

由表1可知,江苏省设施番茄生产上的害虫主要有4种,分别为烟粉虱、蚜虫、斑潜蝇、斜纹夜蛾。其中,苏北地区4种害虫均有发生,苏中地区的兴化市和江都区(单膜大棚)均未发现烟粉虱,邗江区(日光温室)4种害虫均有发生。4种害虫在两个生态农区的发生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苏北地区蚜虫和烟粉虱的发生重于苏中地区,苏北地区赣榆县的斑潜蝇发生略重,苏中地区兴化市的斜纹夜蛾发生略重;另外,在苏中和苏北地区设施番茄生产上,烟粉虱是优势害虫,发生量较大,为害较重。

表1 春提早茬口番茄生产上主要害虫种类及其发生程度 (单位:头/叶)

2.2 番茄生产上烟粉虱的种群动态

2.2.1 苏北地区

由图1可知,在赣榆县沙河镇老庄村蔬菜生产基地,4月初在设施番茄生产上有少量烟粉虱出现,随后烟粉虱的成虫数和若虫数缓慢上升;随着温度的升高,5月28日后烟粉虱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4月7日至5月28日,烟粉虱的成虫数和若虫数分别从0.05头/叶和0.05头/cm2上升到1.10头/叶和0.68头/cm2,分别增长21.0倍和12.6倍;6月15日烟粉虱的成虫数和若虫数分别较5月28日增长4.0倍和30.9倍。

图1 赣榆县沙河镇老庄村蔬菜生产基地设施番茄上烟粉虱种群动态

由图2可知,徐州市农科所蔬菜生产基地的设施番茄上4月未见烟粉虱,直到5月中上旬才发现少量烟粉虱,此后烟粉虱的成虫数和若虫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长,6月5日烟粉虱的成虫数和若虫数分别为1.90头/叶和1.59头/cm2,对番茄的危害相对较轻,此后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快速上升,7月8日烟粉虱的成虫数和若虫数分别达到98.87头/叶和158.20头/cm2,由于其种群数量较大,番茄开始发生煤污病。

图2 徐州市农科所蔬菜生产基地设施番茄上烟粉虱种群动态

2.2.2 苏中地区

由图3可知,扬州绿扬蔬菜公司日光温室番茄上的烟粉虱从4月中下旬开始发生,随着温度的升高,烟粉虱的成虫数和若虫数逐渐增加,4月26日烟粉虱的成虫数、若虫数分别为0.10头/叶和0.02头/cm2,5月19日烟粉虱的成虫数、若虫数分别为1.43头/叶和0.10头/cm2,且部分番茄叶片上有煤污病发生。

另外,在兴化市、扬州市江都区的设施番茄生产上均未发现烟粉虱。

图3 扬州市邗江区扬州绿扬蔬菜公司日光温室番茄上烟粉虱发生动态

2.3 不同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2.3.1 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比较

由表2可知,10%溴氰虫酰胺OD、80%烯啶·吡蚜酮WG和50%氟啶虫胺腈WG对烟粉虱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 d,3种药剂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均在67%以上,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80%烯啶·吡蚜酮WG和50%氟啶虫胺腈WG在施药后7 d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达到最高,分别为88.82%和85.46%;10%溴氰虫酰胺OD在施药后10d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达到最高,为97.32%,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常用农药10%吡虫啉WP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相对较差,在施药后3 d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达到最高,仅为50.43%。

表2 不同药剂对烟粉虱成虫的田间防效 (单位:%)

2.3.2 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比较

由表3可知,10%溴氰虫酰胺OD和80%烯啶·吡蚜酮WG对烟粉虱若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这2种药剂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分别为55.50%和40.19%,表现出一定的速效性;在施药后10 d,这2种药剂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达到最高,分别为88.46%和77.07%,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50%氟啶虫胺腈WG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也相对较差,施药后10 d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仅为53.77%。常用药剂10%吡虫啉WP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相对较差,施药后10 d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仅为34.64%。

表3 不同药剂对烟粉虱若虫的田间防效(单位:%)

2.3.3 安全性

施药后10 d、20 d分别对药剂处理区番茄的长势和结果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番茄长势和结果均正常,未出现叶片和果实的畸形,说明试验所用各药剂在本试验用量下均对番茄生长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近十多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其中,苏北地区蔬菜种植以日光温室为主,苏中地区以普通大棚为主、有少量日光温室。在冬季,温度是影响江苏省冬春季蔬菜上害虫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苏北地区日光温室的冬季温度可保持在10 ℃以上,半地下日光温室内温度甚至可达到20 ℃以上,而苏中地区普通大棚的冬季温度在5 ℃以上,故苏中和苏北地区不同类型设施内的温度差异是造成两地设施蔬菜害虫发生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烟粉虱不耐低温,发育起点温度为12.5 ℃以下[6]。在本研究中,由于苏中地区的扬州市江都区和兴化市调查点均为单膜覆盖大棚,棚内温度较低,故棚内均未发现烟粉虱;而扬州市邗江区调查点为日光温室,棚内温度相对较高,故烟粉虱发生量也相对较多,这与王勇[7-8]和周泽华[9]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江苏省设施蔬菜种植中,冬春季设施大棚内温度是决定烟粉虱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斜纹夜蛾不耐低温,在冬季长时间为0 ℃左右的低温下基本不能生存[10],其在江苏省可以蛹或幼虫的形式在保护地土壤内越冬,且斜纹夜蛾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3.74 ℃[10]。在本研究中,苏中地区单膜覆盖的大棚在3月中下旬棚内温度可达到15℃以上,苏北地区日光温室内温度更高,这就导致两地区的春提早茬口番茄生产上,斜纹夜蛾可以取食为害,故在暖冬年份应重视对设施番茄生产上斜纹夜蛾的预警和防控。同时,兴化市是江苏省香葱的重要产区,两年5茬,连年种植,而斜纹夜蛾是香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11-12],且近几年,兴化市推广早春番茄-香葱轮作模式[13],这为斜纹夜蛾的周年繁殖为害提供了条件虫源。在本研究中,兴化市设施番茄生产上斜纹夜蛾的虫量相对较大,这可能与兴化市斜纹夜蛾虫源较丰富有关。

10%溴氰虫酰胺OD、80%烯啶·吡蚜酮WG和50%氟啶虫胺腈WG 3种药剂对设施番茄上的烟粉虱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作为新型微毒杀虫剂,对烟粉虱的成虫和若虫均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80%烯啶·吡蚜酮WG和50%氟啶虫胺腈WG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速效性表现较好,但这2种药剂的持效性略差。常用药剂10%吡虫啉WP可能因长期使用,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防效均较差。因此,在设施番茄生产上,要轮换使用10%溴氰虫酰胺OD、80%烯啶·吡蚜酮WG、50%氟啶虫胺腈WG,以减少烟粉虱抗药性的产生,并要选择正确的施药方式,以提高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烟粉苏中若虫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凝侨心 聚侨力 助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四川省凉山烟区烟粉虱发生规律研究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