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2-12 10:07张灵芝
关键词: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张灵芝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强传统文化渗透为主。教师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初中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充分激发语文思维,在和谐互动的支持下,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这样,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便能走向更大的成功。本文具体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继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 有效渗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初中生在网络上搜集学习资料、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会受到肤浅文化的诱惑,甚至逐渐侵蚀他们的思想灵魂,很不利于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师应该在组织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过程中,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对此,笔者凭借多年教学经验,阐述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仔细研读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学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理解能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堂教学互動具有“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特色,更符合初中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另外,教师必须仔细研读语文教材,充分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要从不同角度带领学生分析课文,鼓励学生了解文章背景,借此机会传授不同的学习技能,语文教学特色尽显,学生自然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为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理论必须结合实际,要组织学生阅读理解教材内容,并利用常见的生活问题,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高尚品行,真正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双向发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均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教师最好把握这个机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读写意识。具体而言:应在阅读理解中鼓励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素材,或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询问学生的感受,启发他们感悟不同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实现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读写能力的提高。

学习语文看似简单,却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创意写作,使他们有机会突破自我,从而发展成高素质的人才。

比如,教学《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这几首古诗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理解诗歌的内容,产生深入挖掘传统文学魅力的浓厚兴趣。接着,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抄写诗歌,读写结合的同时,从新的角度赏析诗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入合作探究法、提问教学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使全班学生不断积累文学知识,核心素养、文学素养得以双向发展。

三、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全面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生在课堂学习语文知识的时间很短,教师应该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断感悟传统文化,稳步提升核心素养。

比如,班会上组织“经典阅读”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文学经典后,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也尝试接纳别人提出的各种建议。再如,每月开展一次古诗词朗诵比赛,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的比赛活动有益于初中生朗诵水平、语言表达水平、核心素养的提升,等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育就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不妨借助地方特色文化,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初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教学内容,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比如,清明节祭祖、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插茱萸等,这些民间节日风俗的起源,就很值得学生们广泛搜集资料进行理解。

通过开发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能够扩大语文课堂的教学范围。比如,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不同地区的特色民歌,分享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通过领略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产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同时期努力做到不同校本课程的开发。语文始终具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既有利于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可谓一举多得。

多元文化内容影响着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在课上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在课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十足,或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未知,或独立思考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学生自愿接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肩负起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他们敢于突破创新,主体优势越来越大,将来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仔细研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补充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里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文学素养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效果会更好,教学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开展,最终培育出大批高素质、有理想、有文化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高品佳《基于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探究》,《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17期。

[2] 郑雪丽《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考试周刊》2019年第54期。

[3] 魏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作用》,《新课程(教研版)》201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