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阅读中的运用分析

2020-12-14 01:16郭伟彦
天津教育·中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学科中的定义、概念和公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式引导让学生对定义、公式和概念进行有效掌握,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打牢基础。而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和公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能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数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127-02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Reading

(Guojiahe Primary School,Huaniu Town,Maiji District,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GUO Weiyan

【Abstract】Definitions,concepts,and formulas in mathematics are the foundation of learning mathematics.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teaching method to effectively master definitions,formulas,and concep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ing mathematics.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can create a good learning situation for students.Elementary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abstract concepts and formulas in the mathematics discipline in specific situations,so that students can"read"better.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evelop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already have a certain level,which can understand ab‐stract mathematical concepts.

【Keywords】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Mathematics reading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关键和有效途径。在数学学科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让其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限制,他们对数学中的抽象概念难以有效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能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生在阅读中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印象,最终使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小學数学阅读概念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数学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创新教学的能力。数学也是由语言组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从而形成数学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帮助其形成系统化的数学阅读体系。

二、小学数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数学阅读概念

小学生受思维发展的限制,没有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固有的印象,认为数学学习是通过练习和理解得来的,因此没有对数学形成阅读概念,这也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指导。正如上面所说,数学也是由语言构成的,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数学学科的数学语言,既然数学由语言构成,那学习中必然离不开阅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数学阅读概念,才能为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难以进行情境化教学

数学学科具有自身独有的抽象性,小学生思维特点较具象化,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其在情境下进行数学阅读能够加深印象,提高认知。而教师在教学中没运用情境教学的意识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会导致学生难以对数学概念、公式和定义进行有效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

三、情境教学法于小学数学阅读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进行阅读理解

小学生生性活泼,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为教师进行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学习情境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数学阅读的内涵,再通过学习情境的引导让学生对数学阅读产生兴趣,让其通过整体阅读,明确该定义的基本含义和内容。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要注重氛围,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感受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从而增强阅读印象,加深理解。教师在教学生加减法相关知识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入动画,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能根据字幕进行阅读,将书上的例题用动画呈现。如一位同学去学校的便利店买了一支铅笔,花去2元钱,又买了一个练习本花去3元钱,给了营业员10元钱,营业员应该找多少钱?这种生活化的情境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读题,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更好地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归纳,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效率。

(二)创设情境游戏进行阅读训练

游戏对小学生而言有天生的吸引力,也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游戏,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强数学阅读,教师通过教材和课外趣味数学的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能让小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小学数学“认识更大的数”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制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个、十、百、千、万、亿”计数单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情景游戏“我最会读”,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阅读较大的数,而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读数,就是对阅读的实际训练。

(三)创设问题情境强化阅读效果

要想让学生通过数学阅读有效地掌握知识,就离不开学生的思考,只有积极开动脑筋,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中的知识点。这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其能更加有效地思考。而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其进行有效的互动,及时给予其指导,让其在启发下更有效地理解。以小学数学中的“负数的认识和写法”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阅读负数的概念后,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复数有哪些特点?”学生在阅读中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思考,活动结束后,教师又为学生引入具体的实例“天气预报中气温为5摄氏度记为上5摄氏度,那么零下5摄氏度怎么表示呢?”在这种具体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在探究中能通过反复阅读,进行概念的理解,在理解概念后对问题进行有效探究,利用这种步步深入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地吸收知識。

(四)创设阅读情境增强阅读体验

小学数学阅读在不断应用中变得更灵活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氛围的创设,学生在氛围的影响下才能更主动地阅读,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如可以在教室内设置数学阅读角,让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带动全班共同阅读。此外,这种阅读情境还能拓展数学阅读的内涵,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发现数学的广阔天地,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总之,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培养时,教师要明白数学阅读的内涵,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在此理念指导下,深入研究当前数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数学阅读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创设阅读情境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蔡淑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训练[J].考试周刊,2018(16).

作者简介:郭伟彦(1969-),女,汉族,甘肃天水人,专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数”山有路“读”为径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