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不再令学生惧怕
——有感于小学作文教学

2020-12-15 22:33党玉萍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展街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31期
关键词:写作文习作动作

党玉萍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展街小学)

当前,语文课上面对写作训练,许多学生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如何才能让学生写作文时能像平常交流说话一样自然随性呢?老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尽量减少约束;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上好阅读课,教给写作方法;激发写作兴趣,这四步是实现作文与心灵自由对话的有效途径。

一、减少约束,让孩子们敢于表达

当前,部分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不会写、无话可说,最后为完成任务或虚编乱造,或上网抄袭,最后导致习作或内容不完整,或千篇一律,根本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实的习作教学要求太高,限制过严。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时不可以偏题离题,还要书写工整、语句通顺、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些时候还限定了习作的体裁,字数等。学生一听到这么多条条框框,顿时头都“大”了,根本无法完成习作,最后为了完成任务就东拼西凑、乱写一气,假话套话都出现在习作当中,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谈不上表达真情实感。要想让学生认认真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老师布置习作时,不要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语句通顺即可。只有这样,学生在习作中才有话可写,有话敢写,写出的作文才能真实自然,才有创意有个性。

二、丰富生活,让学生有所表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要开发写作资源,一定要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写作,更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感悟生活,这样才能真正地把作文写好、写活。如果让学生整天待在教室里闷头学习,教师在写法指导上用再大的力,学生也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所以,教师在讲清楚习作要求的同时,要充分拓展学生作文选材的范围和空间,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春天来了,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春天;下雨了,让学生观雨;校园里的花开了,让学生赏花;六一儿童节到了,组织学生编排“庆六一”节目。只有亲身经历了,作文才有话可写,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如每年中秋节,学生写一篇家人一起过中秋节的作文,为防止部分学生无话可说,教师进行了简单的指导。有些学生不仅写了月饼的花色、味道、制作步骤,还写了圆圆的月饼象征全家团团圆圆的寓意;有些学生写了全家人赏月的情景,讲起了《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又如,学校每学期秋季都要开展运动会,每次运动会后,学生写一写运动会中的所见、所感、所得。小刚同学这样写道:运动会开始了,大家都敛声屏气、全神贯注地盯着裁判员手中的发令枪,只听“啪”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箭一般地奔向终点,啦啦队的队员也毫不示弱,喊得面红耳赤,加油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小红同学这样写拔河比赛:拔河比赛马上要开始了,老师过去抽签,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预备!”“嘟——”比赛正式开始!双方队员互不相让,使出全身力气拽紧绳子。你看!小琴同学眼晴瞪得滚圆,整张脸因使劲太大而变形,鼻子缩到了一起,嘴巴也快咧到耳根旁了,而她全然不顾这些,两手紧紧地拽着绳子,身体使劲往后躺着,就如一头发怒的小狮子,连牙齿都似乎咬得“咯吱”作响,她的手已经被这根粗糙的麻绳磨破了皮,但她仍然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往后拉,红布条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移去……学生的习作真实、自然,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运动会的热爱。由此可见,丰富学生生活,拓展选材空间,写真话、写实话是学生习作走向成功的关键。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写作的源泉。

三、上好阅读课,让学生学会表达

“课文是习作教学的很好的例子”。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必须要从习作的角度出发,上好阅读课,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选编进小学语文的课文都是经典名篇,尤其是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更是习作的范文,老师一定要重视第一篇课文的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要求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选编进这一单元的课文分别是:《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刷子李》《金钱的魔力》。这些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个个特点鲜明。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人物描写一组》第一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课文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把小嘎子顽皮、活泼、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特点和胖墩儿沉着冷静的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好例文。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这样设计教学: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想一想,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我觉得小嘎子顽皮、活泼、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生2:我觉得胖墩儿沉着、稳重。

师:同学们再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生1:老师,我画出了这一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作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话中“精神抖擞”“蹦来蹦去”可以看出小嘎子的动作敏捷、灵活;又从“使巧招”“下冷绊子”中可以看出小嘎子富有心计。

师:小嘎子在蹦来蹦去的过程中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生2:小嘎子可能在想:我一定得使一招把胖墩儿很快摔倒,我使什么招呢?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

师:你们所说的动作敏捷、顽皮、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

生3:我觉得是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出来的。

师:是啊!用好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就可以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在学习《“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中,作者抓住摔跤时的动作和小嘎子的心理描写刻画出一个动作敏捷、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和稳重、沉着的胖墩儿,那么今天这篇课文,作者又通过哪些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王熙凤呢?学生读课文后很快就说出,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衣着、动作的描写,写出了王熙凤见风使舵、泼辣张狂、善于阿谀奉承的特点。

学完这几篇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性格鲜明的人物吗?也能像作者这样,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表现出人的特点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能!”学生热情高涨,作文写得特别好。实践证明,如果从习作的角度来教学课文,就不愁学生不会写作文。

四、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众所周知,要做好一件事,兴趣是至光重要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挖掘,才会挖空心思选择典型事例,认真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因此,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就一定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一直以来,讲评学生习作,展示习作中的亮点是激发学生写作的一个好办法。在平时批阅作文时,遇到写得好的习作,教师就挑选出来,在全班学生面前朗读,并对习作中的亮点进行点评。习作被展示的同学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写作的劲头更足了。写得不够好的学生,努力找范文中的闪光点,对文中写得好的开头、结尾,或某句话、甚至是用得好的某个词语,教师都要指出来进行表扬。被表扬过的学生,对待习作更加用心了。一名学生写了《难忘的一堂课》一文,文中几个词语用得比较恰当,如用“抓耳挠腮”来形容同学们做不出题的苦恼;用“目不转睛”“屏住呼吸”来形容同学们看老师解题时的专心;用“受益匪浅”来形容对这堂课的收获。为激发这名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不惜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评学生,并用投影仪展示了这篇习作,让同学们点评。一位同学这样说道:“他在作文中用词准确,‘目不转睛’用得好,比我的‘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好多了,我今天也受益匪浅。”让每个学生享受到习作的乐趣,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鼓励学生敢写、可写、会写、乐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促使自身的写作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写作文习作动作
写作文的烦恼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