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课程优化研究

2020-12-15 06:59孙京主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攀岩考核优化

孙京主

摘要:攀岩是目前多所体育专业院校的必修课程,但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西安体育学院攀岩必修课程进行研究,在体育专业攀岩课程基础之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改进攀岩课程内容组织及考评方法等,为攀岩必修课程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也为体育专业院校攀岩课程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攀岩;课程优化

基金项目:2017年西安体育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西安体育学院《攀岩》课程理论与实践环节整体优化研究”,课题编号:XTJY1703。

目前,攀岩课程广泛开设于体育专业院校必修课程当中,但由于场地、生源、师资等原因,攀岩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完善,且相关的课程理论研究十分匮乏。本文将以新攀岩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思政、攀岩课程技术内容安排、课堂风险控制、教学组织优化、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以期对体育类专业院校在攀岩项目课程的大纲制定、教学内容优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一、分析与讨论

(一)以课程思政实现课程优化

在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攀岩课程中要融入政治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根据攀岩课程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攀岩基本知识,发展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等,实现攀岩课程的心理教育功能。

(二)安全风险控制在课程中的体现

就攀岩运动而言,在开展攀岩运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教学存在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危险。为确保攀岩课程教学的安全性,攀岩课程需提高安全防范,教学前应提前准备好攀岩器材并检查装备、检查攀岩墙,课前让学生学习攀岩安全课程及保护措施,避免课程开展中出现问题。

1.课前准备。在课前要提前准备上课所需的攀岩保护器材,提前讲述和示范攀岩保护知识、保护器材运用方法、危险动作以及禁止事项;必须严格遵循PPE检查要求,检查当堂课程所需装备。学生使用装备前教师也需检查装备的可靠性,让学生提前建立安全防范意识,合理控制课程进度,提升对安全防范的要求。

2.攀岩课程需要的基本保护知识和保护常识。首先,攀岩课程操作保护器材之前需介绍器材的功能、作用和保养方法,以及要了解对应的保护方式是哪一种。注意要讲清楚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谨记。课程中攀爬者与保护者要遵守所有行为规范要求。其次,攀爬者与保护者须及时沟通,提前告知保护者和提醒其他人自己准备做的事项;不允许携带金属及尖锐的物品攀爬,要提前检查携带物;任何人禁止踩踏绳子,以保证生命安全。最后,要对攀岩课程安全性及攀岩路线做详细了解,明晰安全方案。

3.攀岩课程所需的保护装备风险控制。体育专业院校要对体育专业学生攀岩课程的保护器材做提前准备、检查,需准备保护器材和安全保护装备:绳子是否磨损坏,绳结对不对,保护器(grigri\ATC)是否安全,主锁、安全带、安全衣、头盔、快挂、攀岩鞋、扁带等这些保护器材是否安全,有无损坏,是否生锈等,都需要从头检查一遍。

4.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思想意识。攀岩运动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运动,要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任何时候都须确保攀爬者的安全。保护者与攀爬者体重不能相差太大,最好是体重、力量大的保护体重轻、力量小的,攀爬者攀爬时至少需要两名保护者,一人做保护,一人做辅助保护。

5.保护者的动作规范、职责及被保护者的下降动作技巧。保护者动作规范影响攀爬者的速度和进度以及生命安全,手上的保护技术需流畅熟练,老师要提前做好保护动作,眼睛须注意观察,耳朵须时刻注意听,切勿交头接耳,每一步操作都须规范进行,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和错误。攀爬者即将下降前要提醒保护人员准备下降,得到回应后开始下降,身体要往后坐,双腿可以轻轻抵岩板匀速下降。

(三)具体的教学组织优化

1.理论教学内容。攀岩运动的起源、发展、形式、魅力和赛事。

2.实践教学内容。攀岩常用装备的认知、使用、保养和作用,攀岩常用绳结的打法、用途和优缺点,攀岩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手法、脚法、平衡、重心转移及移动,攀岩运动保护技术:保护站的设置(上方、下方、攀石保护技术及职责)、顶绳保护五步法、保护点的设置,攀岩运动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攀岩教学的特点(攀爬游戏)、原则、方法,能力培养的环节:体能训练、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和平衡训练。

3.重点技术内容的优化。

(1)技术保护。PPE检查相关理论及实践操作、保护站的架设及岩降技术、安全操作及风险评估、SRT单绳上升及下降、绳结技术、五步保护法等,需对攀岩运动课程进行安全防范控制与保护,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

(2)教学及赛事裁判。体育专业院校攀岩课程中需掌握攀岩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攀岩赛事组织与裁判,实施教学、技术动作解析,组织裁判学习知识,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增加攀岩赛事裁判的知识和提升技能水平。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优化

在新的考核方案下,强化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的功能,提升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攀岩课程教师的学习能力、体能与技能、技术动作和技术规范、路线设计能力、动作评价能力、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安全保护能力。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理论、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以及赛事裁判考核。1.理论考试。该部分占考核总分的10%,笔试攀岩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保护装备。

2.攀岩技术考核。该部分占考核总分的40%,先锋攀爬与保护+口述,保护站的设立与下降+口述,绳结打法考核+口述,难度攀爬。

3.实践能力考核。该部分占考核总分的30%,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练习及纠错。所有学生配合,最后考试的一名学生对攀岩教学技术进行分享,分享环节由一名扮演老师的学生来组织.

4.赛事组织、裁判、实践考评。该部分占考核总分的20%,模拟或正式比赛,分为三组轮转考试,根据执裁情况给予分数;课堂之外实践成绩如外出裁判、兼职教练、参加社团和院队等纳入总成绩。

二、结语

通过加强课程思政来强化攀岩课程的教育功能,在攀岩理论课程中融入相关思政知识,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转变学生的思想,并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攀岩运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赛事裁判的组织,转变教学方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合理安排教学,使学生能够接受课程内容,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安全风险控制在课程中的体现,加强课程的安全性,也进一步牢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考核与评价方法安排的改进,进一步实现了课程考核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这些具体的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课程的效果,对体育专业院校攀岩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宁国辉.高校大学生攀岩教学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2]郑志鹏.贵阳市普通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3]周亚飞,刘小学,郭晴.浅谈高校大学生攀岩教学方法研究[J].运动,2012(12).

[4]溫博.攀岩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王勇.试论高校大学生攀岩教学方法的有效性[J].高教科研,2014(7).

猜你喜欢
攀岩考核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波比攀岩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