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案例实践研究

2020-12-15 06:59杨百晶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

杨百晶

摘要:高中物理主要是由力学、电学、磁学三部分组成,属于基础物理的入门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而对于缺乏相关能力的学生而言,在接触高中物理时,往往由于无法正确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点,且无法在脑海中还原不同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而导致整个推导过程受阻,影响到对后续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因此,我们要将这种抽象的状态和影响机理以表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更多的人能够以简单易懂的、直观的方式去识别并了解其中的影响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化,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简便的方式来模拟和反映不同的物理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

高中物理是现阶段我国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异性较大的一门学科,究其根本是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对于逻辑思考能力较弱的學生,他们在接触和学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很难在脑海中模拟整个影响的过程,因此就无法进行准确合理的推导,这会阻止其还原整个影响过程的机理。想要让更多的学生迈过这个门槛,就需要提高对高中物理抽象知识的简单表示。而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就是通过更加直观、简单的方式对整个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示,帮助更多的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来认识和理解各物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产生影响的机理。

一、信息化教学案例与传统教学案例之间存在的区别和优势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案例分析都是以图像的形式来进行展示的,无论是题干问题还是被分析对象,都是以模拟图像的形式进行表现,基于这种二维静态的图像要素进行分析,首先就需要参与思考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转换能力,能够将这种二维的静态图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理模型,然后在脑海中还原这个模型中各物理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过程。对一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理解和还原的过程中会比较吃力。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有更多的资源能够投入到教育系统中,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到更多信息化物理课件。过去,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和演示的过程,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能够以极小的成本和极少的时间就收集到位并且进行准确的展示。信息化是未来我国高中物理以及高等教育过程中一种通用的教学形式,它的优势在于整个教育过程所需采用的课件和相关参考信息都能够以极小的代价获取,并且技术易于升级、完善和巩固。对于一个成熟的课件而言,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展示相当便捷。信息化技术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一些抽象的概念和作用机理,这使得在高中物理学习时受限于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去观察这些要素之间产生影响的机理,原先影响他们进行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被技术所化解,他们能够避免由于相关能力的欠缺而导致物理学习困难。

二、信息技术是导入教学的有效工具

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更多的手段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具象化、表象化,以帮助学生对一些基础概念进行学习和掌握。新课改的宗旨就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学科知识内容。信息技术可以将视频、图片、音频、文字进行结合,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例如可以采用物理模型要素影响关系示意图动态播放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相应的内容,以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一些技术的物理概念,降低学生前期学习的门槛,同时为学生在日后灵活应用这些物理概念打好基础。高中物理所学习到的知识,从初步学习到熟练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物理概念,只要能够掌握物理概念的应用场景、应用对象和一些具体的公式,就可以达成对概念的掌握,而想要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实际中,则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其中的核心关系。与初中物理学习内容相比,高中物理学习和思考的模型对象的参与环节、数量更多,影响作用更明显,在两者、三者甚至更多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学生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才能够完成对整个物体受力影响的学习和推演。在初步的概念学习和推演练习中,可以利用动态视频演示的方式将具体的影响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掌握,而后续内容的熟练掌握则需要学生借助于之前的学习经验和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与过去高中物理所用的课件相比,信息化多媒体课件能够借助的媒体种类很多,教师通过优秀的课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提炼和展示,可以缩减教学用时,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是探究教学的工具

高中物理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重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提取关键信息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借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自习的过程中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自主提炼相应的内容,并明确自己查询的学习资料应该侧重于哪一方面,在自己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整个概念体系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对其中一些侧重点进行专项的学习。这在过去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是不存在的,因为过去受限于落后的信息水平,学生想要独立收集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只能通过教科书和相应的教辅资料来进行获取,获取的途径比较少,而且获取到的知识量受到单位时间的限制,学生无法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因此一些学生无法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不能对自己感兴趣或自己擅长的部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这会影响学生在某些领域更加深入研究和学习的动机,而新课改将学生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节奏、学习效率和学习的广度,都是由学生自己来掌握的。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学生能够用极短的时间,获取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对课堂知识的拓展非常有利。这对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内容的习惯,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是高等物理学习的基础。目前高中物理所涵盖的知识门类主要包括力学、电学、磁学这三类,而它们之间的经典作用机理都是以一种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呈现的,但由于这种概念较为抽象,所以在过去的学习中,很多人无法正确理解并还原整个过程。但是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之下,我们能够用更多的方式去还原这种过程,让整个过程不再抽象,而是能够被直接观察,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高中物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郭彬,张语函,钟永江.用信息技术支撑高中物理智慧教育的案例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9):43-45.

[2]顾培琳.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应用及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王凯.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主题教学模式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实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