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2020-12-16 05:48李烈军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疫病

李烈军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疫病预防监测中心 564300)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动物养殖规模不断增长。相关动物疫病也随之出现流行趋势。因此,动物防疫工作是目前畜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充分把握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重点。

1 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必要性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采取有效动物疫病防治措施,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并及时防止动物疫病扩散,为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提升养殖行业经济效益。目前随着动物养殖规模的扩大,我国动物饲养过程中广泛采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这一模式在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容易造成疫病迅速传播的问题。同时在目前养殖过程中常涉及在不同地区之间引进动物品种的问题,如果防疫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外来品种携带病菌的现象。因此,根据当前畜牧业发展现状,需要加强对动物疫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有效提高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水平,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

2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重点

2.1 提高养殖人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

目前,一些养殖户缺乏相关动物防疫知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为了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采取广泛的宣传方式,普及防疫工作专业知识,提高养殖人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养殖人员充分认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对防疫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向养殖人员讲解有关疫苗接种方式、药物使用问题。并结合当地动物养殖的具体情况,宣传不同类型动物的防疫工作要点及其注意事项,定期指导和培训养殖人员,以便对动物养殖工作形成有效的指导作用,使养殖人员提升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

2.2 做好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对于动物疫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能及时控制疫病的产生与发展,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接种疫苗要注意以下工作要点:第一要全面了解当地养殖状况,对疫病的发生和防治工作情况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严格落实。第二,在疫苗接种工作开始前做好对动物自身情况的检查工作,如妊娠期间的动物不能接种疫苗[1]。第三,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应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做好疫苗接种器械的消毒工作。同时要加强疫苗质量的控制,选择质量合格的疫苗产品。注射疫苗前应事先混合均匀,并做好疫苗保存工作,对保存条件加以严格控制。

2.3 提升防疫技术水平

防疫技术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具有关键意义,充分保障防疫工作的实施效果。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要重点提升防疫技术水平。其中,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防疫技术的学习,相关部门也应做好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培训与考核,加强相关知识储备,有效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畜牧兽医工作人员。

2.4 加强疫情监测

在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对疫情监测也是一项重点内容,能有效掌握动物疫病的产生与传播,并采取解决措施。在疫情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动物健康检查,同时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养殖动物存在的健康问题。要及时进行抗体检测,发现动物某种抗体不达标时应加以补免。另外,还要加强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定期检查工作,并补充缺少的物资。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指挥机构,充分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保证人员之间能顺利联络。在发生疫情时能根据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及时控制疫情,更好的防止疫情扩散。

2.5 完善动物防疫机制

为了促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更好开展,还应加强和完善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充分明确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及相关任务,在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查找原因[2]。相关部门需要准确统计和调研当地防疫工作数据,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控制。

3 结语

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对提高养殖行业经济效益、保障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把握其中的实施重点,加强防疫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疫病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