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监测对动物疫病防控作用分析

2020-12-16 05:48李丽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制品疫病防控

李丽

(河南省南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3053)

动物疾病防控直接影响养殖户安全养殖及经济效益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因此,养殖户及相关部门应重视动物疾病预防及控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促进防疫监测相关工作的不断提升,优化监测工作过程,促进防控系统的创新与改革。

1 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作用

1.1 保证动物制品的质量

随着动物经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动物制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动物制品质量及检疫检验有效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想要保障市场中流通的动物制品整体质量,首先应严密监测养殖环境,避免带病动物及患病动物流入动物市场中,及时检查患病动物与隐性带菌动物,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患病动物,从根本上确保进入市场中的动物制品具备较高安全性[1]。

1.2 利于动物疫病传播的防控

实时监测养殖场内部或养殖领域中动物的实际身体状况可以不断规范养殖户及相关生产组织的经营行为,实时了解动物生长状态与传染性疾病发展趋势,从而科学制定行之有效的疾病防控机制,防止动物疫病进一步传播,甚至是大范围蔓延,避免大规模爆发不可控的传染性动物疫病,以此来保障养殖人员及社会大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利用动物疫病监测可以进一步找出潜伏期及隐性患病的动物,详细分析发病的具体情况及养殖场内部的情况,进而分析判断出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随后便可以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控制疫病传播。

2 强化动物疾病监测有效性的策略

2.1 增强疫病监测网络平台的建设

首先,加大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增强动物疫病各高发区域监测机制的完善性,充分整合散养式动物与规模化饲养动物的相关疫病监测,实现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互联网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加大相关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确保疫病监测工作正常运转。此外,应不断完善疫病监测及诊断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动物疫病监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2.2 落实监督过程的全跟踪

为了保证疫病监测相关工作的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监测结果,按照数据制定相应的免疫方案。同时,应积极主动使用、引进先进的药物,按照预期制定的预防及治疗方案进一步落实监测工作。如果监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存在差异性,应及时运用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果监测工作中发现疾病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出现大规模传染,进一步降低风险。应确保完成所有治疗且完全康复的条件下将动物放入集体中,动物死亡应将尸体深埋或焚烧[2]。按照区域实际划分设计监测方案,充分考虑区域内部的情况,将常规性的监测方法与紧急预案相结合,完成既定监测目标。

2.3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任何工作的有效落实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目前我国动物疾病防疫相关法律法规依旧不够完善,为了能进一步落实疫病监测相关工作,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无证检疫,对违规单位应给予严肃处理,重视合格证的查验,在满足所有指标及要求时才能颁发合格证明。与此同时还应增强市场监管力度,严控动物养殖及生产全过程,明令禁止疾病动物进入市场,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动物疫病监管工作中,相互监督,方便及时了解疫病情况,快速做出反应,避免进一步扩大危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物疫病监测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及控制起到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大监测管控力度,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根据区域内部实际情况及监测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不断建立健全疫病监测体系,推动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制品疫病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粮油制品检验工作的思考分析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