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原因与防控

2020-12-16 05:48曾新波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肠炎病猪传染性

曾新波

(广西区扶绥种畜场 5321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引起的一种常见性、猪群之间相互接触出现的传染疾病,给许多规模化猪场造成严重损失,必须要提高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观念,加强猪舍的科学生产管理,保证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

当前在对猪胃肠炎进行分析时发现,发病是生猪所特有的一种疾病,牛羊等牲畜没有出现该病的现象。该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带毒猪和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疾病通常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或冠状病毒所引发的,可以通过呼吸、饲料、饮水及粪便等多种途径传播。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周期通常比较短,成年猪在感染病毒后2~3d发病,而仔猪因为抵抗能力比较弱,在感染病毒后的15~18h内就会发病。同时该病还有季节性特点,冬春季节是该疾病的高发期,由于该疾病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因此该疾病出现后往往呈现出规模性爆发的特点,而且不论是成年猪还是仔猪,感染该病的可能性都比较高,对于刚刚出生两周尚在哺乳期的仔猪来说,在感染该病后很容易死亡。

分析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时发现,成年猪和哺乳仔猪的症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哺乳仔猪发病后往往会发生突然性呕吐,频繁性的喷射状水样腹泻,粪便腥臭味比较强烈,同时随着病情加重,仔猪还会出现脱水症状,精神萎靡不振,快速消瘦等不良症状,部分病情比较严重,且日龄小的仔猪可能会在短期内死亡。成年猪在患病后出现上述不良症状的比较少,患病后只有少数抵抗力不佳的病猪会出现腹泻症状,病猪死亡率也比较低,只要治疗得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1]。

2 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发病周期短、规模影响大、传播途径广、病情紧急等特点,对仔猪影响大,致死率高。因此,在治疗期间,笔者应从仔猪入手,加强各环节的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2.1 优化生猪饲养管理制度

在生猪饲养管理中要进一步优化各个环节,首先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安全性,及时清理各种食物残渣,保证饲料全面、多样,禁止给生猪饲喂过期或霉变的饲料,保证饮用水洁净。仔猪需要加强管护,保证母猪营养均衡,提高母猪免疫力,这样才能降低仔猪患病的可能性。

2.2 优化生猪养殖管理

猪传染性胃肠炎可以通过食物、粪便、空气等多种途径快速传播,如果生猪养殖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该病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传播。所以说,在防控该疾病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养殖管理。在生猪养殖期间要结合养殖场实际养殖条件,科学合理的规划养殖密度、划分生猪活动区。同时,必须要做好猪舍的卫生清理工作,及时清扫积存的粪便,保证舍内干净整洁,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渠道。此外,在生猪养殖期间还需结合季节变化,疾病高发季节做好猪舍内温湿度控制工作,尽可能地为生猪成长创造更加理想的条件,从源头上杜绝疾病的传播[2]。

2.3 积极落实免疫工作

结合生猪的生长情况,做好免疫工作,有效增强生猪免疫力,防止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出现。因此,在生猪养殖期间,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组织生猪接种各类疫苗,提高生猪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尤其是仔猪,在提高仔猪免疫力时,不仅需要从仔猪自身入手,还需加强对母猪的管理,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母猪整体免疫力,进而保证仔猪健康成长。

2.4 结合病猪实际病情做好治疗工作

不可否认,在生猪养殖期间,即便养殖人员多方入手,实施防控工作,生猪依然会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结合生猪实际病情,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首先,在生猪养殖期间,如果发现生猪感染该病,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处理,并检查健康猪群中是否有病猪疑似感染,然后针对病猪病情的严重程度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其常用药物主要有恩诺沙星、阿托品等,仔猪应加强体液补充,避免其出现酸中毒或严重脱水的症状,加强对仔猪肠胃功能的调节,减少腹泻等不良症状发生频率。对已经死亡的病猪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将其深埋或焚烧,避免病菌大范围传播[3]。

猜你喜欢
胃肠炎病猪传染性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病猪喂药有办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