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讨

2020-12-16 06:34王晓轩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9期
关键词:爬山虎智慧教学方法

王晓轩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能够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互动,同时能够转化老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其根本优势是促进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增进交流和互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及中学阶段的应用较广,对目前的教学现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逐渐更新,教学目标和教育方向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关于小学生的教学计划引起了深思,为了顺应时代,小学教育模式逐渐创新。以小学语文为例,语文科目启蒙性较强,综合性较广,社会性和艺术性较为明显,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结合智慧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堂主体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教学内容顽固化、教学方法不新颖等问题。结合智慧课堂可以很好地转变这一现状。

1.课堂主体不明确

当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占据主体地位,限制了小学生想象和探索的机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获得学习的自主性。

2.学习动力缺乏

很多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排斥心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小学语文的理解和认识不够,严重影响小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教学内容顽固化

小学语文虽说是基础科目,必须完成生字词和诗歌诗词的识记、背诵,但现状是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过多地安排生词识记和课文背诵。这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通常过分地强制熟记背诵,可能会导致语文课文的精髓受到忽视,使得语文科目的学习目标和大方向出现差错。

4.教学方法不新颖

我们所熟知的语文教学方法,集中于阅读、识记、摘录、背诵等方面,长期反复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仅能提高语文的卷面成绩,而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得不到任何提升,导致小学语文课堂失去实际应用价值和艺术性。

二、智慧性语文教学的变革

1.体现为教学方式的创新

我们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上古诗三首《望洞庭》为例,《望洞庭》是一首围绕洞庭湖景色来描写的古诗。小学生看到古诗后对其内容不理解,一开始进入文章较为吃力。智慧课堂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实现课文的拓展,此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己上网搜索与洞庭湖有关的资料并认真阅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摘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提前获悉洞庭湖景色的秀丽,还能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教师同样要针对《望洞庭》所描写的景色搜索资料,供课堂上使用。上课前老师将《望洞庭》的诗文用工整的板书抄录在黑板上,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后播放名家朗诵音频,并播放相关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完成对全篇大意的讲解。

2.引用了反证思维加深记忆

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泊船瓜洲》描写了瓜州山水景色,同时也描写了诗人对居住地恋恋不舍的情感。在不了解全文大意之前,老师可以收集相关的视频素材提前播放,在观看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回答。如:请根据视频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能从视频中看出人物的心情吗?类似的问题均能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剖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证思维。

3.智慧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的《爬山虎的脚》为例,《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用拟人的手法完成的文章。其中爬山虎是一种喜欢攀爬的植物,很多小朋友虽然对爬山虎有简单的认识,但是不知道这种植物的生长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观察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学生可以上网,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对爬山虎进行现场考察,此外老师可以结合植物标本、视频在课堂上做引导。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具有学习自主性,带着问题和兴趣获得知识。

总之,智慧课堂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改良的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的根本要素是实现师资的智慧化,培养智慧型学生,同时实现教学方法的智慧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向智慧型转变,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此外智慧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要求,不再以成绩作为评估的唯一准则,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提高创作力和开拓能力为目标,从而构建智慧型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爬山虎智慧教学方法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爬山虎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爬山虎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