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沙门氏菌病防治

2020-12-16 05:48孙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白痢沙门氏菌

孙明

(山东省微山县畜牧兽医局 277600)

沙门氏菌病是在养鸡过程中常会发生的一类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菌含有多个血清型,感染鸡后通常会表现出3 种类型的症状,即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

1 流行病学

沙门氏菌病的发生通常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本病的传染源为已发病的鸡或隐性感染的鸡,此外其他带菌动物或人也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本病的传播途径分为两种,即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通过种蛋将病原传播给雏鸡,水平传播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本病。当健康鸡采食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其他物质后将引发本病。本病的易感动物为鸡,其他动物甚至是人均有一定的易感性,但鸡的易感性性最高,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2 临床症状

鸡群发病后根据病原可以分为3 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病鸡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2.1 鸡白痢

本病多发于雏鸡,通常是雏鸡出壳后的1 周内就可以发病。急性发病鸡一般不会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而3 周内的雏鸡临床症状比较典型,表现为怕冷、尖叫、两翅下垂、反应迟钝、减食或废绝[1]。病鸡还会排出白色或灰色的石灰渣样粪便。这些粪便常会在泄殖腔周围黏附,时间一长使肛门被糊住,严重影响排便,从而导致出现疼痛和尖叫,直至死亡。本病的病鸡还可以出现张口呼吸等症状。

2.2 鸡伤寒

病鸡精神不振,鸡冠和肉髯等部位变得苍白,还有所皱缩。病鸡常会拉出黄绿色粪便,粪便稀薄,不成型。病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雏鸡在发病后的症状与鸡白痢较为相似。

2.3 鸡副伤寒

病鸡表现为嗜睡,严重腹泻,粪便完全呈水样。还有不同程度的畏寒,泄殖腔周围被粪便污染。

3 病理变化

病鸡的病理变化也是按不同病症有所差异。

3.1 鸡白痢

病鸡表现为心肌变性,在心肌上可见有米粒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结节。肺脏有出血和淤血,还表现出肉样变,有出血和坏死灶。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坏死,还可见于肿胀。慢性病例表现为盲肠肿大,在肠道内可以见到肠芯。胰腺可见肉芽肿,在小肠外部也可见形成肉芽肿。

3.2 鸡伤寒

鸡伤寒的病理变化为肝脏出现肿大,外观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多为浅绿色或古铜色,肝脏质脆,胆囊内胆汁充盈,肺脏淤血。在肠道内出现炎症,肠道黏膜会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尤其是在十二指肠内,溃疡非常严重。在肠道内可见有绿色或黄绿色稀便或黏液,雏鸡发病后的病理变化和鸡白痢基本一致。

3.3 鸡副伤寒

急性死亡的鸡出现的病变不显著和不典型,病程较长的病鸡会表现出血性肠炎。尤其是肠道内黏膜水肿,局部有充血和出血情况。病鸡肝脏肿大,外观呈现出青铜样,可见有细小的坏死灶,呈灰黄色。

4 诊断方法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方法。常用方法有病原检验、抗体检测和动物接种3 种方法。病原检验是取发病鸡肠道黏膜和粪便,放置于载玻片中,而后滴加5%的生理盐水后,染色镜检观察。结果可见有大量球形半透明菌落及虫卵[2]。由此可以表明,病鸡感染沙门氏菌病。抗体检测是将血液接种于培养基,待长出菌落后将菌落接种于预先置于试管中的血清,静置后观察试管内是否出现凝集现象。也可以确诊本病。动物接种是将病鸡的血液培养物接种于雏鸡,对接种后的雏鸡隔离观察,如果雏鸡表现出典型的沙门氏菌症状,并从血液中培养细菌,如果得到相同的细菌则可确诊本病。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预防本病。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加强对环境的清扫,及时清理环境中的垃圾和污染物。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不仅要对固定场所和器具消毒,还需要对进入场内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从外界传入养殖场内。养殖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保证饮水清洁。同时对种蛋进行检疫和消毒。清除养殖场内的老鼠和苍蝇。病死鸡和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疫苗接种预防本病,沙门氏菌疫苗免疫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3]。

5.2 治疗

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本病,也可以使用中草药方剂,抗生素能杀死病原,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医的治疗原则是疫毒内淫,导致病鸡气血出现凝滞、传导失调,应用的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和化湿调气等。常用的药物有黄芪、金银花、穿心莲、黄连、赤芍、雄黄等药物研磨成为粉末后拌入饲料中饲喂,用于发病初期的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白痢沙门氏菌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