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12-16 15:24万峰
中国果菜 2020年5期
关键词:温湿度养分作物

万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褚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132)

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在我国已得到普及,大棚较好的封闭效果使蔬菜的生长不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满足了人们四季都能享用到新鲜蔬菜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前景也越来越广阔[1]。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大棚蔬菜种植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种植管理方面,有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应对策略。

1 大棚蔬菜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水平低,连作病害问题严重

大棚蔬菜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管理水平,但由于种植者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再加上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了解过于片面、管理水平不足,经常出现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蔬菜的现象[2]。每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对病菌的抵抗力不同,更换蔬菜种类有利于土壤养分均衡,病菌也会得到抑制。连作会导致土壤中很多有害物质堆积,使土壤微生物群异化,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有机物会迅速分解,导致蔬菜大批量枯萎或烂根,产量逐年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也逐渐加重,严重威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1.2 施肥不合理,导致土壤结构变差

很多大棚蔬菜种植者并没有经过相关培训,施肥依旧按照以往的种植经验,施肥结构非常不合理。在施用底肥时,肥料用量往往远高于合理用量,特别是使用农家肥,有的甚至高于合理用量的4 倍。另外追肥时,普遍大量施用磷酸二铵,氮素和尿素也过量施用,有的甚至超过土壤营养实际需求量的10 倍以上,这种做法会导致大量的氮素无法被作物吸收,滞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土地板结和龟裂[3]。

1.3 温湿度管理不到位

在大棚蔬菜种植管理中,温湿度的调控是重中之重,适宜的温湿度是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基本保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大棚温湿度不达标的现象,导致作物出现病变,影响产量和品质[4]。大棚属于封闭性场所,易导致水分聚集,需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严密的监测,根据温度变化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同时也要做好定期除湿工作,确保大棚内保持适宜的湿度。

大棚温湿度管理不到位,既有大棚硬件设施较差等客观原因,也有自身管理水平不足等主观原因。很多农户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无法根据作物的具体需求和种植地的条件进行合理的温湿度管理,很容易造成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5]。

1.4 滥用农药现象普遍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菜农倾向于选择见效快的农药,且用量偏大,往往出现乱用药、多用药,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病虫害防治也是以化学类防治措施为主,而危害低且环保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较少。虽然短时间内有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对农业环境造成了长期、严重的污染。同时高浓度、高毒性农药导致蔬菜农药残留较多,不仅影响蔬菜的营养价值,还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6]。

2 大棚蔬菜管理对策

2.1 优化蔬菜品种结构

2.1.1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

市场决定需求,农户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引进蔬菜优质新品种,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同时也要保证大棚蔬菜种植者的经济收益。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根据市场需求和蔬菜的生长条件,选择蔬菜品种,避免盲目跟风种植,同时,蔬菜种植品种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动做适当的调整[7],这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引导,也需要提高大棚蔬菜种植者对市场需求的判断力,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2.1.2 避免连作

采取轮作种植,能够使土壤肥力均匀消耗,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增产的目的。不同品类的蔬菜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如豆科作物对钙元素吸收量大,而对硅元素吸收量少;禾谷类作物恰好相反,对硅元素吸收量大,钙元素的吸收量小。轮作可以有效地保证土壤的养分均衡,避免土壤肥力不足[8]。蔬菜中许多疾病是通过土壤进行传播的,更换成病毒、害虫的非寄生作物,可有效减少病菌、虫卵的数量,甚至阻断病菌、虫害在土壤中的传播[9]。

2.2 改善施肥结构

施肥结构不仅影响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还关系着土壤的可持续性。改善大棚蔬菜种植的施肥结构,可有效避免土壤受到破坏。

2.2.1 施肥种类

施肥种类的选择要根据当地具体的土壤情况来进行,先确定土壤的施肥情况,针对具体的养分含量进行“查缺补漏”。

在肥料种类的选择上,更为环保、绿色的有机肥为首要选择,并适当补施化肥。施肥时,可以使用有效微生物降解氮素,加速肥料养分释放,以保证作物幼苗营养供给;其次要尽可能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根据作物的正常需求和土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比,将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最后,也要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保障作物全面且充沛的养分供应[10]。

2.2.2 施肥方法

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方法[11]。施用基肥时,在耕地前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翻,将有机肥混入耕种层,更利于作物根部的吸收;追肥时,要在秧苗之间开沟或者开穴施,这样有利于作物的营养吸收,追肥后必须浇水,防止肥料养分流失。另外,在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可以同时通过叶面喷洒进行追肥。

2.2.3 施肥时间

在设施蔬菜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检测土壤蔬菜肥力情况,及时进行施肥。一般在种植前施用底肥,在蔬菜拔高、壮苗、开花、坐果等时期也要施足肥料[12]。另外,在每次蔬菜收获后,准备种植新蔬菜之前对土壤进行管理,在土壤中使用缓效肥料,包括矿物质肥、长效复合肥等,并处理板结、盐碱化的土壤,以保证蔬菜能在最佳的土壤环境中生长。

2.3 加强大棚环境管理

科学地控制大棚环境保证蔬菜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确保大棚蔬菜的产出,提高经济效益。光照方面,可以覆盖无滴薄膜,增加光照,并及时清理薄膜表面,保证透光率;保温方面,可以通过电加温的方式控制大棚温度,也可以通过火炉、火盆等明火进行加温。另外,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电灯提供光照;在遇到长期低温的天气条件时,可以通过暖风机临时加温,避免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13]。通风换气对降低大棚湿度十分有效,通风换气必须选择在棚外温度较高时进行,同时严密监测棚内温度变化情况。蔬菜浇水时要确保适量并做好通风工作,定期松土有利于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也可在棚内覆膜,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使棚内维持适宜的湿度。

猜你喜欢
温湿度养分作物
一种智能化电热处理炉用温湿度传感器的变送器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文物展柜内环境温湿度的调控与监测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