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地区设施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6 17:42刘新华曹春信张伟春
园艺与种苗 2020年3期
关键词:粒剂悬浮剂喷雾

刘新华,曹春信,张伟春

(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2.金华三才种业公司,浙江金华321017)

辣椒(Capsicum annuum L.)作为我国一种主要的调味佳品和鲜食蔬菜,维生素C 含量高,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1-2]。辣椒中富含的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等物质是重要的天然色素、制药原料和其他工业原料[3-5]。据统计,目前全国辣椒种植面积约200 万hm2,占蔬菜种植面积的12%以上,辣椒产量4 000 万t,年产值700 亿,种植面积和产值均位居全国蔬菜作物首位;浙江省辣椒年种植面积达2万hm2,年产量可达50 万t[6]。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粗放的栽培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当地辣椒产业的发展。因此,笔者总结了浙中地区设施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浙中地区的辣椒生产提供参考。

1 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风良好的地块。前茬作物以豆类或粮食作物为宜,种过番茄、辣椒等茄科类作物的田块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750 kg/hm2或石灰氮375 kg/hm2进行土壤处理。

2 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金椒3 号、金椒4 号、王者、早帅、杭椒等。

3 播种育苗

3.1 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

营养钵直径6.5~9.0 cm、高6.5~9.0 cm,营养土在播种前1 周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洒;穴盘育苗选用32 孔或50 孔穴盘、商品育苗基质。

3.2 浸种处理

先用0.1%高锰酸钾浸种15~20 min,用清水洗净后再用55~60℃温水浸种10~15 min,期间不断搅拌并保持水温,待降至室温再浸种4~6 h,晾干待播。

3.3 播种

早春设施栽培10 月中旬至11 月中旬,秋延后设施栽培7 月上中旬开始播种。播种时每钵(每穴)播1 粒处理过的种子,再覆盖一层厚度为1.0~1.5 cm的商品基质,浇透水,贴面覆盖透明地膜,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

3.4 苗期管理

出苗前闭棚保温,当30%种子顶土后揭除贴面覆盖物,逐步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2~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夜间温度保持在10~15℃,最低温度不低于8℃。定植前5~7 d 进行炼苗,逐渐通风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保持在10~12℃。

4 整地施肥

定植前25~30 d 配合深耕施生石灰750 kg/hm2和腐熟有机肥15 000 kg/hm2,翻耕深度25~30 cm为宜;定植前7~10 d 结合整地作畦施硫酸钾复合肥300~450 kg/hm2(N∶P2O5∶K2O=15∶15∶15)和过磷酸钙300 kg/hm2。辣椒采用起垄种植,畦面宽(不含沟)1.1 m,沟宽0.3 m,单株双行定植。定植前7~10 d 将土壤翻耕耙匀、作畦,畦宽连沟1.4~1.6 m,畦高25~30 cm,畦长根据棚长度而定。选用银灰双色地膜或黑色地膜,覆膜前7 d,畦面铺设滴灌带,每畦2 条。

5 定植移栽

春季设施栽培一般在2 月上旬至3 月中旬,选择晴暖天气及时定植;秋季设施栽培一般在8 月上中旬,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双行定植,每穴种1 株,株距40 cm,定植密度30 000~33 000 株/hm2。定植前苗床浇足水,淘汰病弱苗。

6 田间管理

6.1 温光管理

缓苗前密闭大棚2~4 d,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夜间温度保持在12~20℃,最低温度不低于10℃。缓苗后至坐果前,晴天注意通风降温,阴天和夜间仍以覆盖保温为主。坐果后,控制棚内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5℃,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

6.2 抹芽、打桩拉绳

门椒以下的侧枝(芽)长时及时抹除,在畦四周打桩拉绳,并根据植株高度及时调整绳子高度,以防植株倒伏。

6.3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花蕾肥,重施花果肥”的原则。定植后根据辣椒苗长势来确定是否施肥。果实采收期间每隔15~20 d,根据植株长势,用滴灌追施45~75 kg/hm2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0∶30)。定植缓苗后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间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具体浇水量应视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而定。加强通风降温管理,适当增加滴灌追肥次数,并采取叶面喷施追肥,宜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害防治

辣椒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等。枯萎病发病初期可采用喷雾与灌根相结合防治,每穴灌药液250~500 mL,每隔7~8 d 防治1 次,连续防治3~5 次,选用96%噁霉灵可湿粉剂3 000 倍液,或3%甲霜·噁霉灵水剂600 倍液,或0.3%多抗霉素水剂80~100 倍液等;炭疽病可采用喷雾防治,每隔5~7 d 喷1 次,连续防治2~3 次,可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50~750 mL/hm2,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345~450 mL/hm2,或10 亿CFU/g 多粘类芽孢杆菌1 500~3 000 g/hm2;白粉病可采用喷雾防治,每隔7~10 d 喷1 次,连续防治2~3 次,可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50~300 mL/hm2,或20%戊唑醇水乳剂375~450 mL/hm2,或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50~600 mL/hm2;疫病可采用喷雾防治,每隔7 d喷1 次,连续防治2~4 次,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灌根措施,发病前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500~1 800 g/hm2,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 250~3 000 g/hm2预防,在发病初期可用100 g/L 氰霜唑悬浮剂795~1005mL/hm2,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900~1 500 g/hm2;病毒病定植后或发病初期可采用喷雾防治,每隔7 d 用药1 次,连续防治2~3次,可用4%低聚糖素可溶粉剂1 275~2 475 g/hm2,或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1 170~1 755 mL/hm2,或0.5%香菇多糖水剂200~300 倍液。

7.2 主要虫害防治

辣椒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烟粉虱等。蚜虫可采用喷雾防治,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可用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60 g/hm2,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99.5~600 mL/hm2,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150 g/hm2等;蓟马可采用喷雾防治,每隔7~10 d 防治1 次,连续2~3 次,可用60 g/L 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600~750 mL/hm2,或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50~210 g/hm2;烟粉虱可采用喷雾防治,每隔5 d 防治1 次,连续3~4 次,可用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450~600 mL/hm2,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499.5~600 mL/hm2。

猜你喜欢
粒剂悬浮剂喷雾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治柑桔沙皮病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如何用药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
睡眠喷雾
深圳朗钛研发出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配方和助剂晁